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涉农短视频莫打歪主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611
金币
527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749
斑龄
196
道券
1054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6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5-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2小时前
           近期,多地公安机关接连破获多起利用虚假视频引流牟利的案件,这些案件以“卖惨”“扶贫”等为噱头,编虚假剧情、立悲惨人设,借机带货敛财。

  恶意炒作“三农”话题的网络歪风中,虚假助农的苦情戏里,暗藏着非法敛财链。近年来,网络上不乏通过虚构场景和事实,假扮贫苦来收割流量牟利的行为。

  比如,网络上曾出现多个情节类似的短视频: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地上,老人默默捡起石榴……如此情节让网友“破防”,但经调查,视频均系商家虚假摆拍,目的是引流牟利。目前,多起网红打着助农旗号摆拍虚假视频、销售假货的案件已被有关部门破获、查处。

  涉农虚假内容攀上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容易迅速传播并发酵。造谣者利用人们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高度关注,设计耸人听闻的标题;又利用人们对农业农村的不够熟悉,配上或移花接木或无中生有的视频片段,恶意炒作。如此编故事,目的是博眼球,最终还是为了卖货。此类违法行为,借了农民的名,损了农民的利,透支了公众信任。显然,不能让这类虚假助农、卖惨直播歪曲了助农带货。眼下,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相关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突出问题。

  很多乡村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文旅资源,却苦于藏在深山人未识,迫切需要网络流量的助推。短视频直播,可以生动展现乡村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这些主播中的佼佼者,以流量帮助乡亲们销售产品、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也带动了创业和就业。他们展现了乡村人才的水平,让人感慨“高手在民间”。这类新业态的发展,便利了农产品销售,促进了农民增收。对于此类正规的助农直播带货,要加大支持力度。

  由此而言,涉农短视频要让农民成为流量的受益者。地要怎么种,钱从哪里来,如何让乡村的发展机会吸引人,怎样让乡村的环境留住人……破解这些乡村全面振兴难题,既要打击乱象,更要善用流量,让流量成为乡村振兴的宝贵增量。贵州榕江打造“贵州村超乡村主播”劳务品牌,重庆实施“乡土网红”培育工程,这些举措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种联农带农的具体模式,各地不妨继续探索尝试。

  当前,我们正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端牢饭碗,振兴乡村,离不开田野间的辛勤劳动,也离不开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对网友来说,别被一些炒作话题带偏了节奏,保持审慎态度,注重思考判断,这也是在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涉农自媒体来说,在享受流量滋润和乡村红利的同时,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守住合法合规的底线。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4330
金币
172222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7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小时前
涉农短视频莫打歪主意
虚假涉农短视频的乱象与危害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诸多利用虚假涉农短视频引流牟利的不良现象。多地公安机关破获多起相关案件,这些案件往往以卖惨扶贫等为噱头,编造虚假剧情、树立悲惨人设,借机带货敛财。例如 2023 年秋,四川省凉山州石榴成熟时,网上出现多个类似短视频,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地上,老人默默捡起,后经调查均为商家虚假摆拍,目的是引流带货。

涉农虚假内容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迅速传播发酵。造谣者利用人们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关注,设计耸人听闻的标题,又利用大众对农业农村的不熟悉,配上移花接木或无中生有的视频片段恶意炒作。此类违法行为借农民之名,损害农民利益,透支公众信任,严重歪曲了助农带货的本意。

正规涉农短视频的积极作用
三农话题需要流量,很多乡村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文旅资源,但苦于藏在深山无人知晓,迫切需要网络流量的助推。短视频直播能够生动展现乡村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一些优秀的主播通过流量帮助乡亲们销售产品、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还带动了创业和就业。他们展现了乡村人才的水平,让人们看到“高手在民间”。这种新业态的发展便利了农产品销售,促进了农民增收,对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应对举措与建议
整治乱象
眼下,有关部门正在深入开展相关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突出问题,打击虚假助农、卖惨直播等违法行为,以维护助农带货的良好环境。

支持正规助农
对于正规的助农直播带货,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主播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助力乡村发展,让农民真正成为流量的受益者。

探索联农带农模式
各地可以借鉴贵州榕江打造“贵州村超乡村主播”劳务品牌、重庆实施“乡土网红”培育工程等举措,继续探索各种联农带农的具体模式,充分发挥流量在乡村振兴中的宝贵增量作用,破解乡村全面振兴难题,如地怎么种、钱从哪里来、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等问题。

总之,涉农短视频应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让农民从流量中受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781
金币
151296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90
斑龄
34
道券
9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1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6小时前
多地破获虚假视频引流牟利案件的分析与思考

一、案件背景与现状

近期,多地公安机关接连破获了多起利用虚假视频引流牟利的案件。这些案件往往以“卖惨”“扶贫”等为噱头,编造虚假剧情,设立悲惨人设,以此吸引公众关注并借机带货敛财。这种恶意炒作“三农”话题的网络歪风,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透支了公众的信任。

二、案件特点与危害

1. 虚假助农与卖惨直播:
   - 造假者通过虚构场景和事实,假扮贫苦农民,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和善良来收割流量。
   - 这类视频往往情节相似,如老人推销石榴被扔等,旨在激发网友的同情和愤怒,进而达到引流目的。

2. 迅速传播与发酵:
   - 涉农虚假内容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迅速传播,造谣者利用人们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高度关注,设计耸人听闻的标题。
   - 由于人们对农业农村的不够熟悉,这些虚假内容往往能够轻易骗取网友的信任和关注。

3. 损害农民利益与透支公众信任:
   - 此类违法行为借了农民的名,却损了农民的利,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
   - 同时,这种欺骗行为也严重透支了公众的信任,使得人们在面对类似助农活动时变得谨慎甚至怀疑。

三、应对措施与建议

1. 加强监管与打击力度:
   - 有关部门应深入开展相关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突出问题。
   - 对涉嫌虚假宣传、欺诈等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查处,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2. 支持正规助农直播带货:
   - 对于正规的助农直播带货活动,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 鼓励乡村主播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展示乡村生产生活,帮助农民销售产品、提高收入。

3. 培育乡村网红与人才:
   - 各地可以借鉴贵州榕江、重庆等地的经验,实施“乡土网红”培育工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
   - 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乡村主播的专业素养和带货能力,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

4. 提升公众辨别能力:
   - 网友在面对涉农短视频和直播时,应保持审慎态度,注重思考判断。
   - 学会辨别虚假内容和真实情况,不被炒作话题带偏节奏。

5. 强化自媒体社会责任:
   - 涉农自媒体在享受流量滋润和乡村红利的同时,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坚守合法合规的底线,不制作、不传播虚假内容,为乡村振兴贡献正能量。

四、总结与展望

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田野间的辛勤劳动和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打击虚假视频引流牟利案件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重塑公众信任的重要举措。同时,我们也要善用流量,让流量成为乡村振兴的宝贵增量。通过政府、企业、网友和自媒体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网络生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