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52阅读
  • 2回复

[奇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偶蹄目[3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19344
金币
1244109
道行
1965
原创
2244
奖券
2231
斑龄
29
道券
60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71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1-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1-04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4-11-04) —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偶蹄目-共33种。

骆驼科

野骆驼

学名:Camelus ferus

形态特征:是体型巨大、身形独特的有蹄类。头体长320-350cm,体重450-680kg。整体体型比家骆驼小而纤瘦。背上具两个高耸的驼峰,与家骆驼相比较小且尖,呈圆锥形;驼峰顶部具短毛丛,与家骆驼相比短而稀疏。头相对身体比例较小,双耳小而圆,颈部长而向上弯曲。四肢细长,蹄宽大。整体毛色为沙褐色至棕褐色,背腹毛色差别较小。冬毛长而密实,颈部和驼峰处尤为发达,形成蓬松毛从。夏毛短而色浅。5-6月开始换毛,1的冬毛呈片状披附在体表,至秋季才逐渐全部褪掉。尾相对身体比例较短,长有较短的绒毛。

物种评述:亦称野生双峰驼,文献中有时记为C.bactrianus,而后者目前专指双峰驼的驯化种即家养双峰驼(或称家骆驼)亦有学者把野骆驼(frus)列为C.bactrianus的亚种,即C.b.frus。野骆驼与单峰驼(C.dromedarius)可杂交,但杂交后代雄性不育。野骆驼主要生活在干皇草原、半干皇至干旱荒漠生境,以多种荒漠植物为食,包括荒漠灌从和盐生植物,活动区域可上至海拔4000m。可在体内储存大量水与脂肪,极耐干皇、饥饿与严寒。会访问固定的水源地,并可饮用低浓度咸水。夏季常以家庭群活动,冬季偶尔会结为大群,长距离游荡。它们善于奔跑,极具耐力;同时嗅觉灵敏,警惕性高,敏感惧人,常在远距离上见到人类活动即迅速逃逸。自然环境中,狼与豺是野骆驼的主要天敌。野骆驼可与家骆驼杂交,而这种杂交与人类猎杀、栖息地变化一起被认为是对野骆驼种群的最主要威胁。

地理分布:历史上分布在从河套地区经蒙古高原南部的荒漠戈壁,至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的广大地区。当前,仅有数个相互隔离的种群,分布在蒙古大戈壁地区和相邻的我国内蒙古部分区域以及我国的甘肃西北部、青海西北部、新疆的阿尔金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区。

鼷鹿科

威氏鼷鹿

学名:Tragulus williamsoni

形态特征:前肢短,后肢长,尾短,适于跳跃,雌雄都不长角。体重1.3-2kg,肩高不过20-30cm,体长42-63cm。体为赭色,脊背中央略深,腹面黄白色,在喉部和胸部常常有浅色斑,喉下有白色纵行条纹,雄性有发达的上大齿。

物种评述:地球上最小的偶蹄动物,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西南部热带雨林中,有时也进入农田地带。动作敏捷机警,奔跑时像兔子,善于隐蔽,一般不远离栖息地。大多单独活动,偶尔成对生活。到发情期雌雄成对一起寻食,交配后即各奔东西。主要以炮仗花、无花果、刺桐花、云南石梓等植物的花果为食,也吃青草、幼苗、大豆叶、红薯、木薯的嫩叶和草根。全年都可以繁殖,雌兽的怀孕期为5-6个月,每胎产1仔,偶尔产2仔,幼仔出生后不久便能站立活动,5月龄便达到性成熟。因其天敌较多,现存数量稀少。它们保留着许多原始特征,在进化生物学研究中价值很高。

地理分布:国内仅见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麝科

安徽麝

学名:Moschus anhuiensis

形态特征:头体长69-77cm,体重7.1-9.7kg,体型稍小于原,与林麝相近。其形态特征亦与林麝相似,毛色棕褐至棕红,具两条清晰的白色颈纹,沿颈部两侧延伸向下,在胸前连接成环状状。颊后方颈侧具两个浅色斑点。成体背部两侧具3行浅黄色至桔黄色斑点,在腰部与臀部尤为密集

物种评述:曾被列为原麝(M.moschifrus)或林麝(M. berezovskii)的亚种,后被分出作为独立种。对安徽麝的生态习性了解较少,推测与林麝相似。历史上大别山地区的安徽麝曾经受巨大的捕猎压力,现有野生种群规模非常小,在中国类诸物种中可能为濒危程度最高者。

地理分布:为中国特有种。分布区范围狭窄,仅见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区。

林麝

学名:Moschus berezovskii

形态特征:林麝为小型有蹄类动物,头体长63-80cm,体重6-9kg。林麝前肢较后肢为短,因此肩部明显低于臀部。林麝雌雄个体均没有角,但雄性上犬齿发达,形成长而尖利的“獠牙”,向下伸出嘴外。成体背部为暗棕黄色至棕褐色,臀部毛色更深至棕黑色,腹部浅黄至浅棕色。喉部有两条明显的浅黄色条纹,平行向下延伸至胸部相连。幼崽和幼体的背部有边缘模糊的浅色斑点。两耳较大,且耳尖黑色,耳郭内部密布较长的白毛。

物种评述:林麝曾被认为与原麝(M.moschiferus)为沋劙墐哺罔躇噻赢奁茇疵駐鋌挈息开黥汊酷手种,后被!分开作为独立种。分布在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域的 anhuiensis曾被作为原麝或林麝的亚种,现已被分出作为独立种安徽麝(M. anhuiensis)。林麝活动分布的海拔跨度较大,从低地丘陵可上至海拔3800m的高山针叶林和灌从地带。林麝通常独居或成对活动,性情害羞且机警灵敏。借助其强壮的后肢,它们跳跃能力极佳。受惊后,林麝通常快速跳跃逃离,并在逃跑的过程中不断变换其跳跃前进方向。林麝的蹄狭长而尖,悬蹄发达,因而可以借助其张开的悬蹄和极佳的跳跃能力,攀爬到灌木或树木较低的枝桠上取食或逃避敌害。林麝是其栖息地内多种食肉动物的猎物,包括豹、亚洲金猫、狐狸、黄喉貂、亚洲黑熊等,经常可以在这些食肉动物的粪便内发现林麝毛发。雄性林的腹部下方具一大型腺体,可分泌并存储香。麝香被广泛应用于香水产业与中医药。成年林麝拥有固定的家域和活动路径,雄性会用其粪便和麝香腺分泌物标记其领地。利用此特性,偷猎者往往在其固定路径上设置猎套(脚套或脖套)进行捕捉。林是神经较为紧张、应激反应强烈的动物,一旦陷入猎套,高度的应激反应会使得它们身体的生理功能快速衰竭,导致死亡。来自于香水工业和中医药产业的大量需求,使得林麝面临着严重的偷猎压力。在过去半个世纪内,在林整个分布区内,名地种群均出现严重下降,甚至已从部分区域内消失(局域性绝灭)。

地理分布:林麝分布区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向南部分延伸至越南北部以及老挝北部。在我国,林麝广泛分布于华中至华南包括河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中西部、云南大部、贵州、重庆、广西、广东以及江西。在其分布区西缘的甘肃南部、四川西部与云南西北部,林麝与马的栖息地在高海拔接近林线的区域部分重善。

马麝

学名:Moschus chrysogaster

形态特征:与其他麝类物种相比,马麝体型较大且壮实。头体长80-90cm,体重9-13kg,明显大于与其分布区部分重善的近亲物种林麝(体重6-9kg)。前肢短于后肢,因而体型显得臀高于肩,这也是所有麝类物种的共有特征之一。蹄狭长而前端较尖,前后蹄的后趾(即“悬蹄”)均发达。成体背部毛色灰色至灰棕色,而腹部毛色较浅。四肢下半部为较浅的黄色或棕黄色。毛发质地干硬粗糙,冬毛相较夏毛更为浓密且色深。从喉部开始有两条颜色较浅的污白色至污黄色纵纹,向下延伸至胸部相接;部分个体两条纵纹从喉至胸完全相连,而形成一整块较宽的浅色区域。相比于林麝,马麝的喉胸部条纹颜色更浅,在野外观察时不明显甚至几乎观察不到。幼崽和幼体的背部具浅色斑点。在马颈部的背面,具有漩涡状的毛从,从而形成独特的横斑状斑纹(通常有 3-4 条横斑),是区别于相似的林的主要特征之一。马麝两耳较大且长,耳郭内部密布长毛。眼周具明显的橙色眼环。成年雄性具有一对较长的锋利“獠牙(即延长的上大齿),明显易见。

