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2022年中国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整体睡眠状况有所改善。然而,近半数民众(47.55%)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16.79%的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民众睡眠时长依然有待增加。受访者睡眠质量自评均值为3.11,大部分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尚好”或“非常好”(占比为89.60%),有22.60%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非常好”,有10.40%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或“非常差”。
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上受访者的睡眠时长呈缩短趋势,睡眠质量自评呈下降趋势。
性别:男性受访者和女性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差异不大,但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略高。
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群体的睡眠时长偏短、睡眠质量自评偏低,其中有25.71%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
职业:学生群体的睡眠时长最长,每晚平均睡眠时长达到7.74小时,睡眠质量自评好于其他职业群体。工作职位越高,睡眠时长越短,高层管理者的睡眠时长比被管理者和自由职业者短。此外,被管理者、自由职业者的睡眠质量自评均好于高层管理者。
地域:在七大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的睡眠指数排序中,东北地区的睡眠指数最高。
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
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避免刺激性物质:避免在睡前摄入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适量运动:在白天进行适量的身体锻炼,但避免在临近睡觉前进行剧烈运动。
管理压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如冥想、深呼吸或瑜伽等。
限制电子产品使用:在睡前1小时内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和电视等。
避免午睡过长:如果需要午睡,建议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