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0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正视大众影像崛起[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952
金币
7624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1


通过短视频,重庆市的一条老街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打卡。


短视频让传统美食出圈。


每逢假期,走进电影院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文艺形式,短视频正在重塑其他文艺门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其中对电影的影响已引起广泛讨论。近日,导演张艺谋吐槽“3分钟电影解说”短视频,话题更是登上了社交平台热搜榜。此外,电影创作也呈现“短视频化”趋势,主创团队不断将短视频创作手法引入电影之中,短视频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电影的创作形态,甚至有人声称未来短视频将替代电影。如何看待短视频对电影的影响?本期两篇文章对此作出阐释。

  自诞生之日起,电影便常常处在消亡的阴影之下。有学者统计,历史上关于“电影之死”的讨论多达8次。从默片时代终结,到二战后家用电视和录像带的普及,再到数码时代的来临,一次次的媒介变革面前,电影似乎总是作为一种容易受到威胁、可被取代的艺术而存在。
  短视频出现后,这一关于消亡的预言变得真切。人们开始习惯于将注意力投射在随身携带的小小屏幕上,沉溺于无限的影像洪流之中。各类短视频平台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这个世界的图像,重构着城市里的声景。想想在街头游步的时刻,人很容易被那些15秒钟一个单位的声音碎片击中,人声、笑声、猫叫声、流行乐的副歌,充盈在每一个空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6月,中国的短视频用户已经达10.5亿人,占全体网民数量的95.5%。与之相对的,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电影工业的疲软:2023年,全球总票房339亿美元,虽较前几年有所增长,但这一数字仍比2017年至2019年每年的平均水平低15%,而在媒体的预测中,2024年的全球票房将再度下降至315亿美元,相比2023年下滑7%。
  不可否认,短视频对电影产生了破坏和威胁,尤其是那些类似于“3分钟看电影”的短视频内容。它们击破电影和观众之间苦心经营的时空契约,将电影连贯的镜头简化为新的视频物料,将影片的精彩场面进行奇观化的重新剪辑,再把复杂的影像叙事转译为解说。由此,电影从一门视听艺术重新被“降维”为口头文学,精致的光影游戏被故事的线性复述所取代。同时,电影也开始通过短视频进行推广宣传,发行方投放着影片的片段,希望提高电影的曝光率,吸引潜在的观众。可以说,短视频平台已然成为新旧元素彼此交织、谈判、妥协的重要阵地,各类影像不断竞争,去占据大大小小的各种屏幕。
  正如今天的短视频作为新鲜事物引发各方面讨论,电影在诞生之初也曾面对过质疑。英国文学研究者弗·雷·利维斯和奎妮·利维斯夫妇就是电影的批评者,他们认为,电影所提供的只是短浅的娱乐,无法像文学一样带来有关审美和道德复杂性的深入思考,更可能对青少年有着长远的负面影响。不过,人们更容易接受利维斯的弟子、伯明翰学派的先驱雷蒙·威廉斯对老师的反驳。威廉斯认为,电影的诞生意味着新的“感觉结构”的涌现:随着都市新型阶层的兴起,人们对于当下时代的感觉开始汇聚,但尚未形成具体的语言,只能在艺术中找到对应的表达形式,而旧日的戏剧和文学无法承担这种需求。于是,作为新事物的电影就成为彰显这种流动性的界面。所以,使得电影成为电影的,不仅在于其特有的视听艺术特质,包括以电影院空间为中心、集中观看的媒介性等,更是因为它的社会性——电影诞生并流行于大众文化兴起的时刻,民众需要有新的语言去讲述自己的故事。
  若沿着这一思路去审视短视频和电影的“纠缠”,一些问题本身就会出现问题。比如,电影和短视频之间会是替代性关系吗?一个人能否既是合格的电影观众,也是短视频的使用者?这个替代性的媒介思维模型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在现实中,短视频在什么意义上能担负起曾经电影所要担负的社会功能?

