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4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这种病让脑梗、痴呆的风险都激增! 5类高危人群人要重点预防[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851
金币
27419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6-02) —

半年多来,75岁的顾大伯(化名)持续受心悸和全身乏力困扰,于是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

就诊,经过检查,他被诊断为“持续性心房颤动”,需要住院进行导管消融手术。

然而,正当顾大伯在办理住院手续时,意外发生了,他突然口齿不清、肢体也软绵绵地没了力气

万幸的是,窗口工作人员敏锐地发现了异样情况,并立刻呼叫医护人员。顾大伯被及时送往急诊室进行抢救,经过脑磁共振检查以及多学科紧急讨论后,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而造成中风的元凶,极有可能就是那一直折磨着顾大伯的心房颤动

图源:图虫创意

心房颤动

一类高致残致死率的疾病

当发生心房颤动时,由于心房无法规律地收缩,血液在左心房(尤其是左心耳)内形成涡流和淤滞,高凝状态导致左心耳极易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堵塞脑动脉或其他动脉,导致大面积、多发性脑梗死或外周脏器梗死,致死致残性极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病概率逐渐增大,并使卒中风险心力衰竭风险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风险急剧升高,是一类高致残致死率的疾病。据统计,我国约有2000万人患有此疾病,但只有少量房颤患者接受了治疗。

房颤的治疗目标在于控制心律、预防卒中。对于广大房颤高危群体来说,应以重视预防为主, 积极控制房颤的危险因素。

而对于已被诊断为房颤的患者,则应根据其年龄、症状、基础疾病等多方因素评估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经过谨慎评估,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心内科蒋汝红主任医师团队决定在顾大伯度过脑梗急性期后,为他进行“一站式”手术。

图源:图虫创意

什么是

“一站式”手术?

导管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导管释放的能量将房颤患者心脏内信号异常的地方“消灭掉”或者“隔离开来”的手术,可以让心脏从“乱跳”恢复为正常节律。

左心耳封堵术则是通过器械堵塞的方式,将左心耳这一最易形成血栓的结构封闭。

将两种手术结合在一台中完成,不仅可以降低治疗总费用,且节省住院时间,减少二次手术的痛苦。

针对症状性房颤且伴有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开展的“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可同时解决心律失常和卒中预防两大问题

图源:图虫创意

精准治疗

重获“心”生

在度过脑梗急性期后,蒋汝红主任医师团队为顾大伯完善了术前检查,通过影像学术前重建患者的心脏大小、心耳形态后,顺利实施了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通过消融,顾大伯在手术过程中就恢复了正常心律,且左心耳封堵效果良好。

蒋汝红主任医师团队实施手术

左心耳封堵(左)及术中恢复正常节律(右)

术后再次复诊,顾大伯的各项检查结果都很好。蒋汝红主任医师告诉他:“以后就可以停用抗凝药了,不用担心左心耳血栓导致的中风,也避免了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历时3个月,他终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高兴地连连向蒋医师团队表示感谢。

5类高危人群

需重点预防

房颤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有房颤家族史人群等。日常预防房颤,可遵从以下建议:

控好

“三高”

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可有效降低房颤发生风险。

改变

不良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低盐、低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定期

体检

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房颤。

管好

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增加房颤风险,平时要注意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诊治团队

作为国家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和提升项目(CDQI)房颤中心——卓越中心、全国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带教中心,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诊治团队完成的年导管消融手术量位居国际前列,已带教全国百余家医院开展导管消融手术和左心耳封堵术。在诊治复杂疑难的心律失常病例及其全病程管理方面拥有高水准与丰富经验。团队目前在庆春院区、钱塘院区、大运河院区、绍兴院区均开展相关手术,为您和家人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来源:邵逸夫医院 心内科

作者:蒋汝红

审核:邱福宇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浙大邵逸夫医院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06-0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851
金币
274193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9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02
  顾大伯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被诊断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后,原本计划进行导管消融手术。但在办理住院手续时,他突发急性脑梗死,这很可能是由于他的心房颤动导致的。心房颤动是一种高致残致死率的疾病,会增加卒中风险、心力衰竭风险、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风险。在中国,约有2000万人患有此疾病,但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治疗。

  治疗心房颤动的目标在于控制心律和预防卒中。对于顾大伯这样的患者,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心内科蒋汝红主任医师团队在评估后决定为他进行“一站式”手术,即导管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的结合。这种手术不仅可以降低治疗总费用、节省住院时间,还能减少二次手术的痛苦。

  导管消融术通过导管释放能量消除或隔离心脏内信号异常的地方,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左心耳封堵术则是通过器械堵塞的方式封闭左心耳,这是最易形成血栓的结构。顾大伯在手术过程中恢复了正常心律,且左心耳封堵效果良好。术后复诊显示他的各项检查结果都很好,蒋汝红主任医师告诉他可以停用抗凝药,不用担心左心耳血栓导致的中风,也避免了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

  房颤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有房颤家族史人群等。预防房颤的建议包括控制“三高”、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管理好压力等。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诊治团队在心律失常病例的诊治和全病程管理方面拥有高水准与丰富经验,并在多个院区开展相关手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