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48阅读
  • 2回复

[猎奇]古人用这套餐具吃饭,食欲能不好吗?[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6087
金币
7680
道行
19523
原创
29492
奖券
18196
斑龄
202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65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28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3-11) —

一套赏心悦目的餐具
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
春天到了
这套“小清新”餐具你值得拥有
今天,一起认识绿玻璃描金花餐具
流光溢彩!
古人的“高定”餐具美哭了
这组绿玻璃描金花餐具
与其说是宴饮之器
不如说是一套“春日限定”艺术品
每一件都精致玲珑
既实用又极具观赏性

餐具以淡绿色玻璃为胎
颜色清透如春日新叶
描金线条在阳光下忽隐忽现
粉蓝白花卉似浮在空中的水墨画
在玻璃的折射下流转如星河
6件套的餐具组合里
蜡台像会发光的翡翠柱

△蜡台
油瓶在光影下流转着青绿涟漪
小盘中藏着星辰般的金丝花纹
△油瓶、小盘
大盘为光素底
口沿排列一圈“小碎花”
格外清新雅致

△大盘
盖罐、盖盒更是流光溢彩
粉彩点染出永不凋零的桃李
没有宝石镶嵌却自带高光

△盖罐、盖盒
谁说实用与美学不能兼得?
古人早已把人间烟火
淬炼成了生活的艺术
匠心独运!
玻璃与描金的绝美邂逅
在瓷器称霸天下的年代
玻璃曾是价比黄金的奢侈品
直到明清时期
欧洲商船涌入中国的各个口岸
西方的玻璃器传入中国

这套餐具不只外形精致
更承载着最前沿的跨国技艺
欧洲传教士带来玻璃配方
拓展了本土的玻璃制作工艺
△盖盒
中国工匠则将描金工艺推向新高度
在玻璃表面编织出立体金网
再以粉彩点缀三色花卉
最后经二次低温焙烧定型
△盖罐
相较同期欧洲描金玻璃的写实风格
中国匠人更追求“金隐翠显”的诗意
金线主要勾勒花卉轮廓
留白处依靠玻璃本身的折射
营造朦胧美感
△油瓶
每件成品历经数十道工序
是清代餐桌上名副其实的“高定”
清代玻璃器图鉴
件件都是爆款单品!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
内廷成立了玻璃厂
专门为皇家制造各种玻璃器
便开启了玻璃制作的“黄金时代”
这些清宫珍藏
个个都美在人心尖上
1
清蓝玻璃描金花盖罐
蓝色和金色的撞色对比
华丽而不失清雅精致

△清·蓝玻璃描金花盖罐,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鎏金缠枝纹在深蓝底色上绽放
鱼篓造型暗含波斯艺术特征
其弯曲弧度极大的器型
要求工匠必须一次性吹塑成型
无论审美还是工艺都令人拍案叫绝
2
清白玻璃粉彩镜盖粉盒
古代的粉盒也叫油盒、黛盒
是古代妇女存放脂粉和香粉的化妆盒

△清·白玻璃粉彩镜盖粉盒,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白玻璃粉彩镜盖粉盒
自带柔焦效果
盒盖水银镜至今仍能照见妆容
粉彩芍药在磨砂玻璃上晕染渐变
三只铜制兽头足稳稳托起少女心事
这样的“补妆神器”
放在现代也是美妆达人的心头好
3
清掐丝珐琅玻璃座灯
四块玻璃灯罩
分别绘有四季花鸟、山石图案
鎏金云纹立柱巧妙隐藏油灯结构

△清·掐丝珐琅玻璃座灯,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当灯芯点燃,珐琅彩透过玻璃
产生霓虹般的渐变光晕
四时之景映照其中
古人的创意实在太超前
当春日阳光漫过描金纹路
我们依然能触摸到
匠人们把生活变成艺术的心跳
在玻璃的流光中
我们看见18世纪东西方艺术的对话
也读懂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魅力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03-1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职务: 山庄囚徒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5542
金币
470590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1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3-11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3-1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6534
金币
570575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5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3-11
  绿玻璃描金花餐具:春日里的艺术盛宴

  当春日的暖阳洒满大地,万物复苏之际,一套清新脱俗的餐具无疑能为我们的餐桌增添无限生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套绿玻璃描金花餐具的世界,感受它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和背后的文化底蕴。

  餐具之美:流光溢彩的艺术品

  这套绿玻璃描金花餐具,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让人一眼难忘。淡绿色的玻璃胎体,清透如春日新叶,仿佛能捕捉到春天的气息。描金线条在阳光下忽隐忽现,与粉蓝白的花卉相映成趣,宛如浮在空中的水墨画,流转如星河。每一件餐具都精致玲珑,既实用又极具观赏性,仿佛是为春天量身定制的“春日限定”艺术品。

  在6件套的餐具组合中,蜡台像会发光的翡翠柱,油瓶在光影下流转着青绿涟漪,小盘中藏着星辰般的金丝花纹,大盘则以光素底搭配口沿的“小碎花”,显得格外清新雅致。而盖罐、盖盒更是流光溢彩,粉彩点染出永不凋零的桃李,虽无宝石镶嵌,却自带高光,令人赏心悦目。

  技艺之精:匠心独运的跨国技艺

  这套餐具不仅外形精致,更承载着最前沿的跨国技艺。在欧洲商船涌入中国各个口岸的时期,西方的玻璃器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描金工艺相结合,诞生了这样一套独具匠心的餐具。欧洲传教士带来的玻璃配方拓展了本土的玻璃制作工艺,而中国工匠则将描金工艺推向新高度,在玻璃表面编织出立体金网,再以粉彩点缀三色花卉,最后经二次低温焙烧定型。相较同期欧洲描金玻璃的写实风格,中国匠人更追求“金隐翠显”的诗意,使得每件成品都历经数十道工序,成为清代餐桌上名副其实的“高定”。

  文化之韵:东西方艺术的对话

  这套绿玻璃描金花餐具不仅是实用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它见证了18世纪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在玻璃的流光中,我们仿佛能看到清代工匠们如何将西方的玻璃技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这样一套既具有西方浪漫色彩又充满东方韵味的餐具。这种跨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不仅丰富了餐具的艺术内涵,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魅力。

  结语

  在这套绿玻璃描金花餐具中,我们既看到了实用与美学的完美结合,也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它不仅仅是一套餐具,更是一件艺术品,一件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记忆的珍贵文物。当春日阳光漫过描金纹路,我们依然能触摸到匠人们把生活变成艺术的心跳。让我们在欣赏这套餐具的同时,也致敬那些为艺术与文化传承默默付出的工匠们。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3-1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