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7阅读
  • 2回复

[奇观]太珍贵了: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照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1  [3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057
金币
11615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2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5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12) —

徐淳刚 | 文
瓦拉迪斯拉夫·米克沙(Vladislav Mikosha,1909-2004),前苏联电影摄影师、导演、作家,开国大典摄影师之一。
1949年中国和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成为首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随即派出一支17人的电影摄制组前往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并使用当时十分罕见的彩色胶卷。30岁的米克沙跟随苏联电影摄制组来到中国,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拍摄。
此次中国之行,米克沙参与拍摄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毛泽 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人的罕见彩照。同时还在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拍摄新中国风貌。
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公布的这批彩色照片有1000多张。除了开国大典照片,还有各地庆祝、建筑风景、城市风情、西北战事等。

这些照片是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照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一、开国大典
































、各地庆祝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04-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057
金币
11615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2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1
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照片:珍贵的历史瑰宝
拍摄背景与团队
1949年中国和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成为首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随即派出一支17人的电影摄制组前往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并使用当时十分罕见的彩色胶卷。30岁的米克沙跟随苏联电影摄制组来到中国,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拍摄。此外,1949年9月底,苏联还向中国派出了两支摄影队,与中方的电影工作者一起联合摄制彩色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

拍摄情况
拍摄范围
米克沙等人不仅参与拍摄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记录下毛泽 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人的罕见彩照,还在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拍摄新中国风貌。从1949年到1950年,两支中苏联合摄影队的足迹遍及中国15座城市,拍摄了200本胶片,为新中国留下了30多个小时的彩色影像。

拍摄内容
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公布的这批彩色照片有1000多张。除了开国大典照片,还有各地庆祝、建筑风景、城市风情、西北战事等内容。这些照片可视作鼎革时期独特的影像记录,涵盖了各地庆典、游行,城市风貌,渡江作战等内容。

照片价值
史料价值
这些照片是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照片,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们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为后人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珍贵的视觉证据。例如,照片记录了1950年新中国第一次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场景,首都九万有组织的男女青年举行庆祝游行,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出席检阅,苏联青年代表团和各国使馆人员应邀观礼,这些内容丰富了对特定历史时刻的认识。

研究价值
对于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研究人员来说,这些彩色照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它们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例如,通过照片中城市的建筑风景、人们的穿着打扮等细节,可以研究当时的城市建设、社会阶层等问题。

相关事件与后续
火灾意外
在拍摄开国大典等素材时,国内当时没有彩色电影胶片,更没有冲印这些胶片的技术能力,所有的素材都保存在苏联专家下榻的位于东华门外的翠明庄宾馆。不幸的是,10月2日半夜,存放胶片的房间意外失火,后经过勘查,确认是苏联专家留下的烟头所致。但米科沙他们并没有因为意外的火灾而停止工作。

影像公开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年10月1日晚,东方卫视、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央视纪录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纪录片《彩色新中国》,该片首次正式公开一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彩色影像。上海音像资料馆在俄罗斯照片与影像档案馆发现并采集了这些珍贵的原版素材,当年苏联摄影师们使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摄影机和最好的德国阿克发电影胶片,画质清晰、色彩鲜艳,这些彩色胶片拍下的画面,70年后依然清晰生动。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4-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584
金币
82099
道行
1980
原创
2378
奖券
2602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57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11
  瓦拉迪斯拉夫·米克沙(Vladislav Mikosha,1909-2004)是前苏联时期著名的电影摄影师、导演和作家。他在中国的摄影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他参与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开国大典的拍摄工作,并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彩色照片。

  1949年,随着中国和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并派出了一支由17人组成的电影摄制组前往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米克沙作为其中一员,在30岁时来到中国,并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拍摄工作。

  在这次中国之行中,米克沙不仅记录了10月1日开国大典的重要时刻,拍摄了毛 泽 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国领导人的罕见彩照,还在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拍摄了新中国的风貌。这些照片捕捉了新中国各地庆祝活动、建筑风景、城市风情以及西北战事等场景。

  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公布的这批彩色照片共有1000多张,它们不仅是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照片,而且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这些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视角,让我们能够窥见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国家的新生景象。通过米克沙的镜头,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以及中国人民对于新中国的期待和热情。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4-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