物种评述:马麝(sifnicus)亚种曾被归入原麝(M.moschifcrus),或作为独立种(M.sifnicus)(亦称马麝,常见于中文文献)。另有leucogaster曾被作为马麝的亚种,现被列为独立种即喜马拉雅麝(M.leucogaster)。部分研究者和文献把黑麝(M. fiscus)也作为马麝的亚种。马亦称高山麝,通常生活在海拔2000-5000m的高山生境中,包括高山草甸、草地、灌丛和杜鹃林、高山栎林与针叶林的林缘。在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东北部的部分区域,马麝与林麝在高海拔的林线附近重善分布,通常马的活动区域海拔比林麝更高。主要取食草与灌木叶子,其食谱也包括苔藓与地衣。通常独居,也经常能观察到母子成对活动。是典型的晨昏活动型动物,但在白天也可以比较活跃。习性羞怯机警,强壮的后肢赋予它们较强的跳跃能力。成年个体拥有固定的家域范围,其中雄性个体会使用其粪便和腺体分泌物标记其领地。雄性个体的家域较雌性为大,通常会与多个雌性的家域相交。交配发生在冬季,雌性则在来年晚春至初夏(4-6月)产仔(11-12月)通常为单胎。在其栖息地内,马麝被多种食肉动物捕食,包括豹、狼、赤狐、猞猁、黄喉貂等。成年雄性可分泌麝香,被广泛用于传统中医药和香水生产。相关产业中对香持续、大量的需求,使得马麝和其他 麝类物种均面临严重的偷猎压力。在过去半个世纪中,马的种群下降严重。在其分布区内传统的藏族文化区,由于受到当地居民基于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保护,马麝的种群仍较为稳定,局域密度较高。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至西南缘,以及部分邻近山区的高海拔区域。如甘肃西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青海东部和西藏东部,以贺兰山为其分布北界。其分布区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并部分延伸至周边的不丹、印度、尼泊尔。

黑麝

学名:Moschus fiscus

形态特征:头体长70-100cm,体重10-15kg。无角。耳朵、眼睛大,被毛浓密、棕黑色。雄性上大齿演化为长獠牙。面部腺体缺如。后腿比前腿长、粗。成年雄性在肚脐和生殖器之间有1个麝香腺,雌性有2个乳房。

物种评述:黑麝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发现并命名的种。黑多栖息于海拔2700-4200m的高山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杜鹃灌从和草甸中,在西藏东南部分布在4200m以上冰雪覆盖山坡上。晨昏活动较为频繁。通常单独活动。通过尾、趾间腺体以及排尿、排便进行标记。听觉和视力敏锐。主要以杜鹃、高山柳的枝叶、松萝、苔藓、禾本科植物等为食物。发情交配期多在10月,孕期6个月,次年7月产仔,通常产1-2仔。雄性与多个雌性交配。雄性气味在繁殖季节标记并保卫领士。圈养时可以活20年。

地理分布:国内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到云南西北部。国外分布于不丹、印度、缅甸、尼泊尔。

喜马拉雅麝

学名:Moschus leucogaster

形态特征:喜马拉雅麝整体形态特征与马麝相近,为体型较大的麝类,头体长80-100cm,体重11-16kg。整体毛色比马更深,呈灰褐色至棕褐色;臀部、颈部毛色稍浅,头部灰褐色至深灰色,眼圈不明显,颈部后方具旋毛。喉部以下至胸具浅色带(颈纹),但不甚明显甚至缺失。双耳大而直立,内缘具灰白色长毛。

物种评述:喜马拉雅麝有时被作为马麝(M.chrysogaster)的亚种,即M...leucogasrer,但其头骨测量值与马有所差异,因而被列为独立种。喜马拉雅麝野外数量稀少,自然史与生态信息极为缺乏,据推测可能与马相近,栖息于海拔2500.4500m的亚高山生境中。与其他科物种一样,喜马拉雅麝也面临着人类捕猎(以获取麝香和肉食)的巨大压力。

地理分布:喜马拉雅麝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至西段的狭长地带,包括不丹、印度(包括锡金)、尼泊尔与中国。该物种在中国为边缘分布,仅见于西藏西南部少数地区。

原麝

学名:Moschus moschiferus

形态特征:头体长65-95cm,体重8-12kg。前肢比后肢短,肩部明显低于髫部。体毛深棕色,头颈部偏灰,腰警两侧有密集浅棕色斑点,背部斑点不清晰。颈前部两侧各有一条白带纹延长至胸部。两性均无角,下颌白色。雄性上大齿发达形成突出口外的獠牙。无眶下腺。下腹部有香腺囊。蹄端两趾窄尖,悬蹄发达。

物种评述:分类较为复杂。历史上麝类曾被归为鹿科下的麝亚科,现普遍列为单独的麝科,其下仅麝属1个属。历史上有观点认为麝属为单型属,包括若干类群与亚种,各地理种群之间存在形态特征的渐变;而现在多认为其下应包括3-6个独立物种,但在具体种和亚种的划分上仍存在争议。原麝是麝属中最先被命名的物种,林(M.berezovski;)、高山麝(马麝)(M.chrysogasrer)与安徽麝(M.anhuiensis)等都曾被列为原麝的亚种。原麝胆小而隐秘,喜单独活动,有稳定的家域活动范围和行走路线,线路多为反复踩踏形成的兽径,并有固定的排便场所。栖息于多岩石山地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原生针阔混交林最为其喜好,阔叶林和人工林中极为空见。活动区离水源地近,远离人类活动区域。晨昏活动,白天躲避在岩石或大树倒木下休息,也会寻找相对开阔处晒太阳。取食地衣、石蕊、针叶树嫩芽、果实、蘑菇以及禾本科植物。发情期间的雄性争斗激烈,雌性孕期约6个月,每胎1-2只,偶有3只。所产的香被用作香水原料和中药材,因而承受有来自人类的较大捕猎压力。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从蒙古高原至远东西伯利亚和朝鲜半岛的广大地区。国内主要分布于东北至华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和新疆部分地区。国外分布于哈萨克斯坦、蒙古、朝鲜半岛、俄罗斯。

鹿科

黑麂

学名:Muntiacus crinifrons

形态特征:为体型粗壮的大型麂类,成体的头体长100-130cm,尾长16-24cm,体重21-28kg。整体毛色为棕黑色至黑色,颈部毛色稍浅,头顶、耳基与两颊为浅而亮的棕黄色或橙黄色。尾较长且为黑色,尾下为亮白色,从后侧看形成白色的“外缘”,与黑色尾巴对比明显。雌雄个体额头顶部均具上竖的毛丛。雄性具较短的双角,角柄较长且覆有长毛角尖通常隐于毛从中不可见。角基前部被毛形成两条黑线,向下延伸至前额两眼正中,形成一个明显的黑色“V"字形。

物种评述:历史文献中来自云南、缅甸北部的黑麂(M.crinifons)记录,后确定为独立物种贡山麂(M.gongshanensis);其中可能也有部分记录为菲氏麂(M.ae)(Fea's Muntjac)等深色麂类的误判。黑麂栖息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地森林,尤其偏好干扰较少的原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当与小麂同域共存时,黑麂往往分布的海拔更高,且种群密度远远低于小麂。黑麂采食植物嫩叶、嫩芽,以及掉落的果实。它们通常性情机警,活动隐秘,对人为活动干扰极为敏感。野生黑麂通常为独居或成对活动,春季至夏初的4-7月产仔,每胎1只。

地理分布: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华东地区的浙江西部、江西东部、安徽南部和福建北部的山区,分布范围狭小。

豚鹿

学名:Axis porcinus

形态特征:为小型鹿类,头体长105-150cm,体重36-50kg,外貌圆润粗壮,四肢短小,中英文名字均以“猪”的形态冠名。整体毛色为浅褐色,背部偏棕,腹部灰色。雌性背部和体侧多有小白斑,幼体白斑更多目更明显。夏毛背部两侧有成行小白斑,体侧也有不规则白斑:冬毛主要为黄褐色。雄性头部有小型三叉角,分枝也很短小。雌性不具臣。

物种评述:豚鹿曾被列入鹿属(Ccrvus)之下(即Cporcinus),也有研究者提议应归入 Hyclaphus厘,即为 H.porcinus。传统认为豚鹿可分为2个亚种,即主要分布在南亚至中南西北部的指名亚种(A.p.porcinus),和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中部和北部的 4.p. annamicicus亚种,其中后者为曾在我国境内分布的亚种。近年有新的研究认为这2个亚种均应作为独立种,但还未被广泛接受。豚鹿偏好的栖息地较为独特,主要是海拔低于1000m的河岸芦苇沼泽区不进入森林中,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鹿类。晨昏和深夜活动,因人类狩猎压力而更偏向于夜晚活动,以芦苇和水草为主食,也刨取植物根茎。雄性通常有50-80ha的领域,常用2-3只的家庭群活动。雄性更倾向于独居。

地理分布:豚鹿分布于南亚次大陆至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但在许多历史分布区已经绝迹(例如越南、老挝、缅甸),如今可见于柬埔寨、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与巴基斯坦。中国为豚鹿的边缘分布区,历史上记录于云南西南部的部分低海拔河谷,20世纪60年代后已在我国境内绝迹(局域绝灭)。豚鹿也被人类引种至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美国、南非等地。

