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猎奇]探访全美唯一一座只有一个居民的城镇[2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833
金币
151461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90
斑龄
34
道券
9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1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7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11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16) —

85岁的埃尔茜.艾勒是一间小酒馆的女主人。除此之外,她还身兼小镇莫诺维
的镇长、财务部长和图书管理员。
埃尔茜自己向自己交税,让政府给镇上的四座路灯拨款;给旅客做三明治,往后院的猫食盆里添水。
她是莫诺维镇的最后一个居民。

莫诺维镇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
北部州界上的博伊德县
,跨过北边的密苏里河,就是南达科他州。19世纪后半叶,新兴的铁路如生命线般在中西部的原野上蔓延开来,卸下满车的拓荒者,任他们在这里生根发芽。
莫诺维(Monowi)在印第安语里指“山上的雪”,是一种花的名字。1902年,山上的雪开花结果——小镇莫诺维成立了。
1930年代是莫诺维镇的黄金岁月,有上百人生活在这里。同样是在1930年代,巨型沙暴“黑色风暴
”席卷了美国中部,肥沃的土地被连根拔起,农民们蜷在用板子钉死窗户的木屋里祈祷。地处内州北部的莫诺维镇,不算是黑色风暴的直接受害者;但阴晴不定的气候和汽车工业的起步,还是让靠农业与铁路起家的博伊德县难逃一劫。
是铁路公司给了这里生与死;火车改道以后,小镇的兴盛像被拔了塞子的浴缸般衰败了下去。90年代起,莫诺维的常住人口再没突破过两位数;进入到21世纪,鲁迪夫妇成了这座镇子的主人。等过完2004年的第一个月,就只剩埃尔茜一个人在厨房里煎鸡蛋了。

我和朋友从内州首府林肯驱车前往莫诺维。4个小时以后,标着地名和人口总数“1”的路牌映入眼帘。埃尔茜的小酒馆就在路牌前方的不远处,门外挂着醒目的广告牌:
“欢迎来到举世闻名的莫诺维小酒馆”

酒馆后面,有只正在吃饭的大黄猫;看到我们几个不速之客,魂飞魄散的大黄猫像老虎一样蹿进了草丛深处。
我们看了看手里的iPhone:这里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无线网络。
进到酒馆,埃尔茜正在和一个农民小伙儿聊天。我们表明来意,埃尔茜早已见怪不怪;她在这里接受过英国记者的采访,也给印尼的背包客炸过薯条——这世上有太多和我们一样的好奇灵魂。
我们甚至都不是第一批前来拜访的中国人;埃尔茜拿来留言簿与标满访客来源的地球仪,大洋彼岸的“广州”被插了一枚大头针。


埃尔茜又搬来一本相册,里面有些镇子的老照片。

(曾经热闹的小镇。算上已经废弃的,整个小镇如今还伫立着不到6栋建筑物)

(一百多年前的小酒馆。现在的小酒馆是图左建筑的二楼,一楼和旁边的台球厅已经不存在)

(镇上曾有过一座两层楼的高中与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小学,这张高中全体师生的合影摄于1929年。两年后,埃尔茜出生,然后认识了照片里的所有人。)

(镇上大户人家的房子,男主人据说是个律师。和镇上的大多数其他建筑一样,这座房子也已不复存在。)

和我想象中的那个有些怪异的孤僻老太截然相反,现实生活中的埃尔茜平静而健谈。
自前几年罹患直肠癌以来,埃尔茜每周一休息一天。除此之外,每天早上9点,埃尔茜都会把标着“营业”的牌子放到小酒馆的窗边,直到晚上最后一位顾客离开为止。
卡车司机会按时给酒馆送货,有时埃尔茜也会去附近的“大城市”林奇镇
买点东西——一座同样在衰败中的、只剩230个居民的镇子。
酒馆打烊,埃尔茜步行回家,在一个人的房子里阅读、看肥皂剧、和子女煲电话粥。
“我的女儿在亚利桑那,孙子之前在德国留学,毕业以后去荷兰工作了。我前段时间才去荷兰看过他。”埃尔茜边说边给我们倒上咖啡。
聊到后院的猫,爱猫如命的我,被埃尔茜泼了盆冷水;“我不喜欢猫,我喜欢狗。可我要是养了狗,等我哪天不在了,狗怎么办?”
“反正猫在野外也能独立生存。”埃尔茜说。至于猫食盆,她说自己不过是“顺便”喂喂他们罢了。
谈话间隙,酒馆里不时有人进出;有的老主顾搬去了离莫诺维100公里远的地方,还是会带着咕咕叫的肚子来找埃尔茜叙旧。那些终其一生都在博伊德县种地的农民,在这里喝掉全镇最冰的啤酒。埃尔茜给他们煎汉堡,看着他们长大或变老。
我和朋友在酒馆里左顾右盼,又跑到没有其他居民的镇子里东张西望;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已经碰到了送货的卡车司机、来吃午饭的一大家子,还有从旧金山出发、骑自行车横穿美国的驴友。这位“孤僻老太”的社交生活,怕是比不少被包在钢筋水泥里的纽约客还多。

