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龈萎缩的原因
口腔局部因素
牙周炎:这是造成牙龈萎缩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牙齿上有大量细菌、软垢和牙结石,使得牙周周围支持组织发生炎症,进而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附着丧失、根分叉暴露以及牙根暴露等情况,并且牙龈萎缩几乎不能恢复1。
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如横向刷牙、刷牙力度过大等,会损伤牙龈和牙颈部,从而引起牙龈萎缩,需要调整为正确的刷牙方式,像水平震颤刷牙法、使用合适的牙刷、力度适中的刷牙等1。
不良修复体:不良修复体可能会压迫牙龈,导致牙龈萎缩。这种情况下需要将修复体修改或者更换,避免对牙龈产生刺激,牙龈才有可能慢慢恢复1。
牙齿有龋坏、牙间隙大有食物嵌塞:食物嵌塞压迫牙龈产生牙龈萎缩的现象,可以将龋坏和嵌塞的食物去除,恢复邻接关系后牙龈能够慢慢恢复1。
全身性因素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引发牙周组织炎症,导致牙龈萎缩2。
某些血液疾病:影响凝血功能的血液疾病也可能影响牙龈健康,间接导致牙龈萎缩2。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D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使牙龈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出现萎缩2。
内分泌失调:女性在妊娠期、更年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加重,出现牙龈萎缩2。
长期吸烟:会使牙龈小血管收缩,影响牙龈血液循环,导致牙龈萎缩2。
年龄因素:年龄增长会导致生理性牙龈萎缩,轻中度的牙龈萎缩通常无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是持续性萎缩,则要对症治疗,如牙周炎导致的牙龈萎缩,要尽快控制并进行牙周治疗;牙齿不齐所致的牙龈萎缩则可以通过牙齿矫正缓解1。
二、牙龈萎缩的治疗
对因治疗
改变不良习惯:如果是由于不正确的刷牙方式或者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需要改变这些习惯。例如改变刷牙方式、戒烟等。
治疗全身性疾病:对于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萎缩,需要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控制血糖等指标。
调整修复体:若是不良修复体导致的,要及时改正不良修复体,调整咬合力或正畸力,避免牙龈萎缩进一步加重1。
牙周治疗
洗牙和龈下刮治:如果是牙周炎引起的牙龈萎缩,需要进行系统的治疗,包括洗牙、龈下刮治等,一般牙周炎控制后牙龈萎缩可以得到缓解1。
牙周隧道成形术:牙周病引起的牙龈萎缩一般不能自行恢复,但是做龈下刮治后,可做牙周隧道成形术等恢复牙龈高度1。
牙周手术:
牙周袋翻瓣:可以进行牙周袋的翻瓣手术,以去除牙周袋内的炎性肉芽组织,再植入人工骨粉,尽量修复吸收的牙槽骨1。
牙周植骨术:对于牙槽骨高度未完全丧失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植入骨粉和骨膜等方法恢复牙周附着,增加牙龈高度,不过该方法成功率并不高,适应症范围较少1。
牙周软组织移植术:医生可以将上颚内侧组织或者患牙邻近组织移植到前牙区牙龈萎缩处,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软组织增量改善美观性1。
观察与保健
观察为主:对于轻度、均匀且无任何症状的牙龈萎缩,一般不会影响到患者健康,可暂时无需进行治疗,观察为主1。
定期口腔保健:建议每6 - 12个月进行洁牙一次。此外,每天晚上睡觉前应该刷牙,刷牙后可以考虑含些漱口水。日常饮食也应注意清淡,避免辛辣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