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传统习俗与养生提醒
1要插
清明时节,有插柳的习俗。插柳的说法有很多,一种说法是柳树有辟邪的作用,插柳可以驱邪祈福;另一种说法是纪念介子推,柳是“鬼怖木”,可以防止鬼魂侵扰。人们会将柳枝插在屋檐下、门窗边,或是戴在头上,以求平安顺遂。
2要扫
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的核心习俗。这不仅是对亲人的缅怀,也提醒后人不忘根本,传承孝道家风。扫墓时,人们会前往祖先或亲人的墓地,清理杂草,献上鲜花、供品,上香祭拜,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与敬意。同时,扫墓最好在上午至下午3点前完成,因为太阳落山后阴气渐重,尤其老人小孩容易受凉生病。并且扫墓时应穿着素色衣服,避免穿大红大紫,以表达对先人的尊重。墓地是肃穆之地,不应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扫房
在清明时节,人们也会进行扫房,寓意着扫去家中的灰尘和旧年的晦气,迎接新的开始,让家居环境焕然一新,也有驱霉运纳福气的美好寓意。
吃3样
时令传统美食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美食,用艾草汁染绿的糯米皮包裹豆沙或芝麻馅,蒸熟后油亮清香。艾草有驱寒祛湿的功效,春天吃青团既能养胃,又象征“团圆美满”2。
清明螺:清明前后的螺蛳肉质最肥美,常与葱姜同炒,嗦一口鲜香满口。
荠菜:是清明时节的野菜之王,民间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常见做法如荠菜豆腐羹,做法是热锅喷少许油,爆香姜末,倒两碗高汤(或清水)煮沸;豆腐轻轻滑入锅,加盐、白胡椒粉调味,小火咕嘟3分钟;勾薄芡后撒荠菜碎,淋半勺香油,出锅前点几滴香醋提鲜。
其他推荐美食
春笋炒腊肉:有通便排毒的功效。做法是春笋剥壳切薄片,冷水下锅煮5分钟去涩,捞出过凉备用;腊肉蒸20分钟切片,蒜苗切段,干辣椒剪成圈;热锅不放油,直接煸腊肉出油,加辣椒蒜白爆香;倒笋片大火翻炒,淋料酒、生抽,撒蒜苗叶翻匀即出锅。
香煎小河虾:能补钙强筋。做法是活河虾洗净沥干,加1勺面粉晃匀(吸水分更酥脆);平底锅烧热,倒薄油,河虾平铺不重叠,中火煎2分钟;翻面撒椒盐、孜然粉,再煎1分钟至金黄,关火挤柠檬汁。
忌4事
忌熬夜耗阳气
春主肝,肝藏血,熬夜相当于“偷”肝血。晚上11点前务必躺下,第二天头晕眼花还是小事,长期透支当心免疫力“崩盘”。如果睡不着,睡前可在泡脚水里扔把艾叶,手机调成黑白模式,实在不行就默背《二十四节气歌》。
忌清明当天探亲访友
清明节当天不宜探亲访友,以免带去晦气。
忌不尊重墓地环境
在墓地要保持肃穆,不可对墓地的设施、环境等表现出不尊重的行为,比如随意践踏草坪、破坏墓碑等。
忌情绪过度悲伤
虽然清明是缅怀逝者的日子,但过度悲伤不利于身心健康,应保持平和、敬重的心态去纪念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