(“埃尔茜欢迎你来到举世闻名的莫诺维酒馆,这里有全镇最冰的啤酒!”——一句大实话。)

(埃尔茜的丈夫鲁迪还在世时的路标,埃尔茜开起了玩笑:“世上少有像我们莫诺维这样一次性人口减少50%的地方”)

(正在给我们做饭的埃尔茜。不论酒馆里有两个还是二十个顾客,所有的工作都由埃尔茜独自完成。)

(墙上的幽默画)

(一位毕业于莫诺维高中的女士的遗物,包括校徽、成绩单和戒指。女士去世以后,家人把这些物件转给埃尔茜,埃尔茜把他们挂在墙上。)

(酒馆里亲友们的照片墙)

(煎蛋、火腿、薯饼、吐司与薯条,一共10块钱。埃尔茜没有刷卡机,只收现金。)

(内布拉斯加州北部的风景)

(小镇全貌)

(小酒馆左边是已经废弃的杂货店)

(两边杂草丛生的小镇主路)

(随处可见的蚂蚱)

(1960年代,这座卫理公会教堂举办了最后一个葬礼,结果这个给人举办的葬礼也同样成为了教堂的葬礼——从那以后,教堂荒废至今。)
我们拍过照片,回到酒馆;和埃尔茜聊天的换成了一个留着浓密胡须的农民大叔。
同样和想象中行为粗鲁的“红脖子”相反,这里的农民友善而礼貌。当我们重新坐到桌前,准备和埃尔茜再攀谈几句的时候,农民大叔主动终止了谈话,安静地看着我们。
像一只熊。
“我如果想离开,随时都可以离开。“埃尔茜说。“我住在这儿是因为我愿意,这里就是我的家。”


(埃尔茜和丈夫鲁迪在吧台的合影)
埃尔茜和丈夫鲁迪都是本地人;他们早早相识,早早结婚,是标准的青梅竹马。二战期间,鲁迪为国出征;战争结束,国家把鲁迪还给埃尔茜。在尝试过几份不同的工作以后,1971年,他们买下了这间历史和镇子一样悠久的小酒馆。
和埃尔茜一样,鲁迪也是个书虫;他们白天打理酒吧,晚上回家看书。两口子在阅读上的偏好也很一致;推理小说,历史小说,和一切关于美国西部的故事。
鲁迪得到的每一本书,都被他细心保存了起来。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建立一个图书馆。
这个以鲁迪名字命名的小图书馆,就在小酒馆的边上。



图书馆里最吸引我的,是40年代的林奇先锋报。下面摘录几条在头版占据了重要位置的当地新闻;
“玛丽小姐上周六早上回匹兹堡了。”
“来自诺福克镇的霍夫曼先生于周五到访了斯腾格先生的家。”
“马塞卢斯夫妇及维克特夫妇于本周启程前往西海岸,准备沿途参观黄石公园。”
我想,这些在外人看来毫无意义的琐事,都能在埃尔茜那里化身成一个故事。

鲁迪拭目以待的图书馆,终究没能在他活着的时候照进现实。
结婚50年以后,图书馆成立4个月以前,鲁迪被癌症带走了。
鲁迪从莫诺维搬去了五公里外的阿尔弗德公墓
,他在那里等埃尔茜。
不过,在图书馆落成的时候,埃尔茜还是在门边订了块牌子:

