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机器人马拉松:健步前行起于“蹒跚学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9155
金币
6275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70
斑龄
195
道券
1054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43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4-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15
          4月19日,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赛。7点30分,随着一声枪响,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跑步爱好者一起冲出起跑线,在21.0975公里长的赛道上挥洒激情、挑战极限!最终,来自北京亦庄的“天工Ultra”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冲线,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桂冠。

  让人形机器人与运动员同场竞技,打破了传统马拉松赛事的固有框架和规则。在赛制上,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遵循“同步报名、同一赛道、同时起跑”原则,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在起点同时鸣枪起跑。为了保障人机安全,比赛全程采用铁马隔离或绿化带隔离的方式,让机器人与运动员共享同一路线,但分别在各自的赛道上行进,彼此互不干扰。

  马拉松比赛,拼的是运动员的体能和耐力,而机器人是用电机驱动的非生命体,自然不存在体能比拼。但是,长达21公里多的半程马拉松,对现阶段的人形机器人而言,绝对是一种技术上的挑战。在赛前路测中,几乎每个机器人都在中途进行了几次换电操作,还有的机器人在上坡、下坡过程中,出现关节连接处的断落。这些“跑”出来的问题和数据,都被研发团队一一记录,成为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进一步完善的基石。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从技术角度看,目前人形机器人虽然已经可以完成抓握、跳跃甚至前后空翻等复杂动作,但长距离动态平衡仍属于前沿课题,这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感知、能源续航等核心技术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举办这一赛事,既可以作为一种对我国人形机器人性能的集中检阅,同时也可以在赛事中搜寻技术瓶颈,凝聚各方资源,寻求技术突破的可行路径。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关键载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具身智能,就是一种具身化的智能体,能像人类一样,通过这个“身体”感知外部世界,并能根据外部信息作出决策和行动。从机械臂、无人车到四足机器人,再到两足的人形机器人,可以看出具身智能在不断快速迭代进步,正朝着具有强大思维和行动能力的智能体演进,未来还将有无限的潜能和发展空间。如果善加利用,它将对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也是一堂具身智能的成长课。如同人类,从童蒙时期的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后健步如飞,总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成长的过程,具身智能也一样。推动“具身智能+”的多场景应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我们定能做大做强具身智能产业,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增添动力。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6178
金币
101050
道行
1991
原创
2393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0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36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赛事,它不仅测试了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还推动了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以下是这次赛事的几个关键点:

1. 赛事特点:这次马拉松赛事首次实现了人形机器人与人类运动员同场竞技,采用了“同步报名、同一赛道、同时起跑”的原则,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2. 技术挑战: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完成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涉及到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能源续航等核心技术。

3. 技术迭代:赛事中出现的问题和数据为研发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反馈,有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4. 具身智能的重要性: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具身智能的关键载体,这种技术能够使机器人像人类一样通过“身体”感知外部世界并作出决策和行动。

5. 产业发展:具身智能的发展对于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增添新的动力。

6. 成长过程: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可以看作是具身智能成长的一个过程,类似于人类从学步到健步如飞的成长,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7. 技术突破:通过这样的赛事,可以集中检阅我国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并在实践中寻找技术瓶颈,凝聚资源,寻求技术突破的路径。

这次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科技展示和实验,它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并为未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可以期待具身智能技术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并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9858
金币
131166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01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9小时前
机器人马拉松:健步前行起于“蹒跚学步”
背景与意义
机器人的发展历经漫长历程,从很久以前人们制造类似于人形的机械设备,如500多年前达·芬奇设计的“机械骑士”,90多年前出现的巨大机械“铁皮人”,但它们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能自行行走的机器人。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米奥米尔·武科布拉托维奇和达沃·尤里奇提出零力矩点概念,为人形机器人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而此次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举办具有重大意义。从实验室走向真实赛道,是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必经之路。机器人“跑马”不仅可以验证技术成熟度,还能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进一步倒逼技术创新。这场赛事让人们能正确认识机器人发展的真实阶段,为未来走入工业应用场景和家庭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赛情况
在4月19日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中,20支搭载尖端人工智能与机械技术的队伍参与。比赛中呈现出多样的画面,有的机器人表现出色,如天工Ultra迈着矫健的步伐,平稳有力地奔跑;松延动力N2机器人灵活自如,步履轻盈。但也有诸多状况,刚起跑就摔倒堪称“物理落地”,头掉了被扶起后还能顽强奔跑,唯一的美女机器人“幻幻”刚开跑就罢工了,连宇树机器人G1也摔倒,不少机器人因步态不稳或传感器误判而“踉跄跌倒”,甚至出现因坡道打滑导致的“集体趴窝”。最终只有六支队伍成功完赛。

产业现状与挑战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虽在语音交互、视觉识别等技术方面已相对成熟,但复杂环境下的动态平衡、多自由度关节协同等“硬核”能力仍处于攻坚阶段。动态环境下的自主避障、重心调整与能耗控制仍是核心难题,这些“翻车”场景暴露了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共性短板。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据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将实现批量生产,而当前仍处于技术验证向场景落地的过渡期。物流仓储中的动态拣选、灾害救援中的复杂地形通行、老年护理中的柔性交互等应用场景的解锁,需要更漫长的技术沉淀。

发展方向与希望
这场机器人马拉松恰似具身智能产业的现实隐喻,踉跄是必经之路,跌倒是成长代价,而终点始终清晰。产业界需要警惕“唯表演论”陷阱,这场马拉松的价值在于用真实场景倒逼技术进化。通过在真实赛道上的奔跑,去发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技术挑战,如能源管理、运动控制、材料工艺的短板等,这些正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前必须攻克的技术长坡。

可喜的是,聚光灯外有更多的努力和变革正在发生。在北京亦庄的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通用平台和慧思开物具身智能体平台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协同发力,进行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北京理工大学人形机器人团队持续攻关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初步实现了驱动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部署了超过1000P高性能混元算力,加速具身智能算法训练与优化。北京在硬件、算法、算力方面的领先优势,构成了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三角支撑,更关键的是,人才、资金和政策支持正在全方位助力北京打造具身智能产业的创新高地。

如同人类从童蒙时期的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后健步如飞,具身智能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成长的过程。我们对机器人的“蹒跚学步”、跌倒不妨多一些包容,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创新,相信机器人未来能在更多领域健步前行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