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 49709
UID: 551814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175。唐宋之诗比较(10):唐诗靠感性,宋诗靠理性;理性可以深思熟虑获得,而感性(形象思维)却比较难于捕捉。而且,清代学宋者并不排斥唐诗,往往还由宋窥唐,故用力较易,又不致造成粗犷肤廓之弊。因此,宗宋往往比宗唐获得的成就要大。 (2025-11-02 15:16)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176。唐宋之诗比较(11):事实上,从中唐开始,唐诗就有向日后的宋诗演变的趋势。而宋诗的许多特征,都可在杜甫、韩愈的诗中找到滥觞。从整个诗歌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唐诗与宋诗,本是一脉相承的。例如,诗歌在题材和语言上趋于通俗化,描写平 .. (2025-11-02 15:17)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177。唐宋之诗比较(12):中唐韩愈、白居易、孟郊、贾岛及晚唐皮日休、罗隐等人又有所发展,而宋代诗人则沿其流而扬其波。又如在诗歌中发议论,也是从杜甫、韩愈开始,在晚唐杜牧、李商隐的诗中已屡见不鲜,入宋以后则发展成为诗坛的普遍风气。宋代诗人正是充分 .. (2025-11-02 15:20)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178。唐宋之诗比较(13):在表现手法上,宋诗侧重于思辨和明理,与唐诗的情景交融有所不同。宋诗在描绘景物时,往往不只是简单地写景,而是通过对景物的观察、思考和感悟,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哲理。例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 (2025-11-02 16:36)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179。唐宋之诗比较(14):在宋诗中,景致则常被用作议论的铺垫和哲理的佐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多面性和观察者视角的 .. (2025-11-02 16:36)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180。唐宋之诗比较(15):在语言风格上,唐诗以其高度浓缩的意象和精炼的表达著称,而宋诗则更注重语言的流畅和清晰。唐诗中几乎不使用虚词,力求每一句都充满深意;相对而言,宋诗则大胆使用虚词,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明确,表达更加自然。 (2025-11-02 16:37)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181。唐宋之诗比较(16):以诗圣杜甫的《登高》一诗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四句诗,每一句都独立地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意象,同时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整首诗的深远意境。 & .. (2025-11-02 18:44)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182。唐宋之诗比较(17):而宋诗在语言上的显著特点,就是“散文化”。以欧阳修的《戏答元珍》一诗中“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为例,这两句紧密相连,共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春风似乎还未到达遥远的天涯,导致二月的山城依然未见花开。这种表 .. (2025-11-02 18:45)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183。唐宋之诗比较(18):唐诗与宋诗的差异,也是两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反映。宋代的经济繁荣与军事上的软弱,以及文人生活的优渥与思想上的压抑,都在宋诗中找到了体现。在整个宋王朝长达三百余年的统治时间里,都不得不以举国之力与周边游牧民族 .. (2025-11-02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