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2回复

[居家生活]医生含泪苦劝:立夏了,老年人不想天天进医院,这4件事一定别做[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361
金币
54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9
斑龄
195
道券
1054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53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5-08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0

“天气越来越热了,我怎么也不敢喝冷饮了,怕一喝胃就开始不舒服。前段时间,喝了冷饮就进了医院,心脏有点受不了,医生说我得注意些。”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语气中带着懊悔和不解。随着夏季的到来,老年人常常面临一系列健康问题,尤其是在气温迅速升高的时节,许多人不当心会因为一些不良习惯进医院。
医生们通常会苦口婆心地劝告老人们,这些看似无害的小习惯,实际上可能带来健康危机。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减弱,血液循环不如年轻时那样顺畅,因此在夏季特别需要关注一些生活细节。
很多老年人习惯在天气炎热时吃冰食或喝冷饮,或是过度依赖空调来降温,甚至忽视了饮食和水分的平衡,造成体内各项生理功能的失调。
为了减少生病的风险,老年人在夏季应特别小心避免这些常见的健康隐患,尤其是那些小细节。通过一些简单的调整,就能有效避免健康问题,减少进入医院的机会。

在这个季节,很多人都喜欢在高温天气里喝上一杯冰饮或吃一些冰凉的食物。对老年人来说,这种做法尤其危险。
冰冷的食物和饮料会突然降低胃肠的温度,胃壁血管收缩,消化系统的血流供应不足,可能引发腹痛、消化不良,甚至诱发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
对有心血管病史的老年人来说,喝冷饮或吃冰食更是加剧心脏负担的隐患。

冷饮的急剧降温会让血管瞬间收缩,导致血流不畅,增加血压的波动,若心脏原本已经存在一定的缺血问题,这样的刺激可能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问题。
实际上,医学研究早已证明,胃肠道的突然“降温”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极限考验”。中国医学会曾发布的报告指出,随着气温变化,老年人的消化系统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胃肠功能较弱、消化系统本身存在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摄入过冷的食物会直接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运转,导致不适感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医生指出,老年人在夏季饮食中,应避免吃冰食、喝冷饮等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应该让食物和饮料保持在常温或稍凉的温度下,既能避免消化不良,也不会对心脏带来过大的负担。
夏日高温肆虐,空调已然成为众多家庭的必备电器。然而,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机能相对较弱,常常习惯长时间待在空调温度设置过低的室内。殊不知,这种做法潜藏着诸多健康风险。
倘若长期置身于空调直吹区域,且室内外温差显著,人体就难以适应这种温度骤变,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进而更容易罹患感冒。

空调温度调得过低,还可能致使关节出现疼痛感、肌肉变得僵硬,甚至在病情严重时,会诱发风湿病,或者让已有的慢性病愈发严重。
尤其对老年人群体来说,空调运行会使室内空气变得异常干燥,这会刺激呼吸系统,加重基础性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感冒、肺炎等病症也可能随之找上门来。
医学专家建议,老年人在夏季使用空调时,温度最好设置在26℃左右,避免将空调调得过低,并且不宜直接吹在身体上,尤其是不能让空调的风直吹到面部或关节等部位。

空调风扇也要避免长期吹着,建议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环境保持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这样不仅有助于呼吸道的健康,还能降低因空调引发的关节疼痛和其他问题。
除此之外,饮食习惯也是老年人健康的关键之一。许多人认为节食能够减轻体重,然而过度节食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影响。
老年人新陈代谢本来就比较缓慢,长期不吃或吃得过少,会导致身体所需的营养无法及时补充,从而引起体力不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老年人容易因为天气闷热而减少食欲,但这时更要保持营养的均衡。单纯的节食反而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等重要营养的缺乏,从而引发多种身体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老年人在饮食方面的合理摄入应该关注高质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微量元素,避免单一饮食或节食行为。
专家指出,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增强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促进体力的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于老年人来说,三餐定时定量,不要偏食或长期吃某一种食物,确保每餐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以及适量的优质蛋白。
在炎热的夏季,人体的水分流失也会更为严重。很多老年人由于不主动饮水,导致出现脱水现象。特别是在高温天气里,气温高、湿度大,人体通过汗液排出大量水分,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出现口渴、头晕、乏力等症状。
长时间的水分缺失,可能引发肾脏问题,加重尿路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许多老年人习惯“憋尿”,尤其是年长者在行动不便时,会尽量避免频繁上厕所,这种行为不仅不利于健康,还容易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给身体带来严重负担。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老年人在夏季应养成及时补水的习惯。每天喝足够的水是保持身体各项生理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础。尤其是对有慢性病史的老年人来说,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不仅能改善肾脏功能,减少尿酸堆积,还能有效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763
金币
156856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4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7:51
立夏时节老年人需避免的四件事
立夏作为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正处于春夏交接之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更需注重生活起居和饮食。以下四件事老年人在立夏时节一定别做:

忌过量食用冰镇饮品
随着气温升高,很多人习惯通过喝冰水、冰啤酒来解暑降温,但从中医角度看,立夏时节人体阳气外发,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突然摄入大量冷饮会使胃部血管急剧收缩,影响消化功能,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脾胃虚寒,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特别强调:“夏月伏阴在内,热食尤宜”,建议饮用温开水或常温茶水,既能解渴又不伤阳气。对于喜欢喝绿豆汤消暑的人群,也要注意不要冰镇,温热饮用效果更佳。

