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智能机器人产业新进展:佛山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落户
事件概述
2025年5月7日,佛山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顺德南方智谷顺科置业大厦举行,佛山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紫东太初(佛山)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正式落户顺德。这一举措将大力推动佛山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与集聚发展,助力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
产业发展背景与基础
政策推动
《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 - 2030年)》正式印发,提出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大良云鹭片区打造具身智能组团,重点突破具身智能技术等重点任务。方案还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到2027年,佛山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值突破200亿元,智能机器人相关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到2030年,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值突破1000亿元,智能机器人相关营收突破5000亿元,成为大湾区智能机器人育成创新应用中心。
产业基础雄厚
顺德作为佛山的经济强区,拥有全国首个机器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依托雄厚制造业基础与数字化转型优势,已形成完整智能生态。顺德配齐了库卡、美的、大族等70家10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去年机器人规上产值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了33%,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占全国的6%。装备制造和家电两大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构建起硬件技术的应用场景,为机器人技术落地提供了全国最丰富的工业制造应用场景。
创新中心相关情况
合作签约与协作内容
中科紫东太初、佛山市工信局以及顺德区人民政府三方代表上台签约,未来将围绕核心技术研发、产业生态构建、人才培养引进等关键环节,全方位、深层次地深度协作,共同推动佛山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打破发展瓶颈,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产业发展新典范12。
创新中心团队与设施建设
创新中心派驻人员主要来自紫东太初团队,由人工智能、控制科学、计算机视觉、认知智能、管理科学等多学科专家、技术团队组成,其中核心研发骨干均来自中科院体系。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购置设备,将聚焦“软件平台、硬件设施、场地人员”三大核心要素,构建覆盖“研发 - 训练 - 验证 - 应用”的全链条基础设施体系。
智能机器人训练场项目
创新中心计划建设紫东太初佛山智能机器人训练场项目,这是华南首个多模态大模型的全品类机器人训练场,将为本地家电、陶瓷、装备制造、金属加工、家居等传统支柱产业提供“AI驱动型”的赋能引擎。后续还将以中科院自动化所技术力量为主,组建一支50人的专业团队,深入服务佛山乃至大湾区的机器人产业,为产业发展注入高端人才动力。
产业协同平台启用
活动现场,佛山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发起倡议,并启用顺德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协同平台。银星机器人代表詹松龄表示,其目标是尽快将这些创新落地到产品中,切实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从数字世界迈向物理世界的关键桥梁,紫东太初相关负责人希望设立佛山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升级。
各方观点
企业代表
中科紫东太初董事长王金桥表示,此次合作对于佛山市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展示了中科紫东太初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发展愿景,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创辉煌。
政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