梅花鹿

学名:Ccrvus nippon

形态特征:梅花鹿是体表特征独特的大中型鹿类,头体长105-170cm,雄性(60-150kg)体型明显大于雕性(45-60kg)。鹿类动物中幼仔体表普遍存在浅色斑点,而梅花鹿是成体仍保留有这些斑点的少数鹿类之一。其整体毛色为亮红色至红棕色,在背部和体侧具显眼的白色斑点。腹面白色。在背部中央有一条较宽的黑色或深色纵纹,纵纹两侧各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斑点紧密排列所形成的条带。雌雄个体均具有一块面积不大但非常显眼的白色臀斑,臀斑上缘具较宽的深色带,与背部中央的深色纵纹相接。尾巴较短,边缘和尾下为白色。成年雄性的颈部有长而蓬松的墨毛。冬毛厚实而色深:夏毛较短毛色更亮,体表的白色斑点更为明显。成年雄性长有一对大型鹿角,每支具3-5个分支;与这片区域内其他大型鹿类(例如水鹿、马鹿、白唇鹿)相比,其鹿角更短较为纤细。鹿角的尺寸随着个体的年纪增长而增大,成年雄鹿的鹿角长度(从角基至最远端角尖)可达80cm以上。雌性不长角。

物种评述:梅花鹿包含诸多亚种和区域种群,其中部分已局域灭绝,例如山西业种(C.n.grassianus)与华北业种(C.nmandarinus)。现存部分野生种群和亚种有时被列为独立种,例如在我国大陆南方分布的2个地理种群:(1)四川梅花鹿(C.n.sichuanicus)(有时被作为独立种Csichuanicus),分布在四川北部和甘肃西南部的小种群种群数量约500头;(2)华南梅花鹿(C.n.kopschi)(有时被作为独立种 C.pscudaxl),分布在江西、广西(这个区域性种群目前是否仍存在以及其现状需要进一步确认)等地。台湾的梅花鹿(C.n.taiouanus)有时也被列为独立种,即台湾梅花鹿(C.taiouanus)。整个东亚大陆上的种群有时也被合并作为同一个物种 Chortulorum(蒋志刚等2017《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中即采用此分类意见)。尽管其野生种群相互间高度隔离且分布范围极其有限,但梅花鹿在中国被广泛地人工饲养,并被引入到全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梅花鹿栖息于林下植被较丰富的落叶林与针叶林,但喜欢到林中的小片空地或林缘觅食。栖息在山地环境的梅花鹿可沿海拔梯度季节性迁移,在冬季下至河谷而在夏季返回较高处。梅花鹿为典型的晨昏活动的动物,但在白天和夜间均可保持活跃。它们取食地面的草本植物、灌木、乔木嫩叶,有时也吃各类植物果实。梅花鹿为独居或同性别个体集为小群活动,群的规模一般不超过20只个体。在冬季,偶尔可见到规模更大的集群。发情期通常在秋季至初冬(9-11月)。发情期的成年雄性具领域性,会用蹄子在地面刨出浅坑并用尿液标记领地。每头成年雄鹿会维持一个小的雌性交配群,并为保护其帷鹿而与前来挑战的基他雄鹿打斗。雄鹿之间的打斗会比较激烈,甚至导致其中一方伤重死亡。雌鹿在次年春季(4-5月,有时延至7月)生产,通常单胎,偶尔双胎雄鹿的鹿角在冬季脱落,并在次年秋季重新长至全长,在自然状态下,虎、豹、豺与能与豹是梅花鹿的主要捕食者。在历史上,梅花鹿被人类广泛捕猎,以获取其鹿肉、皮张和用作传统中药的身体器官(例如鹿茸、鹿鞭等)。沉重的捕猎压力导致其原有分布区和野生种群急剧缩减,现有分布区高度破碎化目相互隔离,野生种群规模较小。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东亚,从俄罗斯远东经中国东北,至朝鲜半岛和华北(目前已局域灭绝),并延伸至华南与西南同时也见于日本列岛。国内分布于东北的吉林,西南的四川、甘肃,和华东的江西、台湾等地,当前分布区高度破碎化。

西藏马鹿

学名:Cervus wallichii

形态特征:为大型鹿类,头体长165-265cm,整体形态与东北马鹿相似。雄性明显大于雌性:雄性体重160-240kg,雌性体重75-170kg。整体毛色为棕色至棕黄色,腰部呈红色,体侧和腹部交界处有暗色线纹,背脊中央有一条深色纵纹。具明显的大型智斑,毛色为白色至污白色,尾部为橘色。冬毛长且有厚实绒毛,色浅,而夏短毛,,备深。蹄印宽大,前端圆钝。雄性有角,眉支在角基部向前长出,几乎与主干垂直。雌性不具角。

物种评述:西藏马鹿为马鹿族下分类阶元。马鹿族的分类较为复杂,详见“东北马鹿 C. canadcnsis”中的相关评述。在部分文献中,西藏马鹿有时被列为Cclaphus的亚种(即C.cwallichii)或东北马鹿C.canadensis的亚种(即C.cwa/lichif)。分布在四川、甘肃的 macneill有时被列为Cclaphus的亚种(即C.c.macneil)或独立种(即四川马鹿C.macncilli),在这里被合并入西藏马鹿作为其亚种。西藏马鹿栖息地于海拔2500-5000m之间的开阔落叶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原与草甸生境中。马鹿是层昏活动为主的动物,但在全天都会保持活跃。它们取食地面的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灌木枝条以及乔木嫩芽和树皮。西藏马鹿通常集小群活动,一般为不多于20头,由1至多头成年雌性和它们不同年龄段的幼崽组成。在冬季,多个鹿群有时会汇合形成50头个体以上的大群。成年雄鹿在非繁殖季单独活动或结为小的全雄群。发情季节一般在仲夏至秋季(8月底至10月),成年雄性相互打斗以争夺雌性。怀孕雌鹿在来年晚春至初夏季节(6-7月)生产,通常每胎1仔。初生幼仔在发现威胁或接到报警时,会采取卧倒地面、静止不动的隐蔽策略,而不是主动逃离。雄鹿的鹿角在冬季脱落,在次年夏季前再次完全长成。

地理分布:西藏马鹿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南部,包括中国与不丹。在我国,西藏马鹿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青海、甘肃、陕西等。

塔里木马鹿

学名:Cervus yarkandensis

形态特征:塔里木马鹿为大型鹿类,体型与整体特征均与其他马鹿族物种相似似。头体长115-140cm,雄性体重230-280kg雌性体重195-220kg。整体毛色为沙褐色,冬毛色浅而夏毛色深。具白色至灰白色大型臀斑。

物种评述:《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中把C. yarkandcnsis列为独立种,使用“马鹿”作为的中文名:该中文名容易引起混淆,应改为“塔里木马鹿"为妥。C. yarkandcnsis曾被作为C.claphus的塔里木亚种,即C.c.yarkandcnsis。近年有研究者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提出,分布在塔里木至中亚地区的马鹿原有的3个亚种,即分布在叶尔羌塔里木区域的Ccyarkandcnsis,分布在现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区域及周边数国的Ccbacrrianus,与分布在克什米尔区域的C.changlu,应合并为一个独立物种,并根据命名的优先次序使用C.hanglsWagner,1844作为正式物种名,英文名为 Tarim Red Deer(直译为"塔里木马鹿”)。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显示,该物种与欧洲马鹿(C.claphus)早在更新世中期即发生了分化,跟梅花鹿(Cnippon)与马鹿(C.canadensis)之间分化的时间大致相同。yarkandensis应作为C.hanglu的亚种或地理种群,是否足以成为亚种仍有待商榷。该分类意见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Red List)新一轮评估(2017)中被采纳,C.hangl被列为马鹿族下3个物种之。塔里木马鹿主要栖息在塔里木盆地河流两岸的胡杨林、灌丛、草地与半干旱荒漠生境。对其生活史、野外生态和种群现状了解甚少。野外种群数量稀少,可能被隔离为3个局域种群,濒危程度高。它们性情机警,通常集小群活动。在新疆地区有较大的圈养种群,主要用于采割鹿茸以做药用。在圈养种群中广泛存在与其他马鹿物种、亚种和梅花鹿的杂交现象。

地理分布: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在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岔地的塔里木河、孔雀河与车尔臣河区域。

坡鹿

学名:Panolia siamensis

形态特征:坡鹿为中等体型的鹿类动物,头体长150-170cm,雄性体重70-100kg,雌性体重50-70kg。颈部细长,双耳大而圆。整体为红褐色至棕红色,腹面与四肢内侧毛色稍浅,喉部白。背部中央具一条深色纵纹,从颈部一直延伸至尾部,两侧散布不甚明显的浅色斑点。冬毛更长更厚,浅色斑点几不可见。尾短,尾下白。雄性具壮观、优雅的双角,长度可达100cm以上。角的眉又向前平伸然后上弯,与主干相连形成一个连续的弧形;主干向后、向外延伸,角尖又朝内、朝前弯转;主干上端具3-6个尖细的小叉。雌性不具角。

物种评述:亦称东方坡鹿,有时被列入 Ccrvus或 Ruccrvus属,作为cldi的亚种,即C.c.siamensis或R.c.siamensis。在部分文献中, cldi常被误记为 cld。中国海南分布的坡鹿有时被作为一个单独的亚种,即 R.c.hainanus(海南坡鹿),但其有效性尚存争议。坡鹿主要栖息在低海拔开阔度较高的季节性森林和林缘草地生境,历史上曾大量分布于海南的外围低地,但其原生的适直栖息地几乎已被破坏殆尽。坡鹿在我国野外曾几近绝灭,数量最低时仅存26头,后被以半散养的方式在东方大田保护区和白沙邦溪保护区保护起来,种群得到缓慢恢复。坡鹿常集小群活动,性情机警敏感。雄性在非繁殖期单独聚群,在繁殖期时相互打斗以争夺雌性。在打斗中占据优势地位的雄鹿会建立并守护由数只雌鹿组成的“后宫“群。雄性鹿角每年夏季6-7月脱落。

