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1阅读
  • 2回复

[居家生活]他隐居浙江山中500m²养老宅:在家一丝不挂太自由 [2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9409
金币
127579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96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01


2008年,艺术家王之琛在修家谱的时候
来到浙江宁海县的沙地村,
发现这个村庄和他祖上是同一脉,
“我想能不能在这里建造一个农村的艺术村,
有美术馆,也有艺术家工作室,
老了之后在山林里过着隐居的生活。”
2014年,他变卖了自家在北京的房子、
把多年的积蓄全拿了出来,
还卖了三张潘天寿的画,
拿下20亩土地改造。
10年,这一片废弃的石滩变成如今的艺术村,
他和夫人也从宁波市区搬到了这个小村子。


位于山中的极简住宅
2021年,
他邀请设计师秦侃在村里打造自己的居所,
极简的500㎡,四层,
“边上的风景都已经够美了,
我希望房子是镶在自然中的,
留白很多,很简约、当代,但又很雅,”
将山野引入生活空间,
让光影在空间中自由游走。


艺术家王之琛在自宅中
4月初,一条来到宁波,
拜访王之琛夫妇的山中之家,
并和他聊了聊这几年的居住体验,
“不孤独,
在这里能回到像鸟一样的生活,
这是一种自由,莫大的自由。”
自述:王之琛
编 辑:秦 楚
责编:陈子文




住宅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我以前是一个美术老师,下海做过一段时间的生意,赚了一点钱,因为喜欢艺术,后来也回到了艺术圈。据说我们是王羲之后裔,这个村子叫沙地村,跟我们家的祖上是同一脉的,所以我想能不能在这里建造一个农村的艺术村,有美术馆,也有艺术家工作室,老了之后在山林里过着隐居的生活。
进村的第10年,我和夫人决定在村里为自己打造一个居所。这个房子是针对艺术家的,生活跟工作是一体化的,具备三个功能,居住、工作、展示,总共500平方,有4层。室内以极简为主,边上的风景都已经够美了,我希望房子是镶在自然中的感觉。


一层会客区域


一层茶室区域
我比较喜欢现代一点的风格,虽然是在农村,但是我什么事情都要与时俱进。建的房子它的留白很多,很简约、当代,但又很雅,设计上越简约反而把大自然衬出来了。
墙体都是白的,墙上几乎没什么装修,为了以后有不同的艺术品都可以挂。如果这个地方用花岗岩,它看上去挺漂亮,但会把外面的环境吃掉,喧宾夺主,现在在农村造房子,你是看环境还是看你的地对吧?在城市里可能会很讲究,特别是海派的装修,花岗岩都拼花的了,你把地做得漂亮才有看头,我们抬头就是美景,所以地、墙越简单越好。


二层餐厨区域


三层书房区域
这个房子改造前是被开发用来做一个展览性质的空间,原来的隔断全部都拿掉,一楼一直到四楼两边的玻璃窗全部都打开,自然景观充分地引到室内。
一楼和二楼主要是一个生活的场景,客厅用作会客,包括茶室;二楼主要是做了一些餐饮空间;三楼和四楼作为一个休息、阅读的空间,有卧室、书房,还有可以做瑜伽的空间。


卧室区域


旋转楼梯
屋顶上还新开了一个洞,做了一个旋转楼梯,引入了天光的同时增加了一条动线。这里没有光污染,夏季的晚上可以上到楼顶看看星星,也很惬意。
功能空间布局也进行了重新调整,让每个活动空间都能尽可能地靠近自然。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再过一个月你会看到山坳会生出云,雾慢慢起来,就像仙境一样。


大大小小的窗将户外自然风景引入室内
还开了很多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窗,横的,竖的,方的,外面就是山景,一年四季是绿色,从窗透出去看,一个景就像一张画。主卧室从它原来的单扇隔间只有三米多,扩到了近八米,正前方是比较远的一个山景。


光线也可以抵达楼梯间
因为房子是在一个开放的自然环境里,日照全天都是可以到达室内的,所以在做每一面墙,每一个楼梯布置的时候,都在考虑光与空间能产生什么样的联动,会带给人怎么样的心理感受。
比如一楼上二楼这个楼梯,通行概率是非常高的,希望人在上下楼的时候能感受到光,所以它被放置在了东侧,每天最早的光线会照射在这里,光斑非常漂亮。


格栅让光影更加富有层次
墙面增加一些镂空的处理,光影在整个室内去传递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阻碍。
这些隔断、格栅,它产生的光影效果,让这种简约的空间显得更丰富,更有层次感。当代性的东西你不是说白了就好了,它一定要有暗亮、过渡,越是简约的东西它更需要光影。


空间材质呼应自然环境
整个房子室内用材也会比较克制,就是极致的干净,比较质朴的一些材料。地、顶、墙都是微水泥,然后一些原木,一些不锈钢板。
房子周围有山有水,前面就是一条小溪。我们在一楼楼梯和二楼餐厅的天花上做了部分的曲面镜面钢,灯光、阳光打在上面的时候,它会有一点这种波光粼粼的感觉,营造一个近水面的状态,呼应这里的自然环境。




