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8阅读
  • 2回复

[健康饮食]被长期冤枉的6样东西,实际很好却以为是有害,被太多人误解了!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0550
金币
138587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1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7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2:02
铛铛,我是只说装修的早早住,刷到我又是避坑的一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接收到很多“健康警告”:这个不能吃,那个要远离。特别是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下,这样的信息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导致一些原本很好的东西,被冤枉误判,戴上了有害的帽子。


就以猪油为例吧,曾经是餐桌上的珍品,是每餐必备的油类。但是现在“谈油色变”,据说吃猪油会导致心血管类疾病,会长胖、会加重心脏和肝的负担。可是,吃猪油已是老祖宗们遗传多年的历史了。曾经没问题、如今一堆问题。


除了猪油,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被冤枉的好东西,遭受了“不白之冤”,甚至被骂十几年。下面六种就是典型的例子,本是好东西却被认为有害。
一句话导致一家国企破产,这并不夸张,对莲花味精来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为一句“味精致癌”,莲花濒临破产。后来,顶替味精的是鸡精,而仔细查看鸡精的配料,你会发现:鸡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还添加了不少添加剂。你说可笑不可笑?


味精是纯粮制品,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它的主要原料为玉米、小麦、大米、甘薯等,经粉碎和糖化处理转化为葡萄糖,为发酵提供碳源,然后再经过发酵和提取而制成的。


总之,味精的原料其实很纯,健康程度甚至超过了现在常见的鸡精类调料,它的添加剂更多,为了鲜和香味,使用的成分更复杂。
在国内,罐头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物资缺乏的年代,它是消费者眼中的高端食品。早早住常记得,儿时的时候,罐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吃得到,平时几乎舍不得买。


但是,最近几年罐头卖不动了。它被很多人脑补:里面含有防腐剂、添加剂,导致吃了不健康。


其实,罐头的生产工艺很简单、很成熟。它的主要流程为原材料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包装储存,能放那么长时间与防腐剂没有任何关系,很多罐头是不放任何添加剂的,可以放心吃。
皮蛋具有独特的外观和气味,它曾被评为世界上最恶心的食物之一,但是味道却很不一般,特别是凉拌菜里面,都会有它的身影。这么好吃的食物,依然逃不过被“黑”的命运,很多人说它含铅量高,对身体有害。


现在的皮蛋制作,都是采用无铅工艺,利用蛋在碱性溶液中,能使蛋白质凝胶的特性,使之变成富有弹性的固体。所以,含铅的说法是谣言,最好别信。


除了是一道美食,皮蛋还是一味中药。中医认为皮蛋性凉,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压、耳鸣眩晕等疾病。
市面上的牛奶,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全脂和脱脂。很多乳企为了清库存,打着低脂更健康的口号,结果被实锤:喝全脂奶的人心血管更健康。


全脂牛奶,具有醇厚的奶香,而脱脂牛奶口感寡淡,完全失去了灵魂。除口感上的差别,营养方面差距同样很大,全脂奶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脱脂奶去除大量脂肪,脂溶性维生素也跟着减少。
不少人对“酒精”二字缺乏正确认识,认为所有酒精对身体有害,所以将葡萄酒也视为不健康的饮品。这样以偏概全的思维,导致葡萄酒也被冤枉。


适量饮用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对健康有一定益处。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原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每天适量饮用(一般女性不超过 1 杯,男性不超过 2 杯,1 杯约为 150 毫升)葡萄酒,可以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但如果过量饮用,酒精会对肝脏、心血管等造成损害,反而不利于健康。
空气炸锅被爆致癌,据说在使用空气炸锅炸出来的薯条中检测出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可实际上是,很多食物只要经过高温处理,就会生成一定量的丙烯酰胺,比如用烤箱或者油炸,一样会生成丙烯酰胺。为什么这个锅就只甩给空气炸锅呢?