地理分布:当前零散分布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至海南,包括柬埔寨、老挝、越南与中国。国内目前仅见于海南西部的东方大田,并被重引入至白沙邦溪。

白唇鹿

学名:Przewalskium albirostris

形态特征:白唇鹿为大型鹿类,头体长155-210cm,雄性体重180-230kg,雌性体重100-180kg。白唇鹿身体壮实,四肢相对较短,蹄子大而宽,四足的悬蹄均发达。白唇鹿毛色通常为红棕色至灰棕色,毛发质地粗糙。身体腹面、喉部和四肢毛色为浅棕色。头部和颈部通常比身体其他部分毛色更深,尤其是在远距离观察时对比更为明显。与夏毛相比,冬毛更为浓密,毛色更浅。白唇鹿具有显眼的白色唇部(因此而得名),鼻子周围也为白色。它们的双耳较长,近顶端处具有白色边缘。白唇鹿具有一块浅色至锈红棕色的大型臀斑,中央为相对较短的尾巴。成年雄鹿具有一对粗大、强壮的鹿角。白唇鹿鹿角在沿主干的分叉处较为扁平,这是区别于同域分布的马鹿鹿角的典型特征之一:后者的鹿角在分又处通常为圆柱形。白唇鹿另一个区别于马鹿的特征是,其鹿角的第2分叉与第1分叉(从鹿角基部算起)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鹿。成年雄性白唇鹿的鹿角长度(从基部到最顶端分叉末梢)可达140cm以上,单支鹿角的分又数可达8-9个。白唇鹿鹿角的所有分又大致都在同一空间平面上,这是与马鹿鹿角相比的第3个显著区别特征。雌性白唇鹿不具鹿角。初生幼鹿体表有浅色斑点,这些斑点通常在出生后的2-3个月时间内逐渐消失。

物种评述:部分文献中把白唇鹿归入单独的白唇鹿属(Przcwalskium),为单型属,即Palbirostris(蒋志刚等2017《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中即采用此分类意见)。近期的研究综合形态、行为、遗传等方面的证据,指出白唇鹿与马鹿族同属一支,应归入鹿属(Ccrvus),即C.albirostris。种下无亚种分化。自唇鹿主要栖息在海拔3500-5100m之间的针叶林、高山灌从高山草甸与草原生境中,有时也会出现在林线之上的高山裸岩区。与其他大型鹿类动物(例如马鹿、水鹿和梅花鹿)相比,白唇鹿偏好更为开阔的生境。它们善于在陡峭、复杂的高山地形中跳跃攀爬,从而可以快速逃离大型猎食者(主要是狼与雪豹)的追捕。白唇鹿是晨昏活动为主的动物,在白天也较为活跃。它们通常聚集为不足20只个体的小群活动,但偶尔也可以观察到拥有100只以上个体的大群(规模可达200-300只)。发情季节通常从9月下旬至11月,在此期间成年雄鹿会相互竞争、打斗以争夺雌鹿。在发情季节,每头在打斗中获胜的成年雄鹿通常会控制一小群雌鹿并紧紧跟随。雌鹿在次年春未夏初(5-6月)生产,通常为单胎。在非繁殖季节,成年雄鹿与雌鹿往往相互分离,分别活动。雄鹿的鹿角每年早春脱落,并在夏末之前(8月下旬至9月)重新长至全长。雄性白唇鹿曾被广泛地猎杀,以获取其干鹿角和新生鹿茸作为装饰品和传统药材。

地理分布: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其分布区包括甘肃西南部、青海中部至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部分地区,以及西藏东部。

麋鹿

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形态特征:为大型鹿类,头体长150-200cm,雄性体重150-250kg,雌性体重120-180kg。鹿身体壮实,颈部较粗,面部长而窄。冬毛灰棕色,夏毛红棕色为主,腹部和四肢浅黄色。雄性具大型鹿角,角型独特,无眉又老年鹿角的次级分又复杂无规律,且左右不对称。蹄适应湿地行走而宽大扁平,趾间有皮踺膜,尾长而尖端成簇。

物种评述:魔鹿属(Elaphurus)起源于晚上新世的中国和日本地区,目前为单型属。野生愿鹿早已在野外绝灭,历史上仅有少量圈养种群留存于皇家猎苑。在19世纪60年代由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大卫神父发现于清王朝在北京南海子的皇家猎苑,并正式命名。后有少量个体被运至欧洲建立起圈养种群,而中国皇宫中的种群则在19世纪未覆灭。20世纪80年代由英格兰重引入至我国东部,并逐步在北京南苑、江苏大丰和湖北石首生长繁行。鹿生活在平原、草地和草丛沼泽地带,生活中大量的时间待在水里,极善游泳,可穿越河流与湖泊。鹿取食禾本科植物、苔类和树叶等,白日和黄昏较为活跃。发情交配期为5月底至8月,期间成年雄鹿性情暴躁,时常吼叫,以双角挑举青草藤蔓等植物以示炫耀,并跟随和追逐雌鹿。雄鹿之间以对峙或双角顶撞的方式进行优势地位的争夺,打斗不甚激烈,通常不会致命。雌性孕期250-315天,每胎仅产1仔,

地理分布:为中国特有种,自然分布区应为长江中下游区域,但近代之前已野外绝灭,仅存圈养种群。目前中国境内在北京南海子廳鹿苑有圈养种群,并在20世纪80年代起以半散养形式重引入至江苏大丰、湖北石首。20世纪未至今部分种群已逸为野生,可见于湖南洞庭湖区等地。

驼鹿

学名:Alccs alccs

形态特征:是世界上现生最大的鹿科动物,头体长200-310cm。雄性体型明显大于雌性:雄性体重320-600kg,雌性体重270-400kg。驼鹿体型壮硕,颈部短而粗,肩部高耸明显高于臀。四肢粗壮而尾短,蹄宽大。头部窄长,唇膨大似驼,双耳宽大。雄性喉部具明显的肉垂,上着生有深色长毛。整体毛色为红褐色至黑褐色,四肢内侧为较浅的灰褐色至灰色。冬毛更为厚实,颜色偏灰。成年雄性长有壮观的双角:除前叉(眉枝)外,角的主干形成扁平掌状或铲状,外侧又分出若干向上的小叉:双角宽度可达2m。鹿角每年2月前后脱落,间隔1个月后新角开始生长,至9月骨化完全。雌性不具角。

物种评述:驼鹿的分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部分研究者把全世界的驼鹿分为2个独立种,即主要分布在欧洲至西伯利亚西部的欧亚驼鹿(A.alccs)(英文名 Eurasian Elk),和主要分布西伯利亚东部至北美洲的美洲驼鹿(A.amcricanus)(英文名 Moose)。亦有研究者认为以上2个区域的驼鹿均应作为驼鹿(4.alccs)的亚种,即.4.alcc,和.a. amcricanus。在我国新疆和东北地区分布的驼鹿应分属以上2个分类单元。2个分类单元之间可能缺乏清晰的地理分界线,相互之间在西伯利亚地区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形态差异亦不显著。驼鹿在我国东北地区被称为堪达罕或犴,较为依赖森林,主要生活在亚赛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林间和接近林缘的草地、沼泽与苔原生境中。它们以各种乔木、灌木的树叶、枝芽、树皮,以及多种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为食,食量曰大。常以4-8只的家庭群活动,活动范围较大(家域面积最高可达200km2以上),可在沼泽和深厚的积雪中自如活动。具较强的游泳能力,可横穿河流与湖泊。夏季天气炎热时会利用树荫和水体来躲避阳光曝晒。驼鹿会访问天然的盐井,尤其在初夏季节,以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大陆北部。国内为边缘分布,数量稀少,见于西北地区新疆的阿尔泰山,以及东北地区内蒙古和黑龙江北部的大、小兴安岭。

牛科

野牛

学名:Bos gaurus

形态特征:头体长170-220cm,体重700-1000kg,体型硕大,形似家牛,四肢短而粗壮。成年个体,尤其是雄性,肩部具有发达的肌肉,高高耸起,成为其显著的外观特征,体表被毛短而密,整体毛色为深棕色至黑色,四肢下部为反差明显的白色或污黄色,形成独特的“白袜子”模式印度野牛没有白色臀斑,这是与历史上曾经在中国南部有分布的爪哇野牛(B.javanicus,英文名 banteng)的最显著区别。印度野牛雌雄个体均具一对粗壮的角,从头侧长出,并向上、向内弯曲,双角角尖的指向近乎相对。双角基部为黄色至浅黄色,近角尖处为黑色。双角之间的头顶与前额隆起,长有灰色至白色的长毛。鼻子通常也是灰色或白色。印度野牛长有与家牛类似的长尾,尾尖具有蓬松的长毛。

