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6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高血压病人有两关,挺住能延年":两关是哪两阶段?50岁后需警惕[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513
金币
43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28
斑龄
197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3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2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23) —

先说第一道关:50岁到60岁这段时间,身体的代谢速率已经明显下降,器官的修复能力减弱,动脉开始变硬,血管壁变厚,弹性变差。
这时候,很多人虽然查出了高血压,但没什么明显不适,不头晕,不胸闷,照样喝酒吃肉,跑去爬山、熬夜也照干。
这种状态很危险,叫做“高压平稳期的假象”。

数据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有65%患有高血压,其中一半以上都没规律服药,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患病。
更隐蔽的是,50到60岁这个阶段,是高血压引发微血管病变的高发期,特别是眼底出血、肾小球硬化,还有心脏结构重构。
可这些变化在体检中很少能被及时发现。
这时候很多人会想,是不是应该换点更强的药,或者吃点偏方?但研究表明,频繁换药、追求药效立竿见影,反而会加重波动,引起脑供血不足。
真实情况是,高血压并不是靠压下来的,而是靠守住的。

这和现代人看重效率的习惯冲突很大。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第一关就败下阵来。
一个看似简单的规律服药、低盐饮食、少喝酒,实际上要靠强大的生活自控力才能长期坚持。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自己太宽容,对血压太乐观。
再看第二关,65岁以后,这阶段叫“高血压的器官报复期”。
如果说前一阶段是隐蔽的微伤害,这一阶段就是集中爆发的代价。
很多人65岁前后出现中风、心梗、肾衰,查来查去,原因就是长年高血压控制不稳定。

这里要澄清一个误区:不少人以为老年人血压稍微高点没关系,脑供血反而更好。
错得离谱。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一项历时十年的老年人高血压研究中指出,65岁以上人群将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以下,中风风险下降了26%,心衰风险下降了38%。
血压高,不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而是慢病恶化的催化剂。
更细节一点讲,人在65岁以后,血管内皮功能持续下降,钠钙交换紊乱,导致血压调节能力变差,不光升得快,降得也慢,血压波动幅度更大。
心脏要用更多力量把血液泵出去,长期以往,左心室壁会增厚,心功能会下降。

这个阶段,一些人开始出现心衰的早期信号,比如轻微活动就喘、夜里要坐着才能睡、不明原因的下肢水肿。
但多数人不当回事,以为是年纪大了体力差,这就错过了干预的窗口期。
有意思的是,高血压的风险和一个看似不相关的指标关系很大——人的骨密度。
在一项对12,000名60岁以上中国老年人的调查中发现,骨密度偏低的群体中,高血压患病率要比骨密度正常者高出约17%。
这不是偶然。低骨密度意味着钙代谢紊乱,而钙是维持血管收缩和舒张的重要离子。
缺钙会让血管变得僵硬,血压调节失灵。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骨骼状况,竟然可以预测他的高血压风险。
再挖一层,有些高血压的背后其实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这话听上去有点玄,但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前沿研究证实,肠道中某些细菌代谢产物会刺激免疫系统,引发血管炎症,从而升高血压。
特别是在饮食高脂高糖的状态下,这种作用被放大。也就是说,吃得不健康,不仅伤肠胃,还会把血管搞得一团糟。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改了饮食习惯后,血压自然降了下来,不靠药物也稳定了数年。
不少医生在门诊遇到这样的病人:吃药后血压降得很快,但没几个月又反弹,剂量越吃越大。

原因不在药,而在作息、情绪、运动这些“软因素”上。血压和心理状态的关系,远比我们以为的更复杂。
有研究发现,长期焦虑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71%,而在情绪稳定群体中,这个数字下降到45%。
压力大的人,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管处于紧绷状态,心率快,血压自然升。
问题是,情绪不像血压表,没个明确的量化指标,很难说清楚。但这恰恰是最应该重视的一块。
所以,那两道关,本质上不是血压升不升的问题,而是身体的整体调控系统能不能“撑住”。

