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绒花之缘:传承与创新
一、初识绒花,结缘传统技艺
退休后,作者在好友的建议下,了解到老年大学开设了适合初老老人的课程,其中便包括绒花制作。这一偶然的机会,让作者与绒花这一传统技艺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费老师的介绍,作者了解到绒花的历史渊源——从唐高宗时期的贡品,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技艺成熟,再到如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绒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二、学习制作,体验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在第一堂绒花制作课上,作者亲身体验了绒花的制作过程。费老师以郁金香为例,详细讲解了制作步骤和技巧,如使用扭扭棒替代传统绒条,简化了制作工序,使得绒花制作更加简单方便。作者通过实践,不仅掌握了制作技巧,还感受到了制作绒花的乐趣和成就感。随后,作者尝试制作了各种不同颜色的绒花,如大红的玫瑰花、橙色的凌霄花、紫色的兰花等,进一步丰富了绒花制作的经验。
三、自得其乐,绒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对绒花制作的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作者开始自己网购材料,有空就做,自得其乐。绒花不仅成为了作者的一种兴趣爱好,还融入了她的生活。作者将制作好的绒花赠予他人或用于家庭装饰,让这一传统技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传承和展示。同时,作者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应居委会之邀给小区的学生上绒花课,以及在古风年味集市上展示绒花作品,赢得了大家的赞叹和认可。
四、传承非遗,绒花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2024年的春节主题活动中,作者作为松江区非遗绒花展示者,制作了多种插花和灯笼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作者不仅现场展示绒花制作技艺,还手把手教授感兴趣的参观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技艺。绒花成为了作者与社区居民、文化爱好者之间交流的桥梁,也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五、总结与感悟
退休后的绒花之缘,让作者不仅学会了制作绒花这一传统技艺,更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价值。绒花不仅丰富了作者的退休生活,还成为了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作者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和潜力,以及个人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