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66岁老人突发肺栓塞去世,提醒:起床要避免4件事,加大栓塞风险[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544
金币
376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9
斑龄
195
道券
1054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5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0小时前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14) —

“你知道吗,刚才我听说一个朋友的父亲,66岁,早晨起床时突发肺栓塞去世了。”
李医生从电脑屏幕上抬起头,语气有些沉重,这个消息真让人震惊,也让人深思,咱们老年人平时起床时,做哪些事是最容易引发栓塞的?
这个问题让老张久久不能平静,最近,他自己也开始感觉到晨起时有些乏力,尤其是早晨一醒来,总觉得浑身不舒服。
李医生的这番话让他深刻意识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的细节,竟然可能埋下健康隐患,没想到,简单的起床一刻,竟然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大栓塞的风险。

老年人起床后的动作习惯,往往是忽视的地方,却可能带来很大的健康问题,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晨起时身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起床不当。
可能会让血液在静脉中流动变慢,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肺栓塞等严重疾病,肺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每年因其死亡的人数不在少数。
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因不当的行为而面临这类风险,从一个简单的晨起,到血栓的形成,这其中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实际上,有一些常见的行为,在早晨起床后做得不当,往往是血栓形成的诱因,起床时如果做了四件事,不仅容易加大栓塞风险,还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很多老年人在早晨醒来时,习惯性地猛地坐起来,急于下床做事或准备吃早餐,但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人们平躺时,血液在心脏和下肢之间的流动是相对缓慢的,刚刚起床时,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若突然猛地坐起,体内的血流无法及时适应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
血液循环受到一定的阻碍,心脏需要迅速增加血液输送,而如果心脏无法迅速适应,可能会导致血液在静脉中滞留,形成血栓,进而导致栓塞。
尤其对于那些已经存在静脉曲张、血液黏稠等问题的老年人,突然改变体位,很容易加剧血液流动的不顺畅,增加栓塞的风险。

临床研究发现,这种突然改变体位的情况,在老年人群体中十分普遍,也是引发栓塞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老年人在晨起时,最好不要急于猛地坐起,而是要先慢慢翻身,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然后再缓慢地坐起,待头部和四肢都感到舒适后,再起身活动。
另外就是早晨忽视深呼吸,起床后,很多人习惯于立即起身开始忙碌,往往忽视了一个非常简单但有效的健康方法——深呼吸。
深呼吸有助于改善肺部的血液流动,促进氧气的吸收,帮助血液在体内流动得更加顺畅,对于老年人来说,深呼吸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增加肺部的气体交换量。

若早晨起床后直接开始活动,而没有先做几次深呼吸,身体的气血流动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研究表明,良好的深呼吸能够刺激胸腔和腹腔的肌肉。
增强肺部的扩张能力,帮助清除肺部的废气,保持体内的氧气平衡,尤其是患有心肺疾病的老人,早晨进行几次深呼吸练习,有助于改善血氧水平。
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老年人最好在早晨起床后,先坐起几分钟,进行几次深呼吸,唤醒身体的各个器官,给血液循环和氧气吸收提供帮助。
忽视水分摄入,老年人起床后,往往会觉得自己还不饿,也不想吃早餐,因此就直接开始进行日常活动,忽略了水分的补充。

经过一整晚的睡眠,身体处于缺水状态,血液也因为水分流失而变得更为黏稠,若此时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液的流动会变得更加困难。
容易在血管中形成血栓,导致栓塞的发生,每天早晨醒来时,老年人应当尽量补充一定量的水分,以促进血液循环。
研究发现,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血液的流动更加顺畅,能够有效降低血栓的风险,尤其是在天气较热或者冬季干燥的环境下,老年人更应该注重水分的补充。
每天早晨起床后,最好先喝一杯温开水,既能帮助身体恢复水分平衡,又能促进血液流动,预防栓塞的发生。

最后是起床后忽视适度活动,很多老年人在起床后往往直接坐下来,或者站立太久,却忽略了适度活动的重要性。
长时间的不活动,尤其是下肢肌肉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血液流动不畅,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静脉血栓大多发生在下肢,尤其是老年人群体中,很多人都有长期不活动的习惯,尤其是在早晨醒来时,往往忽略了适度活动。
适度的晨间活动有助于激活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流速度,减少静脉淤血的发生,即使是简单的踮脚、走动几步、伸展一下四肢,都会对促进血液流动起到积极作用。