改造前的村貌


改造后的村子
当初这个地方就是一片沙滩加一点点农耕地,后面这山边全是墓地,很破落。2008年,修家谱的时候,我带我儿子到这个村里来参加了他们的仪式,这个地方跟我的梦境很像,村口有一棵很大的银杏树,一圈都是山,负氧离子有三万多,对睡眠特别有帮助,你深呼吸的话,会发现空气里是甜甜的。


在书房中看书
我那时候有一点经济实力带有一点点情怀,想有自己的一块地过陶渊明的生活,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给大家营造一个更好的氛围。于是把北京的房子也卖了,三张潘天寿的画我也卖了,全部投在这里,大概20亩地,还花了200万把河坝修了。
城市的一些理念带到农村来,经济、审美,一种生活理念都会带动。


与朋友在茶室喝茶
农村原来没有一点点新鲜的东西,现在小孩子礼拜天在美术馆里面转来转去,对孩子的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是蛮大的。我说你们村里将来一定是会出考进好大学的孩子的,去年就有一个孩子考了深大。
我原来在宁波每天都忙忙碌碌,节奏很快,现在就变成城市待不住了,我和我夫人在这里已经住了6年了。这几年过得特别快,现在城里都不想去,在这我从来没感冒过。
室内每个空间都挂有作品
这个房子里每个空间都有我的画,电梯口有一张《红岩》,客厅里的这张《无题》是专门为这面墙画的。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家里穷,到初中就没再上学了,但是会想尽办法为了画画去拜访一些老师,遇到比我画得好的一些年轻人,我也会主动地去拜访、学习。


作品《红岩》,现被挂在一层玄关区
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在《浙江画报》跟《富春江画报》发表了画作,也在省里获奖了,老师们都鼓励我考美院。第一年考浙江美院,差了11分文化课没录取,第二年被宁波师范学院录取了,那个时候,农村户口能够考大学是天大的好事。
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了西店中学做美术老师,那个年代流行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我就去开广告公司,八几年几乎做什么都能赚钱。一晃就到了今天。


在画室中创作
我骨子里就喜欢画画,所以一直没有放弃过,到现在四十多年了。我是“指墨画”非遗传承人,还有把技艺传承下去的义务和责任。指甲要留着一点,画好后指甲都是黑的,脏兮兮的。
这个空间的简约,对我这几年的创作上的审美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哪怕是一张画的画框都一定要搭,不能是木雕的或者贴金的这类太复杂的东西。


经常到自然中取景
我们常常都担心孤独,害怕孤独,我们画画的人不怕,拿着毛笔一天就过去了。
在这里没人来打扰我,很安静,潜移默化一草一木都感染,很多大画家画的东西为什么生动?是因为他了解自然,会记住它的生长规律,我在这里就天天看山看水,我画的东西就会沾染有生活气息。


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里,能回到像鸟一样的生活,有时候一个人在这里,夏天热了你就可以一丝不挂,走来走去都没关系。不要顾及别人,这是一种自由,莫大的自由,我画的时候,画得个性强烈一点,甚至画得反叛一点都没问题,都是一种自由。
1条评分金币+24
妞妞乐乐 金币 +24 - 昨天 11:0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5525
金币
96423
道行
1988
原创
2393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90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6:51
  艺术家王之琛在2008年修家谱时发现了与他祖上同脉的浙江宁海县沙地村,并萌生了在此建造艺术村的想法。2014年,他变卖家产,投入巨资在该村拿下20亩土地进行改造,经过10年的努力,将废弃的石滩变成了艺术村,并与夫人搬入了这个小村子。

  王之琛邀请设计师秦侃在村里打造了自己的极简风格住宅,面积500平方米,共四层。他希望房子能够融入自然,简约而当代,同时又不失雅致。整个住宅设计以极简为主,大量留白,将山野风光引入生活空间,让光影在室内自由游走。

  住宅共有四层,一层为会客区和茶室,二层为餐厨区,三层和四层为休息、阅读空间,包括卧室、书房和瑜伽空间。屋顶还设计了一个旋转楼梯,引入天光的同时增加了一条动线。大大小小的窗户将户外自然风景引入室内,每个空间都能尽可能地靠近自然。

  整个房子室内用材比较克制,以质朴的材料为主,如微水泥、原木和不锈钢板。房子周围有山有水,设计师在楼梯和餐厅的天花上做了部分曲面镜面钢,营造近水面的状态,呼应自然环境。

  王之琛表示,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里,能回到像鸟一样的生活,这是一种莫大的自由。在这里没人打扰,可以安静地创作。他认为画画的人不怕孤独,因为一草一木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他。在这里天天看山看水,画的东西就会沾染生活气息。

  总的来说,王之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沙地村打造了一个艺术村和自己的极简风格住宅,实现了回归自然、隐居山林的梦想。他的艺术创作也受到了这个环境的影响,更加简约而富有生活气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9409
金币
127579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96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0:20
隐居养老与家中自由状态的探讨
关于在家一丝不挂的现象
从搜索到的信息来看,有人认为在家一丝不挂能带来超级自由、舒爽和无拘无束的感觉。比如有居住在南方的人,因气候适宜,只要家中没人或者只有公婆两人,就会选择一丝不挂,享受这种自在的状态。还有已婚男士另买220㎡豪宅独居,常在家一丝不挂以释放中年人的压力。

