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阅读
  • 1回复

[药物知识]“饭后吃药”错了?医生告诫:过了60岁,用药要远离3大误区[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544
金币
376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9
斑龄
195
道券
1054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5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1小时前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14) —

生病吃药,这是常识,但什么时候能吃药?
其实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点差异,可能有的人需要饭前吃,有的人需要饭后吃。
那么,饭前服药和饭后服药,有啥区别?吃错时间会怎么样?

一、为什么服药时间这么重要?
很多人以为药吃了就好,但实际上吃的不对还不如不吃。中国老年医学会2022年就曾在《老年人用药安全报告》上指出,我国65岁老年人群中老年人中47.3%存在用药时间不当的情况。
临床上因用药不当导致住院的人群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是年轻人的3.2倍,其中30%就和吃药时间有关。为了探究吃药时间对药效的影响,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一项研究经过对比发现,饭后吃药可能会减低40%以上的药物吸收率。

但中国药学会曾发布过一项调查数据,60%以上的老人都不清楚不同药物在饭前和饭后吃的区别。
之所以强调服药时间,是因为药物作用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比如胃酸分泌情况,餐前中后都有变化,如果不注意可能服药后,药物溶解度和吸收率会大打折扣。
其次是有些药物容易和一些食物成分发生反应,像补铁药物不能和含钙食物一起吃,不如会降低一半的药效。还有些药物会受昼夜节律影响,像某些他汀类药物晚上吃药效更佳。

二、空腹服药会效果更好?有道理吗?
虽然现在很多药物会注明服用时间,但像空腹服用和饭前吃两者有什么区别?以及饭后是吃完饭就吃还是要间隔多久?这些问题也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点,那么不同用药时间到底有什么差别?
• 晨服:一般指的是早上用餐前1小时服用,常见于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早上吃杀菌效果更好。
• 空腹:其实指的是饭前1-2小时或饭后2小时后都是空腹时间,常见于肠溶片类药物建议空腹状态服用。
• 饭前:和空腹状态不同,一般指的是用餐前30-60分钟内,这时候胃内容物不多,但又不是完全空腹状态,在发挥药效的同时也可以减少胃部刺激。
• 餐后:一般是饭后15-30分钟服用为宜,有些药物会对胃肠粘膜产生一定刺激,先进食且没排空期间服用,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胃肠刺激。

现实中很多人习惯性认为空腹吃药可以增加药物吸收率,这样吃药不是更有效?事实并不会!
首先不同药物对于空腹的定义不同,有的需要饭前一小时,有的建议饭后2小时,而且这个饭不一定指的是三餐,零食、水果摄入也可以算饭后。
其次不是所有药物都适合空腹吃,有文献记载20%左右的药物适合饭前吃,像阿司匹林肠溶片这类药物就需要饭前服用,餐后吃可能导致药物滞留胃部时间过长,影响吸收率。
还有20%左右药物建议饭后吃,避免过度刺激肠胃粘膜健康,所以说是否空腹还需要根据药性决定。

三、不同药物的服药时间你知道吗?
很多药物对于服用时间有严格规定,吃错了时间影响药效不止,还可能造成其他危害,尤其是以下4种药物一定要注意。
1、长效降压药
很多长效降压药需要保持一天的血药浓度,所以一般建议在早晨 7~8 时左右服用,可以较好的稳定白天血压水平。

2、消化系统药物
消化系统药物一般都建议餐前服用,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饭前前半小时吃可以避免饭后胃酸含量上升对药效的影响;但如果是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等促胃肠动力药,建议饭前15~30分钟更佳,药物可以更好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胃排空速度。此外还有复方谷氨酰胺、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也最好饭前服用。
3、降糖药物
特别是短效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需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血糖水平的,最好饭后服用,避免延误降糖的最佳时机。但长期口服类降糖药就要根据医生指导使用了。

4、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如果是水溶性的,比如维生素C和B族,需要餐后使用药效更佳,但如果是脂溶性的,比如如维生素A、D、E等,随餐服用更有助于吸收。
四、老年人重视用药安全,避开3个误区
1、偏听偏信
很多老人不了解药物机制,容易误信偏方,以为有成功案例就直接套用,实际上即使同一种病也有多种类型,加上这些偏方来源存疑,不仅无效还可能对身体有危害,一定要注意避免。

2、自行调药
常见用药过程中,因为担心长期用药安全,或者觉得药效慢,就自行增减药量,不按医嘱进行服药,除了影响药效还可能加重病情,也要注意。
3、不改习惯
像很多慢性病,除了用药控制还需要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但很多老人因为长期习惯,比如重口味、烟酒瘾等,又没有长期运动习惯,即使用药也不见得能把病情控制好。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3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2133
金币
146317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504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9小时前
服药时间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服药时间的选择对于药物的吸收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服用,其吸收率、作用效果以及对身体的副作用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关于服药时间的一些详细解释和建议。

一、为什么服药时间这么重要?

1. 药物吸收率: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服用,其吸收率会有所不同。例如,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的研究发现,饭后吃药可能会降低40%以上的药物吸收率。
2. 胃酸分泌情况:胃酸的分泌量在餐前、餐中和餐后都有变化,这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率。
3. 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容易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例如,补铁药物不能与含钙食物一起食用,否则会降低药效。
4. 昼夜节律:某些药物的效果会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例如,某些他汀类药物在晚上服用效果更佳。

二、空腹服药会效果更好?有道理吗?

1. 晨服:一般指的是早上用餐前1小时服用,常见于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等,早上服用杀菌效果更好。
2. 空腹:指的是饭前1-2小时或饭后2小时后,常见于肠溶片类药物建议空腹状态服用。
3. 饭前:一般指的是用餐前30-60分钟内,这时候胃内容物不多,但又不是完全空腹状态,在发挥药效的同时也可以减少胃部刺激。
4. 餐后:一般是饭后15-30分钟服用为宜,有些药物会对胃肠粘膜产生一定刺激,先进食且没排空期间服用,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胃肠刺激。

现实中很多人认为空腹吃药可以增加药物吸收率,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不同药物对于空腹的定义不同,有的需要饭前一小时,有的建议饭后2小时。此外,并不是所有药物都适合空腹吃,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这类药物就需要饭前服用,餐后吃可能导致药物滞留胃部时间过长,影响吸收率。

三、不同药物的服药时间你知道吗?

1. 长效降压药:一般建议在早晨7~8时左右服用,可以较好地稳定白天血压水平。
2. 消化系统药物:一般都建议餐前服用,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饭前半小时吃可以避免饭后胃酸含量上升对药效的影响。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等建议饭前15~30分钟更佳。
3. 降糖药物:特别是短效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需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血糖水平的,最好饭后服用,避免延误降糖的最佳时机。但长期口服类降糖药就要根据医生指导使用了。
4.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B族需要餐后使用药效更佳,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等随餐服用更有助于吸收。

四、老年人重视用药安全,避开3个误区

1. 偏听偏信:很多老人容易误信偏方,以为有成功案例就直接套用,实际上即使同一种病也有多种类型,加上这些偏方来源存疑,不仅无效还可能对身体有危害。
2. 自行调药:常见用药过程中,因为担心长期用药安全,或者觉得药效慢,就自行增减药量,不按医嘱进行服药,除了影响药效还可能加重病情。
3. 不改习惯:很多慢性病除了用药控制还需要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但很多老人因为长期习惯,如重口味、烟酒瘾等,又没有长期运动习惯,即使用药也不见得能把病情控制好。

总之,服药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正确的服药时间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效果,减少副作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服药时间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用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