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炒木耳
菜品信息
黄花菜炒木耳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以木耳和黄花菜为主料制作而成。此菜养血益胃、清热利湿、抗凝降脂,既美味又不油腻,营养价值也很高,适合夏季食用。
食材准备
主要食材
常见的搭配比例有以下几种:
序号 木耳(干) 黄花菜(干)
1 30克 100克4
2 20克 80克5
3 15克 50克68
调料
盐、葱花、花生油、湿淀粉、蔬之鲜味精或普通味精等。
泡发处理
黄花菜:用冷水泡发需40分钟,温水泡发需20分钟,热水泡发需10分钟,可按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泡发,泡发后去杂质洗净并挤干水分备用。另外,天然无添加的干黄花菜颜色暗黄,两头发有点发黑;而颜色金黄、外观漂亮的则是加工过的黄花菜。
木耳:将干木耳用温水泡发(冬天用温水,夏季用常温水),去杂质洗净并撕成小块备用。
制作步骤
以下为常见的制作流程:
把葱切成葱花,调好湿淀粉,若使用蔬之鲜味精,可加温水80克调匀备用。
锅中加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葱花,煸出香味后加入木耳、黄花菜煸炒片刻。
加入调匀的味精、盐,继续煸炒至黄花菜、木耳熟入味。
最后用调匀的湿淀粉勾芡,出锅即成。
也有做法是先在锅内倒入少许油,放入葱花蒜末炒香,放入黄花菜翻炒2分钟后放入木耳再翻炒3分钟。
营养价值
木耳(干)
铁的含量极为丰富,常吃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含有维生素K,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症的发生,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对胆结石、肾结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
解功能。
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多糖体具有疏通血管、清除血管中胆固醇的作用,可以降血糖、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
磷脂质对脑细胞有营养作用,是很好的补脑食品。
黄花菜(干)
含磷丰富,并具有维生素E等延缓衰老成分,具有较佳的健脑抗衰功能,有“健脑菜”之称,对精神过度疲劳的现代人有益。
因含烟酸等而具有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能预防中老年疾病和延缓机体衰老。
所含的止血维生素、冬碱等成分有止血消炎、利尿安神、健胃等功效。
黄花菜炒木耳的口感特点
食材本身特质带来的口感
黄花菜:本身质地较为柔韧,经过泡发和炒制后,口感脆嫩。在咀嚼时,能感受到其鲜嫩的质感,不会过于软烂,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嚼劲,而且味道鲜美,有一种自然的清甜感。
木耳:具有“素中之荤”的美称,泡发后,其肉质肥厚,经过炒制会变得脆嫩爽口。咬下去时,能听到“咯吱”的声响,与黄花菜的脆嫩形成了口感上的呼应,但又有所区别,木耳的脆更偏向于爽脆。
整体菜品呈现的口感
清脆爽口:黄花菜和木耳的搭配,使得整道菜在口感上给人一种清脆的感觉。无论是在咀嚼黄花菜还是木耳时,都能感受到这种清爽的口感,不会让人觉得油腻,吃起来十分畅快,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偏好。
嫩滑鲜香:虽然黄花菜和木耳各自有着独特的脆感,但它们在炒制过程中吸收了调料的味道,又呈现出嫩滑的一面。二者相互融合,鲜香的味道在口中散开,越吃越让人觉得美味,甚至有食客评价吃起来比肉还要香,是一道开胃下饭的佳肴。
口感层次丰富:在一道菜中,同时能体验到黄花菜的柔韧脆嫩和木耳的爽脆,两种不同的口感相互交织,为味蕾带来了丰富的体验。如果在炒制过程中加入了肉丝等其他食材,还会增加肉质的鲜嫩口感,进一步丰富了整道菜的口感层次
食物相克
木耳(干)忌与田螺、野鸡、野鸭同食
黄花菜炒木耳的食用禁忌
食用量方面
黄花菜和木耳中都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若一起大量食用,过多的膳食纤维会刺激胃肠蠕动,可能导致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对于胃部虚弱的患者,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症状。所以建议适量食用这道菜。
食物搭配方面
虽然黄花菜和木耳本身可以一起搭配食用,但黄花菜存在一些搭配禁忌,在烹饪黄花菜炒木耳这道菜时,应避免加入以下食物:
鸽子肉或鹌鹑:黄花菜跟鸽子肉或者鹌鹑一起吃,可能会引起痔疮发作。
鹅肉:黄花菜与鹅肉搭配会导致损伤脾胃。
兔肉:黄花菜和兔肉一起吃,会导致腹泻。
特殊人群方面
脾胃虚寒人群:黄花菜和木耳性偏寒,脾胃虚寒的人食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寒气,使脾胃受到损伤,身体负担加重,不利于身体恢复,所以这类人群要谨慎食用。
腹泻症状患者:由于木耳具有一定滑肠、通便的作用,腹泻患者或大便溏稀的人群食用后,可能会加重腹泻症状,因此这类人群不宜食用2。
孕期和经期女性:木耳具有活血、通便、滑肠等功效,孕期女性食用可能会引起出血,甚至有流产的风险;经期女性食用可能会导致经期出血过多,所以这两类女性不适合吃黄花菜炒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