物种评述:印度野牛可以与其他多种牛科动物杂交因朧伎糊媾Õ剄惣嚢代瘴涛骜ピ裳陌搅ӧ媭乡噖赛ə麩镝郾外和家养状态下,均可能见到这类杂交个体。在西藏东南部与云南西北部(独龙江与怒江河谷),半家养的印度野牛(英文名 gaya或 mithan)比较常见,其分布区向外延伸至缅甸北部和印度东北部以及孟加拉国。在这片区域中,半家养的印度野牛及其逸为野生的种群,有时被列为单独的物种(B.fontalis),在中国称为大额牛。印度野牛主要栖息在平坦的低海拔(通常低于1000m)热带森林中。它们取食草本植物、树灌嫩叶、植物果实和竹子。印度野牛通常集成包括3-12只个体的小群活动,群内包括一只或多只成年雌性以及它们不同年龄段的后代(亚成体与幼体):而成年雄性个体则多为独居,有时形成小的全雄群。偶尔也可以见到超过40只个体的大群。印度野牛以日行性活动为主,但也可全天保持活跃。在中午前后,牛群经常在树荫下休息以躲避阳光,它们会规律性地到水源地饮水,以及到盐井(硝塘)处舔盐。交配发生在早季的11月至次年3月,在此期间成年雄性之间通过打斗和竞争,来争夺对雌性群的统治权。雌性经过9-10个孕期后产仔,每胎1仔。以捕猎取食的生物量计,印度野牛是其栖息地内虎与豹最重要的猎物之一。然而,在其整个分布区内,来自人类的猎杀才是其面临的首要威胁。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针对印度野牛的偷猎都十分严重,以获取其肉作为食物,身体器官作为药物(例如牛肚),或是头骨与角作为战利品与装饰物。

地理分布:分布范围,从印度经东喜马拉雅南坡的部分区域(印度、不丹、尼泊尔),至东南亚(缅甸、老挝、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国内见于云南南部,在西藏东南部可能也有分布。

爪哇野牛

学名:Bos javanicus

形态特征:头体长190-225cm。雄性体重600-800kg。性两型明显。雄性毛色黑褐色或黑色。雌性栗红色,深色脊纹。智斑白色。小腿被覆白色毛发,看似穿了一双白色长袜。者甲部肌肉发达,耸起。雄性角长而纤细,横截面圆形,基部有褶皱。成年个体角根部由一个无毛软骨盾牌连接。雌性角很短,弯曲,尖端向内。

物种评述:栖息于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一般独居或2-3头同栖,有时会组成20-30只的大群。昼伏夜出,以草、竹子、野果、树叶和树枝为食。孕期7-8个月。每年春末夏初产仔,每胎产1仔,哺乳期6-9个月,2-3年性成熟。野生状态下可以活约20年,圈养状态下可超过26年

地理分布:国内曾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婆罗洲、爪哇岛和巴厘岛。

野牦牛

学名:Bos mutus

形态特征:体型硕大,头体长300-385cm,,为青藏高原体型最大的野生动物。雄性明显大于雌性:成年雄性体重500-1000kg,雌性体重300-350kg。野牦牛整体黑色至棕黑色,具粗糙而蓬松的长毛,尤以体侧下部、胸腹部和颈部的长毛最为发达,在腹部下方几可垂至地面。尾长具发达、蓬松的长毛。野牦牛肩部高耸,四肢强壮,蹄大而圆。头部硕大,口鼻周围毛色灰白,双耳小而圆额部宽而平,两侧具粗壮的双角,色黑至灰黑或灰白先向外侧长出,然后向上弯转,角尖向后。雄性双角明显大于雌性。在西藏北部阿里地区的部分野牦牛种群中,存在黄色的色型变异个体,全身毛发变为黄色至金黄色,被称为金色野牦牛或金丝野牦牛,较为罕见。

物种评述:部分文献中把野牦牛记为 B.grunnicns,或列为 B.grunnicns的业种,即B.9.mutus。现B.qrunnicns多用来专指野牦牛的驯化型即家牦牛。野牦牛无亚种分化。有学者提议,分布在西藏北部阿里地区的金丝野牦牛可能为野牦牛的独特亚种,但尚缺乏分子、生态等方面证据的有力支持,其应为野牦牛的一种色型变异。野牦牛栖息于海拔3500-6000m的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生境,主要以禾本科草类为食。成年雌性和幼体、亚成体常集为10-200只的群体活动,而成年雄性常单独活动或集为2-12只的全雄群。野牦牛对高原气候和环境具有极好的适应能力,极耐严寒,但惧热;具有季节性垂直迁移习性:在夏季会向上移动至冰川基部融水丰富、草被茂盛的地方,而在冬季向下移动至沟谷下部。成年雄性,尤其是单独活动的独牛,脾气暴躁,在受到惊吓或移动路线被阻断时,会低头、喷气、尾巴上竖,短距离冲刺以示威吓,甚至直接顶撞、冲击。野牦牛通常在9-11月交配,次年夏季6-7月产仔,每胎1只。野牦牛可与家牦牛杂交繁殖,并被人们作为改善家牦牛种质的重要手段之,但同时可能给野牦牛种群带来基因污染和疫病传播的风险。

地理分布:为青藏高原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及周边等。国内主要见于西藏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部和甘肃西北部;四川西部历史上亦有野牦牛分布记录,现恐已绝迹.

蒙原羚

学名:Procapra gutturosa

形态特征:为中等体型的羚羊,是我国原羚属(Pmocapra)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头体长100-160cm,体重20-45kg。吻部短而钝,颈部粗壮。背部毛色沙黄至橙黄,腹部、喉部毛色白。体侧下部可见背腹毛色分界线,但有时较为模糊。冬毛更长,更为浓密,毛色更浅。具显眼的心形白色智斑,尾短。雄性具较短的双角,向后弯曲,角尖略外翻后向上向内弯曲,角尖间距为角基间距的6-10倍:角中部和下部具明显的横棱。雌性不具角。雄性在发情期时喉部肿大,具类似鹅喉羚的凸起。

物种评述:亦称蒙古原羚或黄羊,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与我国华北北部至蒙古高原地区,在我国曾见于甘肃、陕西、陕西、河北北部、吉林西部和内蒙古大部,但由于人类长期以来的捕杀,在我国大部分历史分布区内均已绝迹,现在仅偶见于接近中蒙边境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等部分区域,且多为从蒙古迁移入境群体。蒙原羚主要栖息在蒙古高原及周边的草原、荒漠等半干早生境中,以草为食。蒙原羚为群居动物,集大群生活,具有长距离迁徙习性。在春季和秋季可集成数千至上万只的大群,随降水和牧草生长情况的变化进行大规模迁徙,是亚洲地区少有的集群迁徙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蒙原羚善奔跑,时速可达65km/h以上,目耐力较好,不甚惧人。一般在冬季发情交配,初夏6月至7月初前后产仔,每胎1-2只。人类的捕杀、利用、栖息地退化、栖息地片段化是蒙原羚面临的主要威胁:同时,草场围栏、公路铁路护栏、边境铁丝网的存在,也不同程度地阻碍或隔断了其传统迁徙路线,成为其重要的致危因素之一。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蒙古的中部和东部,并向东、向北延伸至中国、俄罗斯部分地区。国内当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北部靠近中蒙边界的部分区域。

普氏原羚

学名:Procapra przcwalskii

形态特征:头体长110-160cm,体重17-32kg,为中等体型的羚羊,头吻部短而钝,四肢修长,行动敏捷。它们的整体毛色与其近亲藏原羚相似,但体型更大更壮实。普氏原羚背部毛色为沙黄色至灰棕色,腹部和喉为白色。冬毛比夏毛更为厚实浓密,毛色也更浅。雌雄个体均具有显眼的白色臀斑,可以在远距离外观察到。与藏原羚整体呈心形的白色臀斑不同,普氏原羚的智斑被一条位于中央的竖直深色线分为左右两块,臀斑上部中央为其深色的尾巴,长度较短。雄性长有一对黑色至棕黑色的角(长度约30cm),表面密布环纹,与藏原羚双角形态相似,但更为粗壮,且双角角尖对向相指(藏原羚双角角尖大致平行)。雌性个体不具角。

物种评述:曾被作为藏原羚(P picricaudara.)的亚种,但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它可能与蒙原羚(Pgutcurosa)的演化关系更近。普氏原羚为中国特有种,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野生有蹄类动物之一。其栖息在青海湖周边海拔3200-3400m的开阔高原环境中,活动范围包括草地、沙丘、草甸和半荒漠等多种生境。分布区极其狭小,最新调查显示其种群总数量在2000只左右。普氏原羚的野生种群被青海湖周边的公路、铁路、草场围栏等分隔为15个以上的局域小种群,各自生活在极度破碎化的栖息地斑块中。在其分布区西部的天骏县,普氏原羚与藏原羚的分布区部分重叠,但普氏原羚通常见于海拔较低、地形较平缓的区域,而藏原羚多见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普氏原羚集群活动,常见2-20只个体组成的小群,偶尔也可见到包括30只以上个体的大群。它们为日行性,主要采食高原草地植物。在非繁殖季,成年雌性与雄性通常分开各自活动,发情交配则集中在冬季(11.12月)。雌性在次年初夏(5-7月)产仔,每胎1仔(见2仔)。狼是捕食普氏原羚的主要天敌,但来自家畜的竞争冲突以及人为设置的草场围栏的阻碍也是普氏原羚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