  当我们在说电影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大部分时候,“电影”意味着90分钟至120分钟长的“叙事片”,叙事片几乎是电影的同义词。不过叙事片并非一诞生就是主导性电影形态。国外学者汤姆·甘宁、托马斯·埃尔塞瑟等人发现,早期电影中存在着大量多元形态的影像,它们或长或短,或真人或动画,不全是叙事性的,但都以“吸引力”为卖点,有时甚至需要观众亲自上手,摇动摄放机器才能观看。
  电影在1920年代前后转向叙事性并最终成为主流,这是解决空间时间、投入回报,以及观众定位问题的最经济方案。不过,近年来的研究中也有人对这种叙事的主导性提出疑问。媒介研究学者马诺维奇甚至更为极端地指出,电影本就是更为广义的“动画”之一脉,叙事片遮蔽了更驳杂的影像实验、视觉体验和媒介经验,因此也是一种颇具压抑性的影像形态。
  短视频的出现是一个提醒,促使人们去重思对电影的认识。人们长期沉浸在对叙事片整全性的认知之中,关于“电影之死”的论说,也都来自媒介革命对这一固有观念边界的冲刷。不难发现,在严肃的讨论开始之前,短视频和电影之间已然树立起多个未经充分检阅的预设,比如很多人把“短视频”简单等同于“短电影”“强刺激”“非叙事”,或是把所有短视频都看作是对电影的二度创作,而忽视了大量有趣的内容其实来自普通人对生活的自发记录。
  总之,在一些文化研究者看来,短视频被看作是叙事片的反面,是消极的文化生产,也是浅薄的视觉刺激。讽刺的是,这些用以描述短视频的负面体验绝非专属,也常常适用于那些令人体验不佳的电影。人们大概会同意,今天的电影确实体现出一些共有的惰性问题,比如缺乏艺术和内容上的创新,雷同的叙事,相似的人物设定,熟悉的视听套路,程式化的矛盾冲突,叙事片发展出的各种“类型”在保证了市场稳定可预期回报的同时,也成为电影在新的技术现实面前阻碍自我革新的窠臼。
  所以,人们不愿意去电影院花费两三个小时看一个故事,并非完全因为自己更愿意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也在于电影自身陷入困境。这是作为叙事片的电影的危机,也是叙事的危机。有哲学家断言,今日世界所面对的现实是,个体碎片化的经验,无法嵌入线性的叙事时间之中,形成具有普遍性的流畅讲述。这正好符合短视频的特点:对它的观看是一个无中心的、无始无终的平滑过程,时间的纵深消失,人们像跳进信息的河水,被激荡到一个个完全未曾预料到的离岛,闯进个体所置身的不同世界。
  不妨反过来想——短视频的流行也呼应大众深层的情感需求。碎片化的影像,某种意义上更自由,人们有机会迎头撞上那些在电影银幕上找不到位置的、在公众视野里不存在的事物。在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看来,叙事终结所带来的漂浮感,反而伴随着一种“迎接未知的喜悦”,而这正是短视频最擅长做的事情。

  1972年,法国新浪潮旗手、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什么是他心目中真正的电影。戈达尔说:“一个工人获得了一台小相机,拍摄下自己的假期,对我而言,这就是真正的电影。”
  戈达尔的回答显示了一名电影人的自我反思。电影始终有一种内在的“代表性焦虑”,当人拿起摄影机,试图去反映某个特定群体的生活时,难免也会包含对特定生活的涂抹和遮蔽。更不用说,在今日电影工业早已成为一门昂贵的艺术,每部作品都面临着联系全球性的工业、资本、市场和评价体系的现实。英国演员基里安·墨菲就不止一次表示过,如今电影制作的费用实在太高昂,顶级电影人距离普通人的生活太遥远。那么,电影能否真正地再现普通人的生活?创作者是否还有能力走进每一个人丰茂的生活世界?
  于是,短视频对电影的冲击,背后的真正问题,乃是新技术所引发的可见性的重新分配。短视频的出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把影像从制作、分发到观看的全流程权力发放到每个普通人手中。只要掌握一台智能手机,人人可成为生活的导演。于是,大众开始平等地分享看见他人和被他人看见的权力。短视频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性,它实现了由下自上的信息通道的再部署。
  一个颇有些悖谬的情况出现了:当人们抱怨文艺生产越来越碎片化的时候,这个世界不易被看到的角落恰恰通过短视频一次次浮出地表,组装成更大社会结构中的一部分,以此提醒着总体性世界的存在。人们在短视频上获取新闻,追随自己喜爱的明星,也看到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劳动者;人们分享着生活的点滴,与遥远的陌生人一同欢笑哭泣;人们通过短视频探知世界,伴随着跃动的新鲜感,也收获了对自己生活拥有解释权的狂喜。短视频海量涌现正是实现了“阐释性劳动”(即耗费大量想象力去理解自我与周围的动态关系)的可视化,也让人们体会到,这种劳动在今日是更容易被看到和被理解的。一味断言短视频是对时间的浪费,是对既有文化生活和艺术形态的损毁,其中也有着盲视与武断。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商业资本的大量涌入和平台的不断升级,当今的短视频存在着普遍机构化的趋势。短视频被成规模、工业化地批量生产,真实和虚构的边界也变得再度模糊,推送机制背后的算法对普通人来说依然是不可破译的黑箱。种种忧虑中,有一处估计是短视频和电影支持者都可以体认的,那就是二者的此消彼长,在进一步蚕食着既有的公共生活:如果说电视的发明让人们从社区退回自己家中的客厅,那么短视频则是让人们干脆从客厅退回了卧室,离电影院越来越远。可见,一些电影话题表面下的深层焦虑,是担忧电影作为公共生活的丧失,而至于它的替代物(如果有的话)能在何种程度上召唤出同等的公共性,在公众中形成影响力,最终推动社会的有机发展与进步,这仍然是个未知数。
  因此,正在思考电影问题的人们,不妨尝试将短视频兴起看作人类影像发展历程中,一个持续将自身生活显现为历史的“事件”。它正是以断裂和碎片的形态,提醒人们媒介的演化并非“丝滑”、连贯,更不等同于算力的升级,短视频也不会成为电影的替代品。只有正视大众影像的崛起,特别是短视频中包含的情感能量,才能在新的技术现实中去平等地对待“看”与“被看”的权力。人们需要电影,也渴望掌握开放有趣的自我表达的媒介,对电影的爱和对短视频的拥抱都值得尊重。
  70多年前,意大利导演朱利佩·德·桑蒂斯曾动情地写道:“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将创造出一种最美丽的新电影,它将追随回家的工人们缓慢而疲乏的步伐前行。”随后,便是新现实主义运动的登场,普通人在世界电影的银幕上找到了一个有尊严的位置。今天的电影和电影观众,是否做好了准备,去迎接那些来自民间的、不可思议的天真的影像?短视频已经展示人们在平凡生活世界里的无尽创造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有能力也有意愿,在这片海洋中获得希望的资源,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19005
金币
1241828
道行
1965
原创
2244
奖券
2231
斑龄
29
道券
60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63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1-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2-21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文艺形式,正在对传统的电影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改变电影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还在重塑人们的观影习惯和审美观念。然而,对于短视频对电影的影响,不同的观点存在分歧。

