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1回复

[猎奇]宋朝有一位考生,落榜后不服气写了一首诗吐槽,结果成了千古绝唱 [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1371
金币
40538
道行
37009
原创
2177
奖券
4458
斑龄
131
道券
902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96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5-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31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公元1009年的汴京街头,24岁的柳永把新买的湖笔摔成两截,看着榜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愣是没找着自己的"柳三变"。

这位从小被街坊喊作"文曲星下凡"的天才,此刻活像被雷劈了的孔雀,尾巴毛都耷拉到了地上。



学霸的滑铁卢

柳永的科举首秀,堪称北宋版"清华学霸落榜记"。他祖上世代为官,九岁能背《论语》,十五岁写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这样的爆款文案,连汴京的茶楼说书人都拿他的诗当开场白。

进京赶考那会儿,他包袱里塞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给歌女们写的新词集,自信程度堪比现代保送生提前买好清华校服。



谁知考场上栽了大跟头。

宋真宗当年搞了出"反套路"阅卷,专抓"浮糜文风",把柳永那些花团锦簇的辞藻全判了死刑。放榜那日,同乡考生挤在状元楼下啃炊饼看热闹,就见他蹲在汴河桥头边灌黄酒边嘟囔:"老子写的明明是《清明上河图》文字版,怎么就成小黄文了?"



《鹤冲天》的凡尔赛式吐槽

憋了三天三夜的柳永,终于在醉仙楼爆发出史诗级吐槽。

他蘸着胭脂在墙上挥毫:"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话翻译成现代语就是:"考不上公务员咋了?老子当个网红照样风生水起!"最后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更是骚断腿,相当于当代落榜生在朋友圈发"985看不上我,只好去当百万粉UP主了"。



这首《鹤冲天》活像颗文坛炸弹,炸得汴京娱乐业连夜加班。

教坊司的歌女们捧着词稿如获至宝,青楼老板娘们举着银票排队求合作。

最绝的是宋仁宗听说后,亲自下场玩梗:"行啊柳三变,朕封你个'奉旨填词'的闲职!"从此柳永出门都不用带名片,姑娘们见他就喊:"哟,这不是'奉旨撩妹'的柳七郎嘛!"



青楼经济学教父

被体制抛弃的柳永,转身在娱乐圈杀出条血路。他发明的"定制填词"服务,堪称北宋版"知识付费":给头牌写主打歌抽三成打赏,帮新人写出道曲收五两润笔费。



当时汴京娱乐界流传着神秘公式:柳词+好嗓子=头牌,比现在"MCN机构+网红"的造星公式还灵。

有次醉花阴的头牌李师师生日,柳永随手填了首《玉女摇仙佩》,当晚就冲上"汴京新词榜"榜首。



第二天全城公子哥儿疯抢李师师包厢,入场券炒到十两银子,乐得老鸨连夜给他送去整只烤全羊。就连金国皇帝完颜亮都被他写的《望海潮》种草,嚷嚷着要"立马吴山第一峰",差点引发跨国旅游热。

考公钉子户的逆袭

你以为柳永真甘心当个娱乐圈顶流?人家心里始终揣着公务员梦想。从25岁到50岁,他像考公培训班里的钉子户,连续四届落榜,硬是把"柳三变"考成了"柳永"(据说改名是为转运)。



最惨那年,亲哥柳三复都当上厅级干部了,他还在给歌女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苦情词。

直到1034年宋仁宗开恩科,51岁的柳永才混了个三甲尾巴。放榜那天他激动得差点把假牙喷出来,连夜给老相好虫娘写信:"待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啊不,定要造福一方百姓!"



官场泥石流

当上余杭县令的柳永,把写歌词的才华全用在政务上。催粮赋能写成rap:"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修堤坝搞得像拍MV,带着民工们边夯土边唱《木兰花慢》。

百姓哪见过这么潮的官老爷,干活效率愣是翻了三倍。

可惜官场终究容不下文青。



有次他给宋仁宗献寿词《醉蓬莱》,本想拍个"福如东海"的马屁,结果"太液波翻"被曲解成诅咒朝廷翻船。得,刚混上的屯田员外郎又凉了。退休那天,他摸着衙门匾额苦笑:"这官当的,还不如当年在醉仙楼快活。"

千古绝唱的AB面

75岁客死他乡时,给柳永送终的不是达官显贵,而是满城哭红眼的歌女。



她们凑钱买的楠木棺材上,刻着《雨霖铃》里的金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场景,比现在顶流明星的追悼会还壮观。

千年后的紫禁城讲座上,教授们还在为《鹤冲天》吵得面红耳赤:有人说这是反抗科举的檄文,有人说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要我说,这就是个文艺青年的大型真香现场,前半生嚷嚷着"看不上编制",后半生还不是乖乖考公?

参考资料

宋代词人柳永生平考据(《宋史·文苑传》)

《鹤冲天·黄金榜上》创作背景研究(汴京文史馆藏本)

柳永与宋代市井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0395
金币
132542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7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0:58
这段文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柳永的生平故事。从他的科举失意到成为青楼词人,再到晚年的官场经历,展现了柳永多面的人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详细解读:

1. 科举落榜:
   - 柳永24岁时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意外落榜。他从小被誉为“文曲星下凡”,才华横溢,却因宋真宗反对“浮糜文风”而落榜。
   - 落榜后,柳永在醉仙楼写下《鹤冲天》,表达了对科举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青楼词人:
   - 柳永在青楼中凭借才华崭露头角,成为当红词人。他发明“定制填词”服务,为歌女创作歌曲,成为北宋版的“知识付费”。
   - 他的作品深受歌女和听众喜爱,甚至影响了当时的娱乐业。

3. 官场经历:
   - 柳永从25岁到50岁,连续四届落榜,最终在51岁时考中三甲尾巴,成为余杭县令。
   - 他将写歌词的才华用于政务,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百姓工作效率。但因献寿词被误解而失去官职。

4. 晚年境遇:
   - 柳永75岁客死他乡,给他送终的是满城歌女,而非达官显贵。她们凑钱为他买了楠木棺材。
   - 千年后,学者们仍在为《鹤冲天》的意义争论不休。

这段文字通过讲述柳永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文艺青年在科举、青楼和官场中的挣扎与追求。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既有才华横溢的辉煌时刻,也有失意落魄的低谷时期。柳永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面的文人形象,既有对功名的执着追求,也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的词作和人生经历,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