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四大名园,想象不到的美
中国最美的四大名园分别是北京颐和园、河北避暑山庄、江苏拙政园以及江苏留园,它们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颐和园
基本信息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建筑布局
颐和园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号称“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四季景色
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可赏花园百花,夏天可赏美丽荷塘,秋天可赏金桂,冬天也别有一番风味。
承德避暑山庄
基本信息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康雍乾三代皇帝,耗时89年建成,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建筑布局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其中康熙朝定名36景,乾隆朝定名36景。避暑山庄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将“山中有园,园中有山”的特色发挥到极致。
拙政园
基本信息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寺。明正德四年,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234。
历史变迁
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景区特色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王献臣借此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拙政园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留园
基本信息
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
景区特色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建筑为主;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楠木厅是对五峰仙馆的俗称,五峰仙馆的建筑用材非常奢华,梁柱全部采用楠木,中间也全部采用红木银杏纱隔屏风,可见其在留园中的地位非比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