荔枝病概述
荔枝病,也称为低血糖急性脑炎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过量食用荔枝而导致的低血糖症状。这种病症在4-11岁的儿童中较为常见,但成人也可能受到影响。荔枝病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心悸气促、面色苍白、口渴、饥饿等轻症表现,以及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瞳孔缩小、突发昏厥等重症表现。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在数小时内危及生命143。
荔枝病的成因
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MCPG)和氨基酸次甘氨酸A,这两种物质会干扰人体生成葡萄糖、抑制脂肪酸代谢,导致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不能及时转化为血糖,从而诱发低血糖。此外,荔枝本身富含葡萄糖、蔗糖与果糖,过量摄入容易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降低血糖浓度,也容易导致低血糖反应。儿童因为体内激素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灭活胰岛素能力不足,更易患荔枝病。成人空腹过量食用荔枝也可能引发荔枝病,但由于血糖调节能力更强,风险相对较低14。
如何避免荔枝病
为了避免荔枝病的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不空腹食用:建议饭后半小时食用荔枝,既能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又能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适量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水果摄入量为200-350克,约为10-15颗荔枝。若当天需摄入其他水果,应相应减少荔枝食用量。
禁忌人群: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龈肿痛、溃疡性结肠炎、便秘患者不宜多吃荔枝;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不熟不吃:不成熟荔枝中含有的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MCPG)和氨基酸次甘氨酸A远高于成熟荔枝,也就是说,食用未成熟荔枝越多,血糖可能下降得越快。
食用前处理:吃之前最好用碱水浸泡5-1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124。
急救措施
如果出现荔枝病症状,在未发生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的情况下,可以先通过摄入糖果、蜂蜜、白砂糖、饼干等家中常见的食物来紧急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果葡萄糖浆调味的甜味饮料、牛奶、其他水果、冰淇淋、巧克力等缓解效果不佳,不建议用于急救。若出现抽搐、虚脱、休克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医治疗,切勿擅自喂食食物或水,避免发生窒息124。
结论
荔枝病确实存在,它是由过量食用荔枝引起的低血糖症状。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荔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