尤其是对于那些久坐不动或者长期卧床的老人而言,在早晨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能够切实有效地降低患上静脉血栓的风险。
老年人在晨起时,应该特别注意避免这四个常见的习惯,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可能影响血液的流动,进而增加栓塞的风险。
只有在早晨起床时注意循序渐进、保持适度的活动和水分摄入,才能有效预防栓塞的发生,确保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那么,对于那些本身有较高栓塞风险的老人,如果他们已经开始出现如下肢水肿、腿部酸痛等症状,是否还能通过改变早晨的起床习惯来降低栓塞风险呢?

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下肢水肿、腿部酸痛等症状的老人,仅仅通过改变早晨的起床习惯可能不足以完全预防栓塞风险。
这时,除了调整晨起行为外,更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穿戴弹力袜、进行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以降低血栓风险。
保持规律的运动和健康饮食,也是预防栓塞的关键措施,专业的治疗和生活习惯的改善相结合,能更有效地降低栓塞发生的可能性。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3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133
金币
146317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04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9小时前
老年人晨起习惯与栓塞风险

老张提到的关于老年人晨起时容易引发栓塞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健康话题。根据最新的研究和医学建议,老年人在早晨起床时,确实需要特别注意一些行为习惯,以降低栓塞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 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很多老年人在早晨醒来时,习惯性地猛地坐起来,急于下床做事或准备吃早餐。这种行为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平躺时,血液在心脏和下肢之间的流动是相对缓慢的,刚刚起床时,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若突然猛地坐起,体内的血流无法及时适应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血液循环受到一定的阻碍,心脏需要迅速增加血液输送。如果心脏无法迅速适应,可能会导致血液在静脉中滞留,形成血栓,进而导致栓塞。

建议:
- 先慢慢翻身,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 然后再缓慢地坐起,待头部和四肢都感到舒适后,再起身活动。

2. 重视深呼吸

起床后,很多人习惯于立即起身开始忙碌,往往忽视了一个非常简单但有效的健康方法——深呼吸。深呼吸有助于改善肺部的血液流动,促进氧气的吸收,帮助血液在体内流动得更加顺畅。对于老年人来说,深呼吸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增加肺部的气体交换量。

建议:
- 早晨起床后,先坐起几分钟,进行几次深呼吸。
- 唤醒身体的各个器官,给血液循环和氧气吸收提供帮助。

3. 及时补充水分

老年人起床后,往往会觉得自己还不饿,也不想吃早餐,因此就直接开始进行日常活动,忽略了水分的补充。经过一整晚的睡眠,身体处于缺水状态,血液也因为水分流失而变得更为黏稠。若此时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液的流动会变得更加困难,容易在血管中形成血栓,导致栓塞的发生。

建议:
- 每天早晨醒来时,尽量补充一定量的水分。
- 最好先喝一杯温开水,既能帮助身体恢复水分平衡,又能促进血液流动。

4. 适度活动

很多老年人在起床后往往直接坐下来,或者站立太久,却忽略了适度活动的重要性。长时间的不活动,尤其是下肢肌肉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血液流动不畅,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静脉血栓大多发生在下肢,适度的晨间活动有助于激活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流速度。

建议:
- 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踮脚、走动几步、伸展一下四肢。
- 尤其是对于那些久坐不动或者长期卧床的老人而言,在早晨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能够切实有效地降低患上静脉血栓的风险。

对于高风险人群

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下肢水肿、腿部酸痛等症状的老人,仅仅通过改变早晨的起床习惯可能不足以完全预防栓塞风险。这时,除了调整晨起行为外,更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建议:
-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穿戴弹力袜、进行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
- 保持规律的运动和健康饮食也是预防栓塞的关键措施。
- 专业的治疗和生活习惯的改善相结合,能更有效地降低栓塞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这些措施,老年人可以有效降低晨起时引发栓塞的风险,确保身体健康。希望老张能够将这些建议分享给他的朋友们,并提醒他们注意这些细节。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