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凤子先生之所以在后来被人们渐渐淡忘,有几个主要原因:
1. 艺术风格独特,传承者少:吕凤子先生的艺术风格高端且独特,他的作品融合了西画的造型与中国书法的根基,这种完美的结合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由于这样的艺术基础难以找到传承人,因此能够真正反映他艺术水准的学生并不多。
2. 作品流传不广:吕凤子先生将大部分时间献给了教育事业,他的创作时间不能和职业画家相比,一生创作的画作数量有限,且大部分作品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完成的。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便身患重病,进一步限制了他的创作。此外,他的很多画作被带到了海外,导致在国内流传的作品较少。
3. 淡泊名利,不重宣传:吕凤子先生生性淡泊,不重视名利,甚至可以说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如果他稍微重视一点名利,他的名气可能会大得多。
4. 教育事业占据主要精力:吕凤子先生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他曾三次毁家办学,把家里所有的财物变卖用于办学,因此他的画作在市场上很少,他没有做过职业画家,而是将画作用之于社会,赠送给对学校有赞助的有帮助的一方,不卖画。
5. 时代背景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环境的变化,一些艺术家的影响力可能会逐渐减弱,尤其是在他们去世后,如果没有持续的宣传和作品展示,他们的名字可能会在公众视野中逐渐淡出。
吕凤子先生虽然在当代的知名度可能不如徐悲鸿、齐白石等人,但他在艺术和教育领域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影响力仍然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