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近期,中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了开源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其性能足以匹敌最先进的美国模型,但所需算力却远低于预期。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震惊了全球科技界,也引发了韩国政府和科技界的强烈反应。
1. 韩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面对DeepSeek的崛起,韩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以数据安全为由禁止国内新用户下载DeepSeek。这一决策背后反映了韩国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担忧,以及对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力落后的清醒认识。韩国政府视DeepSeek的成功为一种警钟,促使他们加快构建本国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2. 韩国的人工智能现状
尽管韩国在数字互联互通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拥有大量可用于训练人工智能系统的数据,但其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尚未完全成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科技巨头的投资犹豫:韩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对于大规模投资人工智能项目持谨慎态度。
- 科研支出减少:2024年,韩国政府大幅削减了科研支出,进一步制约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 工程师薪酬竞争力不足:韩国本土工程师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
- 学术与产业的脱节:如何有效打通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障碍仍然是一个难题。
- 芯片供应不足:计算机芯片的数量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
3. 韩国的人才流失问题
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2024年的报告,韩国是全球第三大人工智能人才输出国。尽管韩国集中了大量人工智能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选择前往其他国家发展,导致韩国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4. 自主基础模型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竞争力,韩国专家普遍认为必须搭建自主的基础模型。这些模型应由国内工程师开发,基于国内数据,并融入本土文化。与美国公司组建人工智能联盟虽然有助于韩国加入全球竞争,但自主基础模型才是确保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5. 科技公司的努力
许多韩国科技公司认同“主权人工智能”的观点。例如,拥有韩国最大搜索引擎的NAVER公司已经独立研发出一个本土大语言模型。然而,由于算力不足等问题,该模型目前尚无法与美国头部模型相媲美。
NAVER公司云端人工智能创新业务负责人河钟宇表示,韩国公司虽然难以进行与美国科技公司同等规模的投资,但可以借鉴DeepSeek的成功经验,实现技术的快速进步。
6. 政府的支持与立法
在新的紧迫感驱使下,韩国政府正积极支持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立法工作也在为人工智能发展创造条件。2024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了《人工智能基本法》,这是韩国首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工智能立法。
7. 未来的展望
《人工智能讲座2025》一书的作者朴太雄认为,DeepSeek的成功为韩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只要制定国家战略、集中资源、推动产业与学术融合,韩国就有望在人工智能领域迎头赶上。
总之,韩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借鉴DeepSeek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优势,韩国有望在未来的人工智能竞赛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