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2阅读
  • 1回复

[养生保健]研究发现“折寿”习惯:常做者更易在70岁前死亡,每10人就有一人[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11
金币
42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31) —

有些习惯,说起来是小事,做起来也没啥难度,甚至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做。
但偏偏这些事,做得越多,命越短。有人觉得这话听着像吓唬人,可研究数据摆在那里,不服不行。
尤其是年纪一大,一些过去没啥影响的动作,到了六十岁七十岁,可能就是压垮身体的稻草。

最离谱的是,有些事看起来是“健康”的,甚至是医生电视里天天说好的,可老年人一旦做错了频率、时间、节奏,反而成了“折寿习惯”。
有一项数据,来自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他们对一组70岁以下去世的老人做了生活方式回溯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人当中,有一类行为特别普遍,每10人中就有1人长期进行,最后在死亡前5年开始出现明显的器官功能退化迹象。
这个习惯就是——饭后立刻刷牙。

听着是不是懵了?刷牙不是好事吗?怎么成了害命的?
这事得从牙齿和消化道的“口腔-胃反射通道”讲起。吃完饭,口腔内pH值本会自然降低,唾液分泌随之增多,以助力中和食物残渣中的酸性物质。
但一旦这时候立刻刷牙,牙釉质在酸性环境下变软,再用牙刷一搓,等于是把保护层刷掉一层。
这种损伤短期不明显,但时间久了会造成牙根暴露、牙周炎加重,甚至引发菌群入侵。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过一个临床试验,发现每天坚持饭后15分钟内刷牙的人群中,牙龈萎缩和胃反流问题的比例是普通人群的1.8倍,而这些人普遍有睡眠差、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一系列慢性问题。
讲到胃的问题,还有个习惯看着挺舒服,那就是——爱穿紧身衣或束腹裤的老人群体。
尤其是一些退休后特别注重“仪表”的人,每天收腹、提臀、束腰,感觉自己精神得不得了。
但医学上早就有一类病叫“束腰综合征”,就是下腹腔压力过高,导致内脏缺血。

台湾的长庚纪念医院曾统计过一个数字,在65岁以上的女性中,有6.3%有每日佩戴紧身束腰类衣物的习惯,这类人群发生胃下垂、肠套叠、便秘甚至子宫移位的风险是普通人的两倍。
关键是这些问题一开始都不疼不痒,不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能立刻检测出指标变化,而是以一种缓慢退化的方式出现,等查出来往往已经不可逆。
有些老人年年体检都没啥大问题,可身体就是越来越虚,免疫力下滑,走点路就喘,吃点冷就腹泻,最后是各种并发症接连来。

医生回溯生活方式时,发现他一直穿着“矫形内衣”睡觉,身体根本没法在夜间完全放松。
说起放松,就不得不提一个习惯,叫“起得太早”。
这年头流行早起养生,不少老年人五点就醒,硬是不赖床,一睁眼就开始活动,有的还去跳广场舞、打太极,看起来好像特别健康。
可医学研究告诉人们,睡眠不足或起床太猛,其实对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是个巨大负担。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做过一项追踪实验,调查了超过5000名老人,发现每天起床时间早于清晨5:30的人,心脏骤停和脑供血不足的概率高了约22%。
这不是说不能早起,而是身体有一个生理节律,老年人的副交感神经在清晨还没有完全退出,血压还没完全回升,这时候猛地起床、开始活动,就容易出现“起立性低血压”,轻则头晕摔倒,重则直接猝死。
有些老人觉得早睡早起就是养生,结果把自己越睡越虚,睡眠断断续续,白天昏昏沉沉,晚上难以入眠,形成恶性循环。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曾公布一组数据:有入睡早、起床早、夜间多次醒来习惯的老人群体,患上焦虑障碍的比例高达29.4%。
还有一种习惯,说出来估计一大堆人得皱眉头,那就是“日复一日地坐着吃饭看电视”。
不少老人退休后最大的快乐就是坐沙发上边吃边看剧,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看着挺惬意,其实对身体几乎是致命打击。
长时间坐着会导致腿部血液回流障碍,最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美国梅奥诊所警告过:“每久坐一小时,血液粘稠度升高2.7%,血栓风险增加近6%。”
尤其是餐后坐着看电视这种操作,不仅让血糖在饭后快速升高,也会导致胰岛素调节失衡。
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研究团队跟踪了1850名老年人5年,发现那些每天超过两小时看电视且不活动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常规活动群体的2.3倍。
而且这些人还有一个共通点:睡眠紊乱、夜间排尿频繁、认知能力下降,最终生活质量整体大幅度下降。

