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低空经济,来自无人机产业的最前线洞察|OpenTalk回顾
活动概况
2025年4月23日,36氪举办了「万亿低空市场,无人机率先起飞」OpenTalk直播活动。此次直播特邀蜂巢航宇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威,国科容远合伙人兼战略及投融资副总裁李一凡,鸿鹏航空董事长兼CEO许可达三位嘉宾,围绕低空新基建、城市数字基座和空中服务、低空安全与治理、电子对抗、适航低成本航发等话题,探讨低空经济赛道未来的创业趋势和机会,为投资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宝贵的市场分析和战略指导。
低空经济发展背景与现状
政策支持
低空经济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低空经济”,定调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增长引擎,并提出了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的目标。
市场规模
在政策、技术、资本的三重驱动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并加速向2035年3.5万亿目标迈进。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
产业生态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产业生态包含制造、飞行、保障、综合服务等产业,产业链主要由飞行空间和飞行器两条纵线贯通,涵盖上游、中游和下游多个环节。
低空经济产业链分析
上游产业链
原材料(碳纤维):低空经济飞行器中结构内饰与装配件原材料主要是复合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目前行业内以碳纤维为主。碳纤维质轻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抗电磁干扰。当前国内eVTOL最主流三家厂商为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峰飞航空。
能源与动力系统:主要以分布式推进系统为主,此外传统燃油发动机仍有一定应用。分布式电推进系统可分类为纯电动电推进系统和油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包括电池能源(如广泛应用的锂电池、固态电池)和电力驱动系统(电机、电控),以及混合动力系统(串联、并联、混联)。
中游产业链
无人机:可分为民用无人机和军用(特种)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又可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两大方向。2022年,我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达727亿元,占比61%;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469亿元,占比39%。消费领域龙头企业为大疆创新,市场总份额约为73%。
eVTOL:指采用电机驱动的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飞行器,以电力为主要动力,对减少碳排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低空经济时代主要发展方向之一。2021 - 2023年我国eVTOL产业规模由3.2亿元增长到9.8亿元;预计2024年迎来新一轮商业化爆发周期,2026年将达到95亿元,2021 - 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7%。
下游产业链
物流领域:顺丰、京东物流、菜鸟、美团、圆通、韵达等物流相关企业,已在物流领域探索无人机多年。2023年各家企业纷纷发力,争相推出最新的物流无人机机型,行业加速发展3。
其他应用场景:包括低空经济 + 城际(eVTOL有望成为中短途城际出行全新选择)、低空经济 + 农业植保(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成熟,可用于土壤作物监测、种植作物及病虫防治等)。
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
重塑传统业态:有望重塑城市交通、物流配送和应急救援等传统业态,进一步释放低空旅游、无人巡检等场景应用潜力。
政策支持与市场增长:政策的积极推动和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挑战
技术门槛:如eVTOL的倾转布局技术方案,需要克服倾转机构设计和过渡态飞行控制等技术难题。
严格监管:低空经济面临高门槛和严格监管,企业需要在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