地理分布:为中国特有种,历史上分布在中国西北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青海北部、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但其分布范围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急剧缩减。普氏原羚当前的分布区仅局限于青海的青海湖周边以及天骏、共和的部分区域。

藏羚

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

形态特征:中等体型的羚羊,头体长120-130cm,雄性(体重35-42kg)体型明显大于雌性(体重24-30kg)。双角形态独特,口鼻部前伸,身体被毛柔软密实。其总体毛色为沙棕色至十黄色,腹面毛色较浅。成年雄性面部有显眼的黑色面置,眼圈和上唇则为对比鲜明的浅色。雄性四肢的正面也为明显的黑色。冬毛光滑且色浅,远观近白色;夏毛则质地粗糙,呈十黄色至棕黄色。成年雄性具细长尖利的双角(总长50-70cm),从头顶垂直向上长出,角尖略弯而前倾。从正前方看,藏羚的双角呈“V"字形,朝前的一面具粗壮的环纹。雌性个体不具角。尾巴蓬松且长,在尾下有一片白色的臀斑。

物种评述:藏羚属(Pantholops)为单型属。藏羚通常栖息于青藏高原海拔3700-5500m范围内的开阔生境,包括草原、草和荒漠等。以苔草、地衣等各种地面植被为食。藏羚是高度警觉的动物。它们一般集为10-20只个体的小群,但成年雄性在非繁殖季则通常独居活动。藏羚是全球少数几种具有长距离迁徙习性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在集科迁徙时,藏羚会聚集形成数百只至数千只的大群。雌性可以从越冬地迁徙300-400km,在5-6月间到达产仔地生产(通常每胎1仔)。在迁时,雌性与雄性个体完全分离,雄性可能离开越冬地仅移动较短的距离。部分局域种群常年在同一区域活动,不具迁徙习性。发情交配发生在冬季(11-12月),期间1只成年雄性会守护10-20只雌性,并与其他雄性个体打斗。雄性之间的打斗十分激烈,包括互相追逐与近身顶斗,其尖利的双角可以给对方带来致命的创伤。幼仔早成,可在出生1小时后就可以跟随母兽移动。幼仔受惊或是发现有其他动物接近时会趴在地面保持一动不动的隐蔽策略。狼是藏羚首要的天敌。在过去数十年间,藏羚被人类大量偷猎捕杀,以获取其纤细柔软的底绒用于制作昂贵的沙图什(shatoosh)织物,由此使得整个分布区内藏羚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并延伸至印度西北部。国内见于青海南部、西藏北部和新疆南部。

高鼻羚羊

学名:Saiga tatarica

形态特征:头体长100-140cm,耳长7-12cm。体重26-69kg。鼻部膨大、隆起,鼻孔紧密间隔、肿胀向下。毛长12-15cm。雄性具角,长28-38cm;角半透明,琥珀色,角基直径25-33mm,角有12到20个环棱。夏毛沙黄色,长18-30mm。冬毛呈浅灰棕色,长40-70mm。腹部和颈部毛发白色。一年春秋季换毛。尾长6-12cm。

物种评述:栖息在草原和半荒漠地区,群居,随季节性迁移,植食性。奔跑速度时速可达每小时100千米。发情期从11月下旬开始,发情期间,雄性的鼻子膨胀起来,且不进食,雄性间会发生激烈的角斗,4月份为繁殖高峰期,雌性每胎产2仔。疾病死亡率极高。中国重引入种群增长缓慢。IUCN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极危物种。

地理分布:我国新疆地区曾是该种分布区,但20世纪60年代绝灭1987年重引入甘肃武威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国外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

秦岭羚牛

学名:Budorcas bedfordi

形态特征:是身体壮硕的大型有蹄类动物,头体长170-220cm,体重150-350kg,部分成年雄性可达500kg。雌性体型小于雄性。秦岭羚牛侧面轮廓可见肩高于臀,头部硕大,面部的侧面轮廓为明显的弧形凸起。雌雄个体均长有一对黑色至棕黑色的角,在一岁幼崽时呈竖直状长出,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向后弯曲,角尖略显上翘。成年雄性的双角较雌性更为粗壮,两角间距更大。羚牛身披浓密的长毛,毛质粗糙,通常背部中央毛色更深。成年个体的毛色通常为金黄色至棕黄色,但存在较大变异亚成体和雌性成体的毛色通常比雄性成体更浅。成年雄性个体的颈部有明显的长素毛,在发情季节(夏季)呈现暗红色或红棕色。所有亚种的幼崽均为深棕色,在背部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纵纹。羚牛足掌宽大,悬蹄发达,使得它们可以在陡峭的山地环境中灵活自由移动。

物种评述:秦岭羚牛历史上被认为是羚牛(B.taxicolor)的秦岭亚种(B...bedfordi),后被基于分子系统发生、形态和地理分布的分类学研究提升为独立种。秦岭羚牛栖息于秦岭山系的温性山地森林、灌丛与亚高山草甸生境中。它们是身手敏捷的攀爬者,虽然大多数时候行动缓慢,但在攻击对手和躲避威胁时,可以在陡峭复杂的山地环境中快速跑动。羚牛的分布可以纵跨1000-3000多 m的海拔范围。秦岭羚牛具有沿海拔梯度进行季节性垂直迁移的习性。羚牛取食多种多样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竹笋、竹茎、树木嫩枝、乔灌新叶以及树皮。在觅食时羚牛会使用身体把树木或灌木压弯,以取食其顶部的嫩叶和枝条,因此有可能会给灌木和幼树带来严重的破坏。羚牛会规律性地访问天然或人工盐井来舔食盐分补充矿物质。它们一般集为10-30只的小群活动,群内包括多头成年雌性和它们的幼崽,以及不同性别的亚成年个体。成年雄性会在整殖季(6月至7月未或8月初)短暂地加入群内,在非繁殖季则大多单独活动。在发情期,成年雄性之间会发生激烈的打斗,包括近距离低头冲撞和挤压。这类争斗有时可导致一方严重受伤(通常由尖利的角尖戳刺造成)甚至死亡。在夏季树线之上的开阔草甸中,偶尔可以见到多达300头的大群聚集,但通常维持时间较短,集群不稳定。雌性一般在春季(3-4月)产仔,每胎1只,偶见2只。兽群移动时,群内所有的幼崽会聚集在一起,跟随其中一头成年雌性活动。无论什么季节,羚牛每天的活动规律都大致相同,在早晨和黄昏前为觅食高峰,而在一天的基他时间内休息、反刍。在夜间,它们有时也会较为活跃。单独活动的成年雄性(独牛)具有较强攻击性,在感觉到威胁的时候会主动攻击人;带仔的成年雌性也具攻击性。在羚牛的分布区域内,其原有的天敌捕食者(例如豺)已大大减少。每年春季,在山谷、溪流等低海拔区域常可见到死亡羚牛的尸体,往往会吸引野猪、黑能和其他中小型食肉动物前来取食(食腐)。

地理分布:为中国特有种,仅分布在陕西南部的秦岭山脉。

四川羚牛

学名:Budorcas tibetanus

形态特征:头体长170-220cm,体重150-350kg,部分成年雄性可达500-600kg。整体形态与秦岭羚牛相似,唯毛色存在较大不同,为棕黄色并夹杂大量的黑色斑块。即使在同-种群内部,四川羚牛的毛色也存在较大差异。成年雄性在发情期时毛色更深,两颊至颈部呈深棕红色。幼崽毛色棕黑至黑色,在背脊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纵纹。

物种评述:四川羚牛历史上被认为是羚牛(B.taxicolor)的四川亚种(B.r.cibcrana),后被基于分子系统发生、形态和地理分布的分类学研究提升为独立种。在羚牛属 Budorcas的4个物种中,四川羚牛的野外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面积均为最大。四川羚牛分布的海拔可纵跨1000-4200m的范围,与秦岭羚牛一样也具有季节性垂直迁徙行为。在四川北部岷山地区给四川羚牛佩戴 GPS定位颈圈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个体在夏季上移至树线之上的高山草甸,然后在秋季高海拔植被霜冻枯萎之后,下移至河谷与中低山森林地带。在冬季,它们大多待在中等海拔段长有茂密箭竹的森林中,在早春下至海拔最低的河谷地带以觅食最早返青的植物。尽管大多数个体都遵循上述的季节性迁移模式,但也有部分个体全年都在林下有竹子的森林中活动。对那些生活在竹子分布范围之外环境(例如杜鹃林)中的羚牛,其季节性迁移模式还未为人知。其余习性与秦岭羚牛相似。

地理分布: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山地,包括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至中部。

不丹羚牛

学名:Budorcas whitci

形态特征:头体长170-220cm,体重150-350kg。整体形态与贡山羚牛相似,而毛色更深,整体为黑色,头部、四肢尤甚,而颈部与肩部稍浅。背脊具黑色中线,但有时不明显。幼崽毛色棕黑至黑色,在背脊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纵纹。