从医学角度来看,空气炸锅比油炸更健康,并且空气炸锅做的食物能减少烹饪过程中约70%~80%的脂肪吸收。
总之,以上六种好东西被很多人误解了,从现在开始你知道它们的真实面目了吗?
更多装修攻略和设计思路,记得关注早早住,一个只说装修的宝藏博主!
1条评分金币+24
妞妞乐乐 金币 +24 - 昨天 11:3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7180
金币
109281
道行
199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20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6:31
早早住,你提到的这些被误解的食品和用品确实值得澄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被广泛传播,导致人们对一些原本安全的食品或用品产生误解。以下是对这些被冤枉的好东西的进一步解释:

1. 猪油:猪油确实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但适量食用并不会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关键在于均衡饮食和适量摄入。猪油中的饱和脂肪比例适中,还含有一些有益健康的脂溶性维生素。

2. 味精(谷氨酸钠):味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增鲜剂,其安全性已得到多个权威机构的认可。适量使用味精并不会致癌或导致其他健康问题。相比之下,鸡精等复合调味品可能含有更多的添加剂。

3. 罐头食品:罐头食品的长期保存主要依赖于密封和高温杀菌,而非防腐剂。许多罐头食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4. 皮蛋:现代皮蛋生产普遍采用无铅工艺,含铅量极低,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皮蛋作为一种传统美食和中药食材,适量食用是安全的。

5. 全脂牛奶:全脂牛奶中的脂肪提供了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良好的口感。适量饮用全脂牛奶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反而可能带来一些健康益处。

6. 葡萄酒:适量饮用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其中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当然,过量饮酒仍然有害健康。

7. 空气炸锅:空气炸锅通过高速热风循环来烹饪食物,减少油脂使用。丙烯酰胺的生成与烹饪温度和时间有关,而非烹饪方式本身。空气炸锅相比油炸能显著减少脂肪摄入,是一种较健康的烹饪选择。

总之,对待这些被误解的食品和用品,我们应基于科学证据理性看待,避免盲目跟风。适量、均衡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才是维护健康的关键。感谢早早住的分享,让我们对这些“被冤枉”的好东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条评分金币+5
妞妞乐乐 金币 +5 - 昨天 11:3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0550
金币
138587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1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2:09
被长期冤枉的6样有益之物
生活中有不少东西长期被人们误解为有害,实际上它们对健康有益。以下为您介绍6种常被冤枉的东西:

味精
误解内容:很多人认为味精致癌,导致味精几乎退出中国家庭,大家转而选择鸡精。
实际情况:味精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提鲜素,跟传统的吊汤、海味类似,并非化学物质。它已经经过多方机构验证,致癌说法根本不成立。相反,鸡精是复合调味料,其主要成分就是味精,还含有很多添加剂,严格意义上说没有味精健康。

罐头食品
误解内容:由于罐头食品保质期长,很多人觉得是添加了大量防腐剂,因此被认为是不健康的食物,家长也常不让孩子吃。
实际情况:罐头食品保质期长和添加剂关系不大。根据GB7098 - 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罐头食品》规定,罐头食物需经过高温灭菌,确保出厂时达到无菌状态。之后进行真空密封,相当于给食物创造了一个安全空间。罐头出厂前还需经过严格的商业无菌检测,只要认准正规生产的罐头食品,比吃外卖还安全。

空气炸锅
误解内容:经常有人说空气炸锅致癌,致使很多人认为其不健康。
实际情况:可能致癌的丙烯酰胺和一类致癌物苯并芘,主要存在于炭火烧烤的烟雾中,且食物只有在烤糊烤焦的情况下才会生成丙烯酰胺。除非天天用空气炸锅炸糊食物,否则空气炸锅致癌就是无稽之谈。而且相对于传统油炸,空气炸锅利用食物自身的油脂,做出的食物油脂更低、热量更低,更有利于健康。

全脂牛奶
误解内容:很多减肥的人觉得全脂牛奶脂肪含量高,喝了会发胖,所以市面上低脂牛奶、脱脂牛奶更受欢迎。
实际情况:一杯全脂牛奶比一杯脱脂牛奶只多了70kcal,相当于一小勺植物油或两块小饼干的热量。《柳叶刀》研究发现,摄入全脂乳制品的人,心血管病风险反而更低,因为许多脱脂奶为了弥补口感会添加额外糖分,热量并不比全脂奶低。全脂牛奶更有饱腹感,营养也更丰富。
皮蛋
误解内容:人们一直认为皮蛋含铅,吃多了会导致铅中毒,儿童家长尤其不让孩子吃。
实际情况:以前皮蛋加工会加入黄丹粉(一氧化铅),导致铅含量偏高。但现在制作工艺升级,自2015年起,国家明确规定禁用含铅工艺,改用硫酸铜,现在市面上的皮蛋不存在铅超标的问题。唯一被讨论的钠含量高,主要是因为腌制用了盐,和重金属无关。
方便面
误解内容:很多人觉得方便面添加了大量防腐剂,经常吃不利于身体健康。
实际情况: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方便面,所有成分添加都安全合规,不会对身体造成威胁,可以放心食用