讲到认知,就不得不提一个看似“求知识”的好习惯——天天刷健康知识短视频。
是不是听着特反直觉?可问题恰恰出在信息太多、真假难辨。
有些老年人每天光是在各类平台上刷“养生”、“抗癌”、“排毒”这些视频,看得眼花缭乱,动不动就换饮食方案、改药方、试偏方。
结果不是把身体调好了,而是搞乱了原本稳定的慢病控制。
再说一件更冷门的“坏习惯”——经常憋尿。

老年人有的行动不方便,有的怕晚上起夜多就不喝水,还有的外出时懒得上厕所。结果就是白天喝水少,尿意来了也一拖再拖。
但问题是,尿液里有不少代谢废物,长时间停留在膀胱,不光容易造成尿路感染,还会增加膀胱癌风险。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做过一组病例统计,在65岁以上膀胱癌患者中,有长年憋尿习惯的人占了13.2%,而且这些人的病情发展速度普遍快,转移率高。
很多人可能还不信尿液这点事会危害到生命,其实一旦细菌逆行进入肾脏,还会引起急性肾盂肾炎,这病急起来几天之内就可能发展成败血症。

尤其是在免疫力本就偏低的老年人身上,简直是火上浇油。
更别说常年饮水少,还会导致血液浓缩,心脑血管病突发的概率也会随之上涨。
1条评分金币+24
妞妞乐乐 金币 +24 - 05-3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77
金币
273915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8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8
确实,有些看似无害甚至被认为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以下是对您提到的几个习惯的详细分析:

1. 饭后立即刷牙
问题所在:
- 牙釉质受损:饭后口腔内的pH值会暂时降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变得较为脆弱。此时立即刷牙可能会磨损这层保护膜,导致牙齿敏感、牙龈退缩等问题。
- 长期影响:长期这样做会导致牙根暴露、牙周炎加重,甚至引发菌群入侵。

建议:
- 等待30分钟:饭后等待至少30分钟再刷牙,让唾液自然中和口腔中的酸性物质。
- 使用牙线:在等待期间,可以使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2. 穿紧身衣或束腹裤
问题所在:
- 下腹腔压力过高:紧身衣物会导致下腹腔压力增加,影响内脏血液循环,可能导致胃下垂、肠套叠、便秘等问题。
- 慢性问题:这些问题一开始可能不明显,但会逐渐导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等慢性问题。

建议:
- 选择宽松衣物:尽量选择舒适、宽松的衣物,避免长时间穿着紧身衣物。
-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3. 起得太早
问题所在:
- 心血管负担:老年人的血压在清晨尚未完全回升,此时突然起床活动容易出现“起立性低血压”,增加心脏骤停和脑供血不足的风险。
- 睡眠质量下降:早睡早起可能导致睡眠断断续续,影响夜间休息质量,进而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

建议:
- 合理安排作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早起床。
- 缓慢起床:早晨醒来后,先在床上稍微活动一下再慢慢起床,避免突然起身。

4. 长时间坐着
问题所在:
- 血液回流障碍:长时间坐着会导致腿部血液回流障碍,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 血糖调节失衡:餐后长时间坐着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影响胰岛素调节。

建议:
- 定时活动:每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
-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做家务等,保持身体活力。

5. 经常憋尿
问题所在:
- 尿路感染:尿液中有很多代谢废物,长时间停留在膀胱容易导致尿路感染。
- 膀胱癌风险增加:长期憋尿还可能增加膀胱癌的风险。

建议:
- 及时排尿:尽量不要憋尿,及时排尿有助于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 适量饮水:保持适量饮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细菌滋生。

6. 天天刷健康知识短视频
问题所在:
- 信息过载:老年人每天刷大量健康知识短视频,容易导致信息过载,难以辨别真伪。
- 频繁更换方案:频繁更换饮食方案、药方等,可能导致身体调节失衡。

建议:
- 选择可靠信息源:关注权威医疗机构发布的信息,避免盲目跟风。
- 咨询专业医生:在调整饮食或用药方案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这些习惯看似小事,但长期坚持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这些细节,合理安排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05-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