避免在不当之处睡觉
风口处睡觉
如果睡在门窗大开的风口处,老年人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引发感冒、面瘫等问题。清代养生著作《老老恒言》建议:“夏月宜虚堂净室,水亭林荫,使清风徐来”,说明夏季睡眠环境要通风但不可直吹。建议睡前开窗通风半小时,睡觉时关闭直接对床的窗户,或使用空调时设置27 - 28度,避免冷风直吹。

湿发入睡
很多人习惯晚上洗头后不吹干就直接睡觉,这在立夏时节尤其不利健康。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湿发入睡会使水湿之气侵入头部,阻滞阳气运行,可能导致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宋代医书《圣济总录》记载:“新沐发,勿令当风,勿令湿结”。现代医学也发现,头发长时间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头皮问题,同时可能刺激三叉神经导致偏头痛。

熬夜
立夏后昼长夜短,人体阳气旺盛,很多人因此减少睡眠时间。但《黄帝内经》强调“夜卧早起”,这里的“夜卧”指的是亥时(21 - 23点)入睡,与夏季阳气运行规律相合。现代研究表明,23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排毒和修复的关键时段,长期熬夜会损伤肝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夏季适当午睡可以弥补夜间睡眠不足,但时间不宜过长,20 - 30分钟为佳,避免进入深睡眠后醒来更加疲惫。

勿过度依赖和使用制冷物品
长时间吹空调
立夏后气温升高,很多人依赖空调降温,但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会导致人体调节功能紊乱,出现“空调病”症状,如鼻塞、头晕、关节酸痛等。元代养生专著《饮膳正要》提出:“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纵意当风”,建议空调温度设置在26度以上,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可以配合使用电扇促进空气流通,但不要直吹身体。

过度使用凉席
虽然凉席能带来凉爽感,但过早使用或整夜使用可能使寒气侵入体内,尤其对体质偏寒的女性和老人不利。清代医学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夏月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建议初期可在床单下铺一层草席或藤席过渡,等真正进入盛夏再使用竹席等更凉爽的材质,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腰椎病的人群更应谨慎使用。

频繁冷水冲澡
立夏后很多人喜欢用冷水洗澡降温,但突然的冷刺激会使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尤为危险。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夏月不宜数沐浴”,建议水温控制在30度左右,接近皮肤温度最为适宜,运动后不要立即冲凉,应等汗液稍干后再洗浴。

避免剧烈运动
立夏节气,人本身会感到困倦,此时若进行剧烈运动,如突然加大运动量,平时不运动的老人突然去跳广场舞或跑步,心脏和关节根本无法承受,会导致关节磨损加剧、心律失常,甚至引发心脏病发作。夏天虽然是强健体魄的好时候,但老年人要注意进行合适的锻炼,如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这样不仅有助于睡眠,而且能让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

夏季老年人易患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发病原因
夏季闷热,老年人睡眠质量不好、出汗过多、情绪烦躁,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高温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和血栓形成风险。另外,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本身血管条件较差,在夏季更容易发病。年龄增长、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症状表现
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慌、心悸、心绞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脑梗、脑出血。

胃肠道疾病
发病原因
夏季暑湿盛行,易发生湿邪困脾,且食物容易腐烂变质,食用后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同时,夏季高温潮湿,细菌容易滋生,冷饮摄入过多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人体过度劳累也会使胃肠道功能减弱。

症状表现
可能出现腹泻、腹痛、发烧等症状,细菌性腹泻的大便通常很黏,像白色果冻似的;如果是痢疾,大便会有溶血。

呼吸系统疾病
发病原因
阴雨天时,温差大、湿气过重,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一些老年人本身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这些疾病可能会出现波动或加重。

症状表现
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发热
发病原因
夏季气温较高,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散热困难易引起发热;一些基础疾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波动或加重,可能导致发热;老年人对口渴感知不敏锐,水分摄入不足,脱水引发身体应激反应,表现为发热;夏季蚊虫滋生,老人受蚊虫叮咬感染蚊媒传染病等也可能导致发热。

症状表现
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等症状。

眩晕症
发病原因
主要和脑部供血供氧有关,室外气温高,突然间走进凉爽的室内,脑血管急性扩张或收缩,引起脑血流变化,就会产生头晕症状。

症状表现
头晕,严重时可能影响平衡,导致站立不稳。

皮肤病
发病原因
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活动能力增加,皮肤出汗易引起感染性皮炎。阴雨天气穿着未彻底晒干衣物,也可能增加皮肤感染风险。

症状表现
皮肤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瘙痒等症状,搔抓或摩擦后可能形成糜烂、渗液面。

中暑
发病原因
夏季气温高,若老年人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或进行剧烈活动,身体散热困难,就容易中暑。

症状表现
轻度中暑可能出现头晕、口渴、多汗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50368
金币
132471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76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6:49
上文提到的这些情况确实非常重要,老年人在夏季需要特别注意健康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老年人在夏季保持健康:

1. 避免冷饮和冰食:如您所说,冰冷的食物和饮料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老年人应避免喝冷饮和吃冰食,选择常温或稍凉的食物和饮料。

2. 合理使用空调: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设置在26℃左右。避免空调直吹身体,尤其是面部和关节部位。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均衡饮食:老年人应保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避免过度节食或偏食,确保每餐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

4. 及时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流失严重,老年人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每天喝足够的水以保持身体各项生理机能正常运转。

5. 避免憋尿:憋尿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老年人应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

6.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等温和的运动方式。

7.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8. 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9.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保持心情愉快。

总之,老年人在夏季需要特别注意生活细节,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作息等方式保持健康。同时,家人的关心和照顾也非常重要。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所帮助,祝愿您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