鲁迪圆梦了。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昨天 17:3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4359
金币
172332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0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7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5:51
探访全美唯一一座只有一个居民的城镇
莫诺维小镇的基本情况
莫诺维是美国一座非常特别的小镇,于1903年,一群人在铁路旁建立了这个小镇,并以当地原住民语言中“花”为其命名。曾经小镇迎来过繁荣时刻,人们在此安居乐业。但随着大城市的发展,镇上年轻人都前往就业机会更好的城市,留守老人离世后,居民越来越少。2000年人口普查时小镇只剩一对夫妇,到2004年丈夫鲁迪去世后,就只剩下妻子艾尔西(Elsie Eiler)一个人守着小镇,直至现在。

小镇唯一居民艾尔西的生活
多重身份
艾尔西身兼数职,她不仅是镇上唯一的居民,还是镇子里唯一的酒馆老板、镇长、财务主管、职员、文秘和图书管理员。她经营着小镇里唯一的小酒馆Monowi Tavern ,这家店是她和丈夫在1971年一起开的。

酒馆经营
别以为小镇没居民就没有顾客,附近小镇的居民是这里的常客。为了接待游客,Monowi Tavern 每天从9点开始营业,每周营业6天,只有周一闭店休息。她专为游客提供精选的汉堡、热狗和“小镇上最冰的啤酒”。

图书馆管理
艾尔西还管理着镇上的图书馆,并且将图书馆资源分享出来,供大家使用。

小镇管理工作
作为镇子里唯一的纳税人,她每年要筹集500美元的税款,以保证镇子上的三根路灯照明良好,供水通畅。在申请酒类和烟草许可证时,她会以镇秘书的身份签署文件,再交给作为酒吧老板的自己。

艾尔西守护小镇的决心
尽管孩子多次邀请她搬到城里一起住,但艾尔西拒绝了邀请,留在这个她称之为家的小镇。在她心中,这个充满一生回忆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值得她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守护。曾经有一次人口普查错误将另一个小镇居民归给了莫诺维,艾尔西发现后赶紧向政府反应,经过核查修改后,她又恢复了小镇唯一居民的身份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17:3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833
金币
151461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90
斑龄
34
道券
9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1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9:12
在莫诺维,岁月静好,
埃尔茜,镇中最后的守望。
85载春秋,她与时光同行,
小酒馆里,故事悠长。

她既是镇长,又是财务,
图书管理员,独自担当。
自己向自己交税,路灯亮起,
为旅客做三明治,猫食盆添水。

内布拉斯加的风,吹过博伊德,
密苏里河畔,雪融花开。
莫诺维,印第安语中山上的雪,
1902年,小镇诞生,梦想起航。

1930年代,黄金岁月,
百人小镇,生机勃勃。
黑色风暴虽未直接侵袭,
气候与工业,小镇难逃衰败。

90年代后,人烟稀少,
21世纪初,鲁迪夫妇成主人。
2004年,鲁迪离世,
埃尔茜独守空城,煎蛋依旧。

林肯出发,四小时车程,
“1”的路牌,映入眼帘。
小酒馆前,大黄猫惊慌,
无信号,无网络,只有埃尔茜。

健谈平静,非孤僻老太,
直肠癌后,每周一休。
9点开门,夜幕降临才息,
卡车司机送货,偶尔外出。

亚利桑那的女儿,荷兰的孙子,
电话粥里,亲情浓。
后院猫食盆,不过是顺便,
她爱狗,却怕留下孤独。

酒馆里人来人往,
老主顾叙旧,新面孔好奇。
农民大叔友善礼貌,
埃尔茜说:“我住在这儿是因为我愿意。”

青梅竹马,鲁迪与埃尔茜,
二战归来,共度风雨。
1971年买下小酒馆,
白天忙碌,夜晚书香。

鲁迪梦想建图书馆,
40年代报纸,记录琐事。
他去世后,图书馆落成,
埃尔茜订牌子:“鲁迪圆梦了。”

鲁迪在阿尔弗德公墓等待,
埃尔茜在莫诺维坚守。
她是镇长、财务、图书管理员,
是小酒馆的女主人,是莫诺维的魂。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17: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