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6阅读
  • 1回复

[转帖]我爱绒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7850
金币
111990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69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4

  退休后,我在好友处得知,老年大学开设了许多适合初老老人的课程,前年9月,我开始学习制作绒花。第一堂课,费老师讲了绒花的历史。相传,唐高宗一朝,绒花就被列为贡品;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绒花的制作技艺已臻成熟。现在,绒花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前,制作一朵绒花需近十道复杂的工序。现在,使用扭扭棒替代工艺繁复的绒条,简单方便。
  费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取一根粉色的扭扭棒,在5厘米处对折,扭成花瓣,一共做五个花瓣;再取军绿色的扭扭棒做绿叶;然后用热熔胶把五片花瓣粘在一起;最后用花艺胶带把花朵和绿叶缠绕在花杆上。一朵郁金香就这样完成了。我挑了几根紫色的扭扭棒,一番操作,一朵朵绒花在手中绽放,很有成就感。
  后来,我们陆陆续续做了各种绒花:大红的玫瑰花、橙色的凌霄花、紫色的兰花……
  此后,我自己网购扭扭棒、热熔枪、花杆、花艺胶带等,有空就做,自得其乐。有的赠予他人,有的用于家庭装饰。寒假中,应居委会之邀,我给小区的学生上绒花课,教他们做红柳。在社区举办的古风年味集市上,我将绒条化身为牡丹、红梅、金桂……赢得大家的赞叹。2024年的春节主题活动中,我作为松江区非遗绒花展示者,制作了向日葵、风信子等插花,还有月宫兔子灯……吸引了许多参观者。喜爱的,赠送;想学的,当场示范,手把手教。非遗绒花,已融入我的生活。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238
金币
77546
道行
1980
原创
2377
奖券
2521
斑龄
32
道券
90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51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1
  退休后的绒花之缘:传承与创新

  一、初识绒花,结缘传统技艺

  退休后,作者在好友的建议下,了解到老年大学开设了适合初老老人的课程,其中便包括绒花制作。这一偶然的机会,让作者与绒花这一传统技艺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费老师的介绍,作者了解到绒花的历史渊源——从唐高宗时期的贡品,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技艺成熟,再到如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绒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二、学习制作,体验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在第一堂绒花制作课上,作者亲身体验了绒花的制作过程。费老师以郁金香为例,详细讲解了制作步骤和技巧,如使用扭扭棒替代传统绒条,简化了制作工序,使得绒花制作更加简单方便。作者通过实践,不仅掌握了制作技巧,还感受到了制作绒花的乐趣和成就感。随后,作者尝试制作了各种不同颜色的绒花,如大红的玫瑰花、橙色的凌霄花、紫色的兰花等,进一步丰富了绒花制作的经验。

  三、自得其乐,绒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对绒花制作的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作者开始自己网购材料,有空就做,自得其乐。绒花不仅成为了作者的一种兴趣爱好,还融入了她的生活。作者将制作好的绒花赠予他人或用于家庭装饰,让这一传统技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传承和展示。同时,作者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应居委会之邀给小区的学生上绒花课,以及在古风年味集市上展示绒花作品,赢得了大家的赞叹和认可。

  四、传承非遗,绒花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2024年的春节主题活动中,作者作为松江区非遗绒花展示者,制作了多种插花和灯笼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作者不仅现场展示绒花制作技艺,还手把手教授感兴趣的参观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技艺。绒花成为了作者与社区居民、文化爱好者之间交流的桥梁,也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五、总结与感悟

  退休后的绒花之缘,让作者不仅学会了制作绒花这一传统技艺,更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价值。绒花不仅丰富了作者的退休生活,还成为了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作者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魅力和潜力,以及个人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