关于红葡萄酒的健康益处,综合多篇研究及医学分析,可总结为以下科学依据和注意事项:

一、红葡萄酒的10大健康益处
保护心血管系统
红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如白藜芦醇)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减少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从而降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适量饮用(每周2-4杯,每杯约200ml)可延缓血管内膜增生。

预防胃溃疡
研究显示,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可降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风险(感染概率下降11%-17%),但已患胃溃疡者应避免酒精刺激。

增强免疫力
红葡萄酒中的苯酚类化合物能在病毒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流感病毒活性,长期适量饮用可减少感冒频率。

抗氧化与延缓衰老
含超强抗氧化剂SOD及白藜芦醇,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氧化损伤,改善皮肤弹性,延缓衰老。

促进骨骼健康
白藜芦醇可刺激骨骼生长,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风险(效果优于白葡萄酒)。

改善大脑功能
适量饮用可增加大脑血流量,增强记忆力和认知功能,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辅助控制体重
多酚类物质促进新陈代谢,减少水肿和脂肪堆积,需配合健康饮食和运动。

预防蛀牙
抑制口腔细菌生长,减少牙菌斑和蛀牙风险。

调节血糖与“三高”
白藜芦醇可改善血糖代谢和血液循环,但需结合体重管理和运动。

二、注意事项与饮用建议
适量原则

健康人群:每日建议不超过200ml(约1杯),过量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肝损伤等。
特殊人群:酒精过敏、肝病患者、胃溃疡患者、孕妇等需严格禁酒。
避免与特定食物同食
红葡萄酒与高蛋白食物(如虾类)同食可能形成蛋白质结块,增加消化道结石风险。

警惕自酿风险
家庭自酿葡萄酒易因发酵环境不达标产生有害物质,需注意储存卫生及是否变质。

三、为什么红葡萄酒被“冤枉”?
红葡萄酒常被误解为“不健康酒精”,实因其益处需满足 适量饮用 和 健康生活方式 两大前提。过量或不当饮用(如空腹、搭配错误食物)可能抵消其益处,甚至引发健康风险。科学界普遍认为,红葡萄酒的健康价值需在 均衡饮食、规律运动 的基础上才能最大化

介绍几种被误解的食品:

常见被误解的日常食品
牛奶
很多人认为牛奶会导致过敏、消化不良等问题,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并非源于牛奶本身,而是牛奶中的蛋白质没有充分消化。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富含蛋白质、钙、磷、锌、维生素A、D、B群等。

鸡蛋
有人认为鸡蛋含有高胆固醇,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但实际上,鸡蛋中的胆固醇对人体健康有益,且鸡蛋中的卵磷脂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鸡蛋是蛋白质的优质来源,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

花生
有人觉得花生容易导致过敏和肥胖,实际上花生的关键问题在于食用过量,以及烹饪方法不当。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咖啡
部分人认为咖啡会导致失眠、心悸等问题,实际上咖啡因摄入过量才是问题的关键。咖啡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神醒脑。

巧克力
有人认为巧克力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问题。其实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控制食用量,巧克力也能带来一定益处,比如黑巧克力糖分较低,且含有抗氧化物质。

土豆
一些处于减肥期的人对土豆避之不及,认为其热量高。但实际上土豆的真实热量比玉米还低,每100克只有81大卡,造成误解的原因主要是错误的烹饪方式,如薯条、薯片等油炸食品热量高。

酸奶
人们可能觉得酸奶热量高,实际上纯酸奶热量非常低,每100克只有72大卡,还富含维生素、益生菌和蛋白质,能促进肠道健康,产生饱腹感。

易被误解的罐头食品
很多人因其长保质期和即食特性,将罐头贴上垃圾食品的标签,认为其防腐剂多、没什么营养价值。但GB2760 - 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罐头类食品中不得使用防腐剂。罐头依靠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密封技术来保鲜,不仅能在保留食材营养的同时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鲜食更具优势。

蔬果类罐头
比常温存放更锁鲜营养。罐头大多选用新鲜食物原料直接加工,加工中蔬果的钾、钙、镁含量和膳食纤维能保留,对热敏感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虽有损失,但运输和贮藏中营养流失小,维生素C进一步损失往往不超过15%。而且罐头一般很少进一步加工,营养流失更少。此外,罐装工艺还能提高多种豆类品种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减少凝集素的量。

肉类罐头
高温杀菌过程对肉中怕热的维生素B族会造成损失,但对蛋白质和n - 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影响不大

1条评分金币+9
妞妞乐乐 金币 +9 - 昨天 11:3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