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禅意小镇:这才是中国人该住的居所
小镇概况
“中国最美的禅意小镇,这才是中国人该住的居所”描述的是位于无锡灵山太湖之滨的拈花湾灵山小镇。它取名于佛教中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从高空俯瞰如同佛祖手指拈花,小镇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都充满禅意,将禅意与生活完美融合。
建筑风格与特色
整体风格
小镇建筑以唐风宋韵为主,一幢幢米白色的建筑覆盖着青色的大坡顶,门窗和柱子多用木头制成,镇中点缀着小桥流水和园林小景,街区两边分布着茶道、花道以及禅修会馆,清雅禅意扑面而来。
建筑材料选择
为了让镇上的建筑达到自然禅意的效果,设计者们从全国各地乃至巴厘岛选择了二十多种天然材料,进行日晒雨淋等各种测试,初选出8个品种,又搭建茅草屋顶样板进行为期100天的户外综合试验,最终找到两种既牢固耐用又美观自然的天然材料。一个小小的茅草屋顶就整合了十几家专业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与力量,前前后后花费了十三个月时间,足见其匠人匠心。
景观细节与匠心
竹篱笆
原本简单的村野院落篱笆,在拈花湾成了复杂工序。要兼顾空灵的禅意、艺术的质感、天然的美感、竹制品的韵律感以及建筑需要的功能性,经过数月尝试都难以全部兼顾。最终在国外找到两位七十多岁的竹篱笆“非遗”传人,手把手教编竹篱笆。拈花湾竹篱笆搭建共需使用29种标准工具,普通竹篱笆建造有29道标准工序,竹丝竹篱笆则要经过43道标准工序,这种对美好居所锲而不舍的追求,在佛家眼里是对善法的不懈追求,即佛学中的“精进”。
苔藓
苔藓是营造禅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受空气、阳光、水分、土壤酸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很难大面积移植成活。拈花湾的苔藓都是从遥远的大山经过层层严格选拔而来,设计者专门设立苔藓基地,将入选的苔藓植入拈花湾泥土,还安排农学专家带领团队悉心照料。每片巴掌大的苔藓都要整三次地形、浇三遍水,打理一块桌面大的苔藓就要花一整天时间。经过6个月,一部分大山中的苔藓在拈花湾安家落户,鲜活疏朗,禅趣盎然,这其中离不开拈花湾的自然环境以及主事者和园艺师们的用心。
客栈体验
走在拈花湾,不经意间就能遇见一间客栈,如“一花一世界”“吃茶去”“棒喝”等,它们散落在小镇各个角落。这些客栈在禅意风格的设计思路下,使用原木和棉麻材质,处处隐喻东方美学的质朴。栖居拈花湾,不仅能体验禅意住宿,更是一段与禅意生活的邂逅。
小镇氛围与感受
拈花湾山水石竹、清幽小巷,初春凉意的微风、婉转的山涧鸟鸣、远处潺潺的细水涓流声,还有木屋、石像深藏在树林里,呈现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诗意。拈花塔上的铃铎妙音、拈花湖畔的芦花丛丛、唐宋风韵的香月花街,随处可见生活的禅机,是一方远离喧嚣的净土,能让人安放浮躁疲惫的心,喝一碗茶,烦恼便能如烟消散,夜晚的拈花湾更是绚烂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