50岁是下坡路的开始,但不代表一切都要滑下去;65岁是一次系统检查,如果之前没出问题,过了这一关反而能稳住很久。
这和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有关,也和人对待病的觉悟有关。
不是所有人都能撑得过这两关,有的人早早摔在第一道,有的人在第二道艰难挪步,也有人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有些人想问:是不是只要坚持锻炼,哪怕血压高一点也没事?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和高血压关系不大,关键在于锻炼方式和强度。
如果长期高血压,却选择了剧烈运动,比如长跑、力量训练、大强度间歇训练,可能会造成血压突然升高,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相反,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骑行,更能提升血管弹性,帮助调压。
运动不是万能药,用错了,反而变成慢性自杀。
1条评分金币+25
妞妞乐乐 金币 +25 - 05-1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7799
金币
273962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1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8
  上文提到的“高压平稳期的假象”和“高血压的器官报复期”这两个阶段,确实揭示了高血压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阶段的进一步解释和建议:

  第一关:50岁到60岁 - “高压平稳期的假象”

  1. 代谢下降和器官修复能力减弱: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代谢速率下降,器官修复能力减弱,血管壁变厚,弹性变差,这些都是高血压发展的重要因素。

  2. 高血压的隐蔽性:许多50岁以上的人可能被查出高血压,但无明显不适症状,因此忽视了规律服药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3. 微血管病变风险:50到60岁是高血压引发微血管病变的高发期,如眼底出血、肾小球硬化和心脏结构重构,这些变化往往不易被体检发现。

  4. 治疗误区:频繁换药或追求药效立竿见影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加重脑供血不足。

  第二关:65岁以后 - “高血压的器官报复期”

  1. 中风、心梗、肾衰风险增加:65岁前后,由于长年高血压控制不稳定,许多人出现中风、心梗、肾衰等严重健康问题。

  2. 血压控制误区:许多人误以为老年人血压稍高是正常现象,实际上,65岁以上人群将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以下,可以显著降低中风和心衰风险。

  3. 血管内皮功能下降:65岁以后,血管内皮功能持续下降,钠钙交换紊乱,导致血压调节能力变差,血压波动幅度更大。

  4. 心功能下降: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心室壁增厚,心功能下降,可能出现心衰的早期信号。

  骨密度与高血压的关系

  1. 骨密度偏低与高血压:低骨密度意味着钙代谢紊乱,缺钙会让血管变得僵硬,血压调节失灵。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

  1. 肠道菌群影响:肠道中某些细菌代谢产物会刺激免疫系统,引发血管炎症,从而升高血压。

  情绪与高血压

  1. 情绪影响:长期焦虑和压力大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更高。情绪管理对于血压控制至关重要。

  运动与高血压

  1. 适度运动: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骑行有助于提升血管弹性,帮助调压。

  2. 避免剧烈运动:长期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总之,高血压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情绪管理、药物治疗和适度运动。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控制情绪、合理用药和适度运动,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1条评分金币+6
妞妞乐乐 金币 +6 - 05-1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236
金币
263931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7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18
关于“高血压病人有两关,挺住能延年”中提到的“两关”,结合搜索信息分析如下:

一、高血压患者需警惕的“两关”
第一关: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硬化,显著增加心梗、脑卒中等急性事件风险。

搜索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突发头晕、眩晕或视力模糊时,可能是脑供血不足或脑血管阻力增加的信号。
久坐、高盐饮食和情绪激动会进一步加重血管负担,诱发血压剧烈波动。
第二关:慢性器官功能衰竭
长期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脏、肾脏等器官的结构性损伤,如左心室肥厚、肾功能不全,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尿毒症等不可逆病变。

案例显示,65岁患者因未规律服药导致严重心衰,日常活动受限。
肾脏受损时,可能出现眼皮或下肢浮肿,需警惕水分代谢异常。
二、50岁后需加强防控的要点
早期识别危险信号

头晕、心慌、下肢浮肿是高血压并发症的典型信号,需立即监测血压并就医。
长期静坐、缺乏运动者需警惕血液循环障碍和代谢废物堆积。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减少盐分、加工食品,增加全谷物和蔬果摄入;苹果等富钾食物可辅助排钠。
运动:选择快走、游泳、太极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避免久坐。
心理调节:通过冥想、深呼吸减轻压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规范用药与监测

