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或软化。其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主要“元凶”包括:
1. 大动脉粥样硬化
这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作用,血管内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导致脑梗死。
2. 心源性栓塞
长期房颤导致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脱落后进入大脑的大动脉,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其他心脏疾病如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黏液瘤等也可导致心源性栓塞。
3. 小动脉闭塞
主要为高血压引起的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动脉硬化性病变及纤维素样坏死等。少部分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引起。小穿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及遗传性疾病等也可导致小穿支动脉闭塞。
4. 其他病因
包括血管炎(如梅毒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血液系统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和颅内外(颈动脉、颅内动脉和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等。
5. 诱发因素
年龄:中老年人是脑梗发生的高峰期。
慢性疾病病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既往脑梗死等疾病都是脑梗的诱因。
长期抽烟饮酒者:长期抽烟喝酒会损伤人体血管壁,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痛风、肥胖、缺乏运动者:尿酸及血脂升高,参与心脑血管病发病。
有家族史者:虽然脑梗死不会直接遗传,但是常见发病危险因素有家族聚集倾向。
为了预防脑梗死,建议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戒烟限酒,改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心电图和血脂检测,以评估血管状况和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