  一方面,有人担忧短视频的兴起可能会对电影产业造成破坏。短视频通过简化和重组电影内容,将电影从一门视听艺术转变为一种新的视频物料。这种“降维”处理可能会削弱电影原有的艺术性和深度。同时,短视频平台成为新旧元素交织的重要阵地,各类影像不断竞争,占据了人们的注意力。这种变化使得电影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受到挑战,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取信息和娱乐,而不是去电影院观看完整的电影。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短视频的出现实际上是对电影的一种补充和丰富。短视频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为观众提供了新的观影体验。它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框架,允许创作者和观众以更自由和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和体验影像。短视频的流行也呼应了大众深层的情感需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总的来说,短视频对电影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短视频和电影可能会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2472
金币
31924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64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4-12-22
正视大众影像崛起
短视频对电影的影响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大众影像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短视频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大众文艺形式,正在重塑其他文艺门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特别是对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演张艺谋曾吐槽“3分钟电影解说”短视频,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讨论。短视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电影的创作形态,还可能导致电影在未来被短视频所替代的担忧。

短视频的普及与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6月,中国的短视频用户已经达到10.5亿人,占全体网民数量的95.5%。短视频平台不断生产出这个世界的各种图像,重构了城市里的声景,人们在街头游步时,很容易被那些15秒钟一个单位的声音碎片所吸引。

短视频对电影的破坏与威胁
短视频对电影产生了破坏和威胁,尤其是那些类似于“3分钟看电影”的短视频内容。这些短视频击破了电影和观众之间苦心经营的时空契约,将电影连贯的镜头简化为新的视频物料,将影片的精彩场面进行奇观化的重新剪辑,并将复杂的影像叙事转译为解说。这使得电影从一门视听艺术被“降维”为口头文学,精致的光影游戏被故事的线性复述所取代。

短视频与电影的关系
尽管短视频对电影产生了影响,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是替代性的。一个人可以既是合格的电影观众,也是短视频的使用者。短视频在某些意义上能担负起曾经电影所要担负的社会功能。电影和短视频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替代品。

3D立体影像技术的发展
除了短视频,3D立体影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3D立体影像的画面质量和体验效果得到了大幅提升。新一代虚拟现实设备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3D立体影像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裸眼3D技术作为3D立体影像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使得观察者可以在没有辅助设备的情况下获得具有空间感和深度的逼真立体影像,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结论
总的来说,大众影像的崛起,尤其是短视频的普及,正在深刻影响着电影产业和其他文艺形式。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正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同时,3D立体影像技术的发展也为影像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