在这个案例中,主人公隐居浙江山中500㎡的养老宅,在家一丝不挂或许也是为了追求自由、放松的生活状态。山中相对外界干扰较少,空间较为独立,为他提供了这样一种可以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环境。

相关行为的法律与道德考量
法律层面
虽然在家属于私人空间,但如果其行为在他人可轻易看到的范围内,就可能涉及法律问题。如小丽在半开放式阳台一丝不挂晒太阳,就可能涉嫌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不过,如果该养老宅相对封闭,他人难以窥视,那么在自己家中一丝不挂一般不构成违法。

道德层面
在现代社会,个人行为不仅要考虑自身感受,还需兼顾公共道德和他人感受。像广东的女邻居在楼间距近的屋内窗前赤身裸体打字,虽属个人隐私范畴,但没有尊重邻居感受,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不负责任的。而对于隐居山中的情况,如果周边没有他人居住或者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从道德角度看,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周边有邻居,他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他人带来不适。

隐私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思考
这件事也引发了关于隐私和公共空间界限的思考。随着社会发展,城市空间日益拥挤,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在维护个人权利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序良俗。隐居山中看似处于个人空间,但也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比如在小区里发生的类似事件中,有人拍摄他人在家中的裸 照并发布到业主群,这既涉及对他人隐私权的侵害,也反映出个人行为与公共空间之间复杂的关系

隐居者的生活方式探究
隐居生活的类型及特点
乡村小院自给自足型
很多隐居者会选择在乡村租一处现成的小院,尽管小院可能较为破旧,但他们可以在此种菜、养鸡鸭,甚至饲养牛羊,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山村的房子租金较为便宜,一年租金甚至不到2000元。他们远离钢筋水泥的压抑,享受青山绿水的养眼风景,体验着简单而宁静的田园生。

深山老林原始生活型
部分隐居者会深入深山老林,完全远离现代社会的便利设施。他们居住的地方极为原始,厨房简陋,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亲力亲为。例如那对隐居的男女,他们在深山老林里生活,连居住环境狗都受不了而选择流浪。

宗教修行型
以终南山的部分隐居者为代表,这类人或是信仰道教、佛教,或是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他们大多遵循简朴的生活方式,居住在茅庐或山洞中,生活仅靠种植作物或采摘野果维持。

生活反思型(生活型隐士)
这类人多是因为感情失败、经济困窘或对现代生活的反思而选择隐居。他们不一定完全脱离社会,而是在山中追求一种更简单、安静的生活方式。比如有人靠写作、画画或制作手工艺品维持生计,也有人利用山中的天然环境发展自给自足的农业。

半隐半现型(平衡生活型)
一些艺术家和作家属于此类,他们将隐居地的环境视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同时保留了现代生活的便利。这种隐居更多是一种平衡生活的方式,而不是彻底远离尘世。

选择隐居生活的原因
逃避现实压力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工作、房贷、社交、竞争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让许多人不堪重负。一些人通过隐居来逃避这些现实压力,如一些年轻人对职场的竞争感到疲惫,甚至出现“努力无用”的失落感,从而选择隐居。

追求心灵宁静
隐居生活意味着远离城市的喧嚣,摆脱名利的束缚,能让人寻求到一份内心的宁静。在宁静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反思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生命的真谛。

亲近自然
隐居生活是一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自然中,人们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体验四季变换,观察植物生长,聆听动物啼鸣,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文化传承与精神追求
像终南山这样有着深厚隐逸文化内涵的地方,受古代文人墨客和道教信徒在此追求精神自由传统的影响,吸引着现代人前来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古代隐居者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精神理念,也促使一些人向往隐居生活。

隐居生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生活条件艰苦
深山老林或偏远乡村的隐居生活往往缺乏水电等基本生活设施,物资匮乏,冬季寒冷。比如终南山的隐居者就面临着这些问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租金还大幅上涨,原本几百元一年的农舍,现在动辄要数万元,高昂的生活成本让很多人最终选择离开。

人际关系复杂
隐居群体并非单一纯粹,其中可能混杂着别有用心的人。在隐居吧里,有人利用隐居的幌子骗钱、骗取免费劳动力或骗取感情。此外,隐居者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存在问题,如那对隐居男女,虽然是开放式关系,但双方对于这种关系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存在潜在的矛盾。

社会融入困难
对于半隐半现型的隐居者,他们的隐居方式可能会受到传统隐士的批评。而对于那些彻底远离社会的隐居者,当他们想要重新回归社会时,可能会面临融入困难的问题。

商业化干扰
一些所谓的“隐士”将隐居作为吸引流量、变现经济收入的手段,通过包装自己在网络上吸引关注。他们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山中的生态和村民的生活,也破坏了隐居地原有的安宁和秩序,甚至导致一些真正的隐士不堪打扰而选择离开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昨天 11:0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