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炒枸杞芽
食材简介
枸杞芽,又名枸杞头,是初春时枸杞新长出的嫩苗,也是一种传统的野菜,被誉为春野三鲜之一,其口感清爽鲜美、略带苦味,备受市民青睐。它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大多数人食用,尤其适合肝肾阴虚和便秘人群,但脾虚便溏者应慎用。此外,枸杞芽还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以及多酚类、黄酮类等生物活性成分。
营养价值
枸杞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硫胺素、核黄素,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E、钾、钠、钙、镁、铁、磷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多酚类、黄酮类、儿茶素等生物活性成分,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它性凉,能滋阴降火,清肝热而明目,其含有的膳食纤维能刺激肠胃蠕动,有助于润肠通便。
烹饪步骤
做法一:基础清炒法
原料:枸杞芽、油、盐。
步骤:
将枸杞芽择去老的部位,洗净后备用。
取一口干净的炒锅,锅内加入适量油,等油热到六七成时,将洗净的枸杞芽倒入锅中进行翻炒。
等到枸杞芽变色、变软后,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出锅。
做法二:加蒜清炒法
原料:枸杞芽、大蒜子、油、盐。
步骤:
枸杞芽洗净待用,大蒜子捣碎待用。
坐锅热油,倒入大蒜子煸炒出香味。
倒入枸杞芽快速翻炒几秒钟,注意千万不能炒得太久,否则色泽难看,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做法三:搭配红椒清炒法
原料:枸杞芽、红柿子椒、油、盐、糖、蒜。
步骤:
枸杞芽洗干净,柿子椒切丝,蒜切末。
锅烧热,放油,放蒜末小火爆香,转大火。
放红椒丝炒软,再放枸杞芽炒软,放糖和盐调味即可。
做法四:搭配枸杞清炒法
原料:枸杞芽、枸杞、大蒜子、盐、鸡精。
步骤:
枸杞芽洗净待用,大蒜子捣碎待用,枸杞子用开水冲泡一下,捞起待用。
坐锅热油,倒入大蒜子煸炒出香味。
倒入枸杞芽快速翻炒几秒钟,然后将枸杞子倒入,加盐和鸡精,调好味即可。若觉得太干,可以放一点水或者高汤同炒。
烹饪技巧与注意事项
挑选枸杞芽:一般采摘10公分左右的嫩芽,这样的枸杞芽口感鲜嫩,采得少了会浪费,采得多了口感就老了。
处理枸杞芽:择过之后的枸杞芽更嫩,炒制时也更容易熟。洗净后的枸杞芽带有一些水分,下锅后水分会在高温下转换为蒸汽,因此无需特地将水分控干。如果枸杞芽不够嫩,可以考虑提前焯水,以减少炒制难度。
炒制注意事项:清炒枸杞芽时要大火快炒,避免炒制时间过长,否则枸杞芽会失去色泽和脆嫩口感。清炒枸杞芽吃的是食材本身的清苦滋味,简单用盐调味最能吃到本味,不建议加过多调味料,以免失去清炒的意义。若觉得味道太清淡,可加一点蒜蓉调味
桑叶姜米茶
成分与特性
桑叶姜米茶是一种药茶,由桑叶、姜片和大米组成。桑叶性寒味甘,是一种药用植物;姜片是常见中药;大米能为身体提供能量。
功效作用
治疗疾病方面
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功效,可以治疗发热、感冒、咳嗽、腹泻等症状,还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对抗肿瘤有一定疗效,同时可预防感冒、流感等传染病。
适宜风寒感冒患者饮用,有助于改善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因为生姜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调理身体方面
有助于改善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因为大米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有助于缓解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头重脚轻、烦躁易怒等症状,因为桑叶具有平抑肝阳的作用。
可以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
具有疏散风热、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功效。能缓解发热症状,还能缓解恶心等症状。
营养保健方面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桑叶富含黄酮类、生物碱、植物甾醇、γ - 氨基丁酸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生姜含有姜辣素、姜烯酚、姜酮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止呕等作用。
服用方法
可以将桑叶、姜片和大米放入水中煮沸,然后滤去渣滓,再添加适量的蜂蜜,每天早晚喝一杯,能起到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
注意事项
饮用人群限制
桑叶大米姜茶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茶性温,体内燥热、火气较大的人群应避免饮用,以免加重症状。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
饮用后反应
桑叶姜米茶副作用较小,但是有些人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应该停止服用,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