物种评述:不丹羚牛历史上被认为是羚牛的不丹亚种(B..whitci),后被基于分子系统发生、形态和地理分布的分类学研究提升为独立种。在羚牛属(Budorcas)的4个物种中,不丹羚牛的分布区位于最西部,与贡山羚牛(B.caxicolor)相邻,但两者之间的地理界线尚有待研究,可能大致位于雅鲁藏布江附近:贡山羚牛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以北、以东,而不丹羚牛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以南、以西。与贡山羚牛相比,我国不丹羚牛的野外研究与监测更为缺乏,对于其生态习性、分布范围和种群现状均了解极少。来自国外的研究显示,不丹羚牛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3500m之间的亚热带至亚高山山地森林,偶尔可下至海拔1500m或上至林线附近,栖息地丧失与偷盗猎可能是对其野生种群的最大威胁。

地理分布:不丹羚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包括我国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西、以南的部分地区,并延伸至不丹沉。

贡山羚牛

学名:Budorcas taxicolor

形态特征:头体长170-220cm,体重150-350kg。整体形态与四川羚牛相似,唯毛色更深,整体为棕黑色,头部、四肢尤甚,而肩背部至颈部为相对较浅的棕黄色至暗金黄色,背脊中央有一条明显的深色中线。在同一种群内部,毛色也存在较大差异。幼崽毛色棕黑至黑色,在背脊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纵纹。

物种评述:贡山羚牛亦称高黎贡羚牛或米什米羚牛(英文名 MishmiTakin),历史上被认为是羚牛(B.caxicolor)的指名亚种(B...raxicolor),后被基于分子系统发生、形态和地理分布的分类学研究提升为独立种。在羚牛属(Budorcas)的4个物种中,贡山羚牛的分布区位于四川羚牛(B.ribcrana)和不丹羚牛(B.whitci)之间,但与不丹羚牛之间的地理界线尚缺乏系统研究,可能大致位于雅鲁藏布江附近:贡山羚牛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以北、以东,而不丹羚牛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以南、以西。贡山羚牛的野外研究与监测较为缺乏,对于其生态习性、分布范围和种群现状均了解较少。有限的资料显示,贡山羚牛分布的海拔可纵跨1000-3000m的范围,可能与其他羚牛一样也具有季节性垂直迁徙行为。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较为严重的栖息地丧失与偷盗猎威胁,贡山羚牛的濒危程度可能远高于北部的秦岭羚牛与四川羚牛,

地理分布:贡山羚牛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山地,包括我国云南西北部怒江以西的高黎贡山、独龙江流域,以及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东的部分地区,并向南延伸至缅甸北部部分地区。

赤斑羚

学名:Nacmorhedus bailcyi

形态特征:头体长95-105cm,体重20-30kg,为斑羚属中体型最小的物种。整体形态与中华斑羚相似,但毛色为亮棕红色至棕红色。四肢下部与喉部毛色稍浅。口鼻周围与头部其他区域相比颜色更深。背脊中央有一条狭窄的暗色中线,但有时不甚清晰。尾巴为暗棕色至黑色,与中华斑羚相比尾长较短。赤斑羚雌雄个体均具尖细的双角,略呈弧形向后弯曲。

物种评述:亦称红斑羚,分布区狭小,数量稀少,全球野外种群据评估不足10000只,且呈下降趋势。其典型生境为海拔2000-4500m之间的陡峭山地,比斑羚属其他大部分物种的分布海拔更高。它们偏好原始的针叶林,但也可见于附近的高山草甸与灌丛生境。赤斑羚行动敏捷,极善在山地环境中攀爬,经常可见于悬崖峭壁和山脊。它们多为日行性,独居,偶尔可见数只集为小群活动,多为家庭群。与许多其他栖息于山地生境的有蹄类动物一样,赤斑羚每年随季节变化有沿海拔梯度的季节性垂直迁移习性。它们通常在夏季向上移动到林线附近,而在冬季下移到低海拔区域以避开较深的积雪,搜寻食物。

地理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狭窄区域内。国内见于西藏东南部与云南西北部(贡山县)。

喜马拉雅斑羚

学名:Nacmorhcdus goral

形态特征:形似山羊的中等体型有蹄类,头体长82-120cm,体重35-42kg,为斑羚属中体型较大者。整体毛色为暗棕红至棕黑色,粗糙的针毛毛尖为黑色。腹面毛色较浅,四肢下部为浅锈红色至沙黄色。喉部和颌部为对比明显的亮白色。冬毛较夏毛更为蓬松,下层具有密实的绒毛,背部中央有一条明显的深色脊线。成年与老年雄性个体的颈后部中央,有半立起的黑色医毛,比中华斑羚的稍短。尾巴较长,未端黑色,但不蓬松。雌雄均具一对黑色的角(长12-18cm),角形细长而向后弯曲。双角基部密布环状棱,而中上部表面光滑,未端较尖锐。雌性个体的双角与雄性相比更短更细。

物种评述:喜马拉雅斑羚亦称喜马拉雅棕斑羚(英文名 HimalayanBrown Goral),以与分布与喜马拉雅西段的喜马拉雅灰斑羚(Nbedfordi)(英文名 Himalayan Gray Goral,见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我国没有分布)相区别。喜马拉雅斑羚(N.gora/)曾经与中华斑羚(Ngriscus)曾被认为是同一个物种,共同使用 N gora这一学名。历史文献中西南、华南、华中至华北地区被记做 Ngora的绝大多数应为中华斑羚(N.griscus)。喜马拉雅斑羚栖息在陡峭的喜马拉雅山地,分布的海拔跨度较大(1000-4000m),在开阔或有林灌遮蔽的生境中均可见到。它们主要以草、嫩叶、嫩枝和植物果实为食。它们可以灵活敏捷地在岩石上活动,在野外经可见到在陡峭的岩壁、山脊、悬崖等处觅食。它们一般会在有遮蔽的森林或岩窝下休息。喜马拉雅斑羚以日行性为主,但在夜晚也常常活动。它们或独居,或聚为2-5只个体的小群活动。成年雄性个体具有领域性。雌雄均在3岁时达到性成熟,雌性每胎1-2只。在野外环境中,喜马拉雅斑羚的捕食者主要是豺、豹与虎。

地理分布:喜马拉雅斑羚分布于沿喜马拉雅山脉的狭长地带,包括中国、印度、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区。在我国,喜马拉雅斑羚仅见于西藏南部的部分地区。

塔尔羊

学名:Hemitragus jemlahicus

形态特征:形似山羊、体型中等的山地有蹄类,头体长90-155cm,雄性体重70-148kg,雌性体重30-50kg。整体毛色红至深褐,腹面、颈下至喉部毛色稍浅,四肢色深。雌性毛色较雄性稍淡。冬毛更长更厚实,毛色更深,其中成年雄性在冬季由环绕颈部至肩部的长毛形成蓬松的鬃毛,可下垂遮挡前肢上部。在冬季时,雄性头部和四肢的毛色也更深,近黑。头部相对身体比例较小,毛较短,双耳短小,颌下无须。雌雄均具角,双角向上、向后弯曲,角尖略朝内弯;角侧扁,截面为三角形。角长可达45cm,雌性较雄性略小。

物种评述:亦称喜马拉雅塔尔羊,在我国为边缘分布,数量稀少且分布地点较少。它们主要栖息于喜马拉雅南坡海拔2200-4000m的山地生境中,多见于有林木生长的陡峭息崖与山脊。常集为3-20只的小群活动,偶见数十只的大群。老年雄性个体通常独居。在晨昏比较活跃,日中则多于陡峭岩石处卧息。塔尔羊具有极强的攀爬与跳跃能力,可在陡峭岩壁上自由活动。极为警觉,惧人,难以接近,受惊时可借助陡峭地形快速逃逸。在冬季10月至1月发情交配,雌性次年6-7月产仔,每胎1只,偶见2只。

地理分布: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仅见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至西段的南坡,分布于尼泊尔、印度和中国,并被人为引入至新西兰和南非。国内仅分布在西藏南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

西藏盘羊

学名:Ovis hodgsoni

形态特征:形似绵羊但身体壮实的山地有蹄类,成年个体,尤其是雄性,长有呈螺旋状扭曲的粗大双角,尾巴极短。雄性体型(头体长160-180cm,体重95-180kg,最大可达200kg)大于雌性(头体长145-175cm,体重60-100kg)。其背部毛色为棕灰色至棕黄色,腹部和臀部则为白色至浅灰色。成年个体,尤其是雄性,在体侧和四肢前部有明显的黑色条纹。成年雄性在脖颈处长有显眼的白色披毛,长毛可垂至胸部。冬毛比夏毛更为浓密厚实。雌雄均长有双角。雄性的双角粗大而壮观,全长可达150cm以上,重量可达23kg。雄性双角基部粗壮滚圆,角上密布环纹,两角均略向外向后弯曲,然后又向下向前弯转,角尖呈薄片状,向上向外翻转,从而形成盘绕接近一周(通常达不到完整的360度)的螺旋状,雄性双角上常可见到相互打斗撞击后留下的破损痕迹或导致的角尖折断。雌性的双角则小得多,通常不足50cm长,也相对更为纤细,略为向后弯曲延伸。