需遵医嘱使用**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ARB类(如缬沙坦)**等药物,避免自行停药。
定期检查血压、心电图、肾功能,早发现靶器官损伤。

高血压的“两关”本质是急性事件和慢性损伤的双重威胁。50岁后患者需通过症状监测、生活方式调整、药物规范使用三管齐下,降低心脑肾并发症风险。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并发症概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以下是高血压可能引发的一些并发症:

心脏并发症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和其他心脏问题。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高血压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两倍以上。长期不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最终会死于冠心病。

脑血管并发症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血管供血不足,导致脑水肿、充血,局部缺血等问题,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疼、眼花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昏迷和抽搐的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脑血管意外。

肾脏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酸、乏力、水肿等不适。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可能导致高血压肾病,长期高血压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终末期,或加速肾脏实质性损伤导致肾脏疾病的原发和继发。

视网膜并发症
高血压会影响视网膜的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黑影等症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指全身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引起血液-视网膜屏障破坏、血浆渗漏、血管渗出、视网膜水肿、出血、缺血或渗出斑等病变,严重者可发生视网膜脱离。

动脉瘤
高血压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起病常突然,迅速发生剧烈胸痛,向背或腹部放射,伴有主动脉分支堵塞的现象,使两上肢血压及脉搏有明显差别,一侧从颈动脉到股动脉的脉搏均消失或下肢暂时性瘫痪或偏瘫。少数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受堵塞的动脉血压升高。动脉瘤可破裂入心包或胸膜腔而迅速死亡。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患者并发的一种极其危急的症状,常在不良诱因的影响下,血压突然升高26.6/16千帕(200/120毫米汞柱)以上,出现心、脑、肾急性损伤危急症状。

高血压并发症涉及多个重要器官,包括心脏、大脑、肾脏和视网膜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进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建议
高血压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日常饮食调理也十分重要,以下是多方面的饮食建议:

控制油盐摄入
控制盐摄入:盐摄入过多会影响血压,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天吃不超过6克盐。对于高血压患者,规定每天摄入钠盐1.5 - 5g,轻度高血压患者每天小于5g,中度高血压患者应小于3g。日常烹饪时可使用定量盐勺,减少钠盐调味品的用量,可用醋代替,同时减少各种腌制食品的摄入量。

控制油摄入:应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鼓励食用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棕榈油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每天控制在25 - 30g。少吃或不吃油炸、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以及含饱和脂肪的食品,如动物油和奶油。
食物选择建议
谷类和薯类
增加全谷物和薯类食物摄入,粗细搭配。每天摄入谷类食物(大米、小麦、玉米、小米等)200到300g,薯类(红薯、山药等)50到100g;少吃或不吃加入钠盐的谷类制品,如咸味面包、方便面、挂面等。

动物性食物
选择鱼、禽、蛋和瘦肉,平均每天120到200g,少吃或不吃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推荐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

大豆及其制品
每日摄入适量的大豆及其制品,例如大豆、青豆、豆腐、豆浆、豆腐干等。少吃豆豉、豆瓣酱、腐乳等。

蔬菜和水果
每日新鲜蔬菜摄入不少于300g,至少3种,最好5种以上,且深色蔬菜要占到总蔬菜量的一半以上;推荐富钾蔬菜,例如菠菜、莴笋叶、空心菜、苋菜、口蘑等;水果每日摄入200到350g,至少1种,最好2种以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等物质,可以维持血管壁的弹性。

坚果
推荐食用原味坚果,每周50到70g,食用坚果时应注意控制摄入的总能量,合并超重和肥胖者应注意避免脂肪摄入过多。

其他饮食建议
补充钙和钾:补充钙和钾有助于稳定血压,可食用牛奶、酸奶、葡萄、豆制品、红黄色和深绿色蔬菜瓜果、香蕉、紫菜、香菇、木耳、冬笋、虾皮等。
科学饮水:不宜饮用含糖饮料,推荐白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身体活动水平成年人每天喝水1500到1700ml。同时要少喝刺激性的饮料,如咖啡、浓茶。

规律进食:三餐定时定量,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食用特定食物:不吃隔夜饭菜,虾米(含盐过多)、油炸类食物、汉堡、薯条之类的食物不要经常性食用,还要少食用或不食用特别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5-1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