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后,全国各地的气温都仿佛开启了“加速模式”,一路“嗖嗖”地往上蹿,连带着家里的花花草草也都进入了新的生长季。

虽说花花草草的生长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浇水也是要讲究讲究的了,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随意乱浇啦!
否则,浇多了,花儿容易烂根;浇少了,又容易干枯。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给花儿浇水的一些巧方法啦!
01
浇水小妙招
1、手指戳土法
这是最简单又直接的办法啦!

可以用手指(或者用小木棍代替),直接插进花盆的土里,大概插到第二指节那么深。
拔出来后,如果手指上沾的土是湿湿的、还能黏在手上,说明土里水分还很足,暂时不用浇水;要是手指上的土很干,甚至一碰就掉,那可就得赶紧给花儿补水啦!
2、拎花盆感受重量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给花盆称重一般。

给花儿浇透水之后,可以先掂一掂花盆的重量,感受它沉甸甸的感觉,记下来。
过几天再拎一拎,如果明显感觉花盆轻了不少,那大概率是该浇水了;要是重量变化不大,就可以再等等。
不过,它适合小而轻的花盆,对于那些大点、重点的花卉,掂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以免把花盆打碎了。
3、观察盆土表面法
平时一定要多多留意花盆表面的土壤情况。
如果土壤表面变得干燥且发白,那基本就是提示你该浇水了;要是土壤表面还是深褐色,看起来挺湿润的,那就可以暂时不用浇水。

不过,如果花盆表面铺了苔藓或者铺面石,这个方法就不大管用了,因为这些覆盖物会影响对土壤湿度的判断。
02
不同花卉的浇水频率
1、蓝雪花
蓝雪花是一种特别耐热的花卉,夏天的时候,会开出一片蓝莹莹的花朵,像一道清凉的小瀑布,既清新又典雅。

不过,它也是个“喝水小能手”,立夏之后,基本每天都要浇一次水。
尤其是晴天的时候,水分蒸发得快,如果发现它的叶子有点发蔫,那就是在向你“求救”了,这时候一定要赶紧给它补水。

浇水时,一定要浇透,直到看到盆底有水渗出来为止。但要注意,花盆底部不要一直积水,否则蓝雪花的根系会“呼吸困难”,很容易烂根。
2、栀子花
立夏过后,栀子花迎来了孕蕾和开花的关键阶段,作为夏季的“明星花卉”,它对水分的需求相当高。

通常情况下,每2 - 3天需要浇一次水,但具体浇水频率还得结合天气和盆土情况来灵活决定。
要是遇到持续高温晴朗的天气,水分蒸发得特别快,就要每天检查土壤的湿润环境,一旦发现土壤变干,就要马上浇水,否则,花苞很容易因为缺水而掉落。

浇水时,不仅要浇透土壤,还可以用喷壶给叶片和周围空气喷水,一是能提高空气湿度,二是能保持叶片的油亮光泽。
不过要注意,晚上尽量不要往叶片上喷水,以免水分长时间停留在叶片表面导致叶片生病。
3、月季花
立夏之后,月季进入生长旺盛期,对水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通常情况下,每2 - 3天浇一次水是比较合适的,但具体浇水频率还是要根据天气和土壤的实际状况来调整。

如果遇到连续晴天且气温较高,水分蒸发快,就需要每天检查土壤湿度,及时补充水分;而如果碰上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土壤干得慢,就可以适当延长浇水的间隔时间。
给月季浇水时,最好选择在早上或傍晚,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以免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浇水效果。

浇水时,一定要浇透,确保水分能够充分渗透到根系周围,这样才能让月季茁壮成长,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