物种评述:在盘羊族物种整个分布范围内,分类学家曾命名众多亚种,许多亚种也被提议升格为独立种,但在分类上诸多亚种和种的界定仍存在争议。根据蒋志刚等(2017)《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的名录,在我国有分布的盘羊族动物共有7个种,分别是阿尔泰盘羊(0.哈萨克盘羊(0.co/ium)、戈壁盘羊(O.an1On西藏盘羊(0.hodgsoni)、雅布赖盘羊(Odarwini天山盘羊(0. karelini)与帕米尔盘羊(O.iubata )polii)各物种在分布区范围上基本不重善(这种间断分布的格局可能是由于历史上人类活动影响而导致)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据分布区而较为清晰地区分开:但在形态特征上,除少数物种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之外,其他物种在形态上仅存在少量的差异,仅通过野外目视难以区分。西藏盘羊曾被作为盘羊的西藏亚种即 0.a.hodgsoni,后被分为独立种。在我国盘羊族的物种中,西藏盘羊目前分布范围最大、野外种群数量最多。西藏盘羊通常活动于高原海拔3000-5800m的开阔或陡峭环境中。它们主要栖息于高山草甸、草原、流石滩、荒漠和半荒漠生境。在冬季,盘羊会迁移至较低海拔处活动。它们的食物包括草、低矮灌木和地衣,在白天和晚上均较活跃。在野外,通常集群活动,可见到2-100只个体组成的羊群,偶尔也可见到多达100-200只的大群,在非殖季节,雄性会组成全雄群活动。盘羊可以在陡峭、多石的地形中活动,但攀爬能力相比而言弱于岩羊和北山羊。其毛色可以溶于高原坏境的斑驳背景中,具有良好的隐蔽效果。相比于雌性,雄性倾向于在更高处活动。为了躲避雪豹、狼等天敌捕食者,携带幼崽的雌性会选择更为陡峭的地形。发情期在冬季10月至来年1月,成年雄性会在此期间相互角力,通过猛烈撞击巨角进行激烈争斗,来确立胜者的优势地位以争夺配偶。雌性在次年春季(3-4月)产仔,通常每胎1仔。在产仔后的数天,母羊和幼仔会离开羊群单独活动。偷猎被认为是目前威胁野生盘羊的首要因素,偷猎者主要是为了获取雄性的巨大羊角作为战利品和收藏品,有时也会为了获取盘羊肉而非法猎杀。盘羊面临的另一个重要威胁则是来自数量不断增长的家畜(主要是家牦牛和家绵羊)的竞争,以及从家畜传播而来的疫病。受到这些威胁因素的影响,在过去50年间,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和甘肃南部的许多野生盘羊种群已经消失殆尽。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从中亚至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并延伸至西伯利亚南部的部分地区。历史分布记录显示,盘羊在我国的分布区曾东抵华北地区(山西及附近山地)。国内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包括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青海和西藏。

台湾鬣羚

学名:Capricornis swinhoci

形态特征:头体长90-110cm,体重18-30kg为医羚属中体型最小者。整体体型和形态特征与斑羚(例如中华斑羚Vacmorhcdus griscus)更为相似,但具有斑羚属Nacmiorhcdus所没有的明显眶下腺,成为其与斑羚属物种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整体毛色为棕色至棕黑色,四肢上部和颈肩部更深。颈部背面鬓毛不明显。两颌至喉部为浅黄色至沙黄色,与整体毛色对比明显。背部中央具一条狭窄的暗色纵纹,不甚明显。尾短小,不甚明显。雌雄均具双角,与医羚属其他物种相比较为尖细。角基部有明显的环纹凸起,中上部相对光滑,略呈弧形,角尖向后。双耳大而长,耳郭内为浅色。

物种评述:台湾鬣羚是台湾唯一的野生牛科哺乳动物,在当地被称为长囊山羊。在全球医羚属(Capricornis)物种中,台湾医羚的分布范围最小。历史上,其分类地位有过不同的记述,曾被作为日本医羚(C.crispus)的亚种,即Cc.swinhoci,也有文献曾将其归入斑羚属记为Nacmorhcdus swinhoci。台湾医羚主要栖息在台湾中央山脉及两侧的低山区域,可上至海拔3900m。栖息地类型多样,包括低地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与其他医羚和斑羚样,台湾医羚也极善攀爬,常可见于多岩的陡峭山坡悬崖与山脊。对其野外生态了解较少,有限的信息显示该物种以独居为主,具有固定的排便位点,可能具领域性。

地理分布:仅分布于我国的台湾。

喜马拉雅鬣羚

学名:Capricornis thar

形态特征:形似山羊、体型壮实的大型有蹄类动物,四肢强壮,头体长140-170cm,体重60-90kg。整体形态特征类似于中华医羚。其身体背部毛色黑,背部中央有一条深色中线。腹部毛色略浅,四肢和臀部毛色为对比明显的红棕色至锈红色。喉部为米黄色至浅棕色,唇部白色。成年个体的颈部背面具较长的医毛,通常为米黄色至灰黑色:相比于中华医羚,其医毛长度较短目颜色较深。尾巴较短,黑色。双耳大且长,形似驴耳,耳郭内缘有白毛。喜马拉雅医羚的雌雄个体均具一对与中华医羚相似的角,但比中华医羚的角更直、更粗壮,角尖直指后方并略向两侧分开。相比于中华医羚,喜马拉雅医羚的双角表面更为光滑,环纹较浅。

物种评述:对喜马拉雅医羚的基本生物学与生态学信息所知甚少,有限的信息显示,这个物种栖息在喜马拉雅南坡的山地森林环境中,分布海拔上至3000m。它们经常被观察到在陡峭的悬崖和岩石山脊区域中活动。自然环境中,豺可能是喜马拉雅医羚主要的捕食者。尽管其种群现状和变化趋势仍属未知,但喜马拉雅医羚长期以来均被当地人作为重要的捕猎对象,以作为食用肉类来源之一

地理分布:分布在沿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狭长区域(中国、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并向南延伸至印度东北部以及缅甸西部。国内仅分布于西藏南部。


[ 此帖被jjybzxw在2024-11-04 09:54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25
wowoni 金币 +25 - 2024-11-0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19344
金币
1244109
道行
1965
原创
2244
奖券
2231
斑龄
29
道券
60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71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1-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1-04
  上文提供的信息包含了多个物种的详细描述,我将为您解读其中的一些关键点:

   骆驼科野骆驼 (Camelus ferus)

  - 形态特征:体型巨大,有两个较小且尖的驼峰,毛色为沙褐色至棕褐色,冬季毛长而密,夏季毛短而色浅。

  - 物种评述:适应干旱环境,能储存大量水分和脂肪,耐饥渴和严寒,主要威胁包括人类猎杀和栖息地变化。

  - 地理分布:历史上分布广泛,现在仅在蒙古大戈壁地区和中国部分地区有隔离的种群。

   鼷鹿科威氏鼷鹿 (Tragulus williamsoni)

  - 形态特征:地球上最小的偶蹄动物,体重1.3-2kg,体长42-63cm,体色赭色,腹面黄白色。

  - 物种评述:生活在热带雨林,食物主要是植物的花果,全年可繁殖,现存数量稀少。

  - 地理分布:仅见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麝科安徽麝 (Moschus anhuiensis)

  - 形态特征:头体长69-77cm,体重7.1-9.7kg,毛色棕褐至棕红,具两条白色颈纹。

  - 物种评述:曾受巨大捕猎压力,现有野生种群规模非常小,可能为中国濒危程度最高者。

  - 地理分布:为中国特有种,仅见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区。

   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 形态特征:头体长63-80cm,体重6-9kg,背部暗棕黄色至棕褐色,喉部有两条浅黄色条纹。

  - 物种评述:独居或成对活动,性情害羞且机警灵敏,面临偷猎压力。

  -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华中至华南地区。

   马麝 (Moschus chrysogaster)

  - 形态特征:头体长80-90cm,体重9-13kg,背部灰色至灰棕色,腹部毛色较浅。

  - 物种评述:生活在海拔2000-5000m的高山生境中,面临偷猎压力。

  - 地理分布:分布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至西南缘。

  这些物种的信息提供了关于它们的外观、生态习性、分布以及保护状况的宝贵数据。


[ 此帖被jjybzxw在2024-11-04 10:06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2024-11-0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2717
金币
33892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6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4-11-04
骆驼科野骆驼
野骆驼(Allactaga camels)属于骆驼科,是一种生活在亚洲荒漠地区的哺乳动物。在中国,野骆驼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鼷鹿科威氏鼷鹿
威氏鼷鹿(Tragulus versicolor)属于鼷鹿科,是一种小型鹿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关于威氏鼷鹿在中国的保护级别,搜索结果中并未提供相关信息。

麝科林麝、喜马拉雅麝、马麝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喜马拉雅麝(Moschus leucogaster)和马麝(Moschus sifanicus)都属于麝科,是中国特有的珍贵野生动物。它们都被列入了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

麝科安徽
安徽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关于“麝科安徽”的具体含义并不明确。如果您是指安徽省内的麝类保护状况,根据搜索结果,麝类在中国全国范围内都受到严格的保护,因此在安徽也不例外。

综上所述,野骆驼、林麝、喜马拉雅麝和马麝都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关于威氏鼷鹿和“麝科安徽”的具体信息,搜索结果中未提供详细资料。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或咨询相关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
1条评分金币+5
wowoni 金币 +5 - 2024-11-0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