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9阅读
  • 2回复

[猎奇]为何清末皇帝全部绝后?正史不敢记载的真相!破解溥仪的4大谜团 [4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81256
金币
55769
道行
36950
原创
106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9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4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4-09-13) —


1961年秋天,一位两鬓斑白的游客走进了北京紫禁城里。他穿梭于各大宫殿之间,走到养心殿时,看到几个工人正在布置养心殿,希望将其恢复到光绪皇帝时代的原状。
他凝视着养心殿后殿寝宫床头的一张照片,良久后,对工作人员说到「这张照片放错了,照片里的人不是光绪,而是醇亲王载沣。」
工作人员看着眼前这个戴着眼镜、身形瘦弱的老者,不屑地说道「同志你是谁呀,你不要不懂装懂」。


老者说道「我不是历史专家,但一个是我亲爹,一个是我名义上的父亲,他们我还是认识的。」
此话一出,在场的工作人员才意识到,眼前的老者竟然就是被特赦后生活在北京的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的身上有很多的标签:皇帝、废帝、寓公、傀儡、俘虏、囚犯、普通公民,同时也有很多的谜团。


他一生娶过5任妻子,为何到头来没留下一儿半女?不止溥仪,清朝的最后三任皇帝都是绝后的,背后的原因真的是所谓的「天亡大清」吗?
溥仪到底是不是「不走水路,专走旱路的」?都说溥仪为了避免回国后被清算,在东京审判中隐瞒了自己与日本人之间的肮脏交易。
那么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接受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皇帝,溥仪究竟有没有在东京审判中撒谎呢?今天我们来揭开溥仪身上的4大谜团。


谜团一:慈禧为何选中了溥仪?
中国古代封建皇位的传承,一般都是「子承父位」,可溥仪的的父亲、爷爷都不是皇帝,溥仪这一脉得往上追溯到太爷爷道光皇帝了,可见他从血统上来说,离这皇位着实是有点远的,但架不住命运弄人。
大清皇帝从同治开始子孙不兴,同治皇帝19岁暴毙时,没有留下任何子女,大清第一次在皇位继承人上出现断档。
同治帝叫「载淳」,是「载」字辈的,按理说应当在下面的「溥」字辈中选择一位宗室子弟继承皇位。


但如此一来,慈禧太后就会升级为太皇太后,没有了实权,嗜权如命的慈禧自然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于是慈禧就在「载」字辈中选择了年仅四岁、好控制的载湉,过继给了死去的老公咸丰帝。载湉登基后,是为「光绪帝」。
1908年11月14日,37岁的光绪皇帝拖着久病的身躯在孤寂之中离开人世,也是没能留下子嗣。


此时,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74岁的慈禧突然降下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并命令醇亲王载沣出任监国摄政王。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宗室子弟中,慈禧为何偏偏选中了溥仪呢?溥仪的弟弟溥杰所写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一文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溥杰在文中说「我父亲是个老实人,也和我祖父一样,都是把权力看得较淡。」


年幼的溥仪登基后,父亲醇亲王载沣将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也许正是因为载沣将权力看得较淡,才使妄想着继续执掌天下的慈禧选中了溥仪。
有人可能会问了,那慈禧为何不直接让老实巴交的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入承大统呢?
这是因为载沣的辈分放在那里,不可能把载沣过继给同治帝,如果让载沣入承大统,慈禧死后,咸丰---同治这一脉就要绝后了,慈禧是咸丰帝的妃子,她还是想要为咸丰延续香火的。


只可惜慈禧机关算尽也逃不过命数,光绪死后不到24小时,慈禧也撒手人寰。就这样,年仅3岁的溥仪被推上了皇位,是为「宣统帝」。
1908年12月2日,文武百官在紫禁城太和殿参加了溥仪的登基大典。典礼过程繁琐,一个3岁的孩子哪能坐得住,溥仪不停地哭闹着要回家。
溥仪的父亲载沣则在旁边半跪着,扶着溥仪说,「快完了,就快完了。」这句话把周围的王公大臣们都听愣了,说道「王爷,登基大典上,怎么能说快完了呢!」
事实证明,载沣的这句「快完了」又何尝不是大清命运的真实写照呢。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一年后的1912年2月12日,溥仪名义上的母亲隆裕皇太后,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全权代替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意味着入主中原近300年的清王朝的灭亡。
此后,民国政府颁布《清室优待条件》,溥仪可以继续住在紫禁城内,由太监宫女伺候,保留皇帝的尊号,但不能出城,民国政府会每年要向其拨发四百万两作为生活费。
对于年幼的溥仪来说,生活似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时间来到了1917年7月1日,北洋政府定武上将军、同时也是前清王朝大臣的张勋,发动政变,宣布大清帝国复辟,12岁的溥仪再次坐上龙椅。
但仅仅12天后,张勋的行动便宣告失败,溥仪第二次退位。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等人发动「甲子兵变」,推翻了民国大总统曹锟。11月5日,冯玉祥带领军队占领了紫禁城,溥仪被赶出了他生活了16年的皇宫。


众所周知,后来溥仪投靠了日本人,1934年3月1日,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成了东北「伪满洲国」的皇帝,第三次登基。
一生中三次登基三次退位,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但即使是这样,溥仪也始终没能摆脱傀儡的命运。


谜团二:同治、光绪、溥仪为何都绝了后?
溥仪一生娶过5个妻妾: 16岁时,在紫禁城内迎娶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31岁作伪满洲国皇帝时,娶了祥贵人谭玉龄。
6年后,年仅15岁的李玉琴又被选入了伪满洲国的「皇宫」中,成为了溥仪的福贵人。1962年,被特赦后56岁的溥仪又娶了37岁的李淑贤为妻。
虽然1931年,淑妃文绣登报与溥仪离婚;婉容不久后也因为与侍卫私通,被溥仪冷落;祥贵人谭玉玲于1942年,嫁给溥仪5年后,离奇暴毙。


1957年,福贵人李玉琴又在溥仪被劳改期间与其离婚,是溥仪的第五任妻子李淑贤陪伴溥仪直到其去世的,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溥仪的一生是不缺女人的,也是享了齐人之福的。
可为什么5任妻妾都没能为溥仪生下一儿半女呢?不仅是溥仪,溥仪的前任皇帝光绪,前前任同治,都是一生无儿无女,清王庭是如何陷入「无后」的怪圈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这跟满人的婚俗:「近亲结婚」有很大的关系。


不同于中原地区对女子的贞操极为看重,满族人,父亲死后,将妻子留给儿子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后,就将他的第三任大福晋阿巴亥交给了儿子代善照顾,而这种传统后来在满清皇室中依旧很普遍。
比如顺治皇帝所娶的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就是自己的表妹。再比如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其实是舅舅佟国维的女儿,换句话说,也是康熙的表妹。
还有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亲弟弟的女儿,而光绪帝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也就是说光绪和皇后也是表亲的关系。


由此可见,从清朝创立开始,近亲结婚一直就是埋在爱新觉罗家族基因中的一个雷,有专家认为是近亲结婚所导致的基因缺陷使清皇族的生育力不断下降的。
另外,同治、光绪、溥仪都之所以都绝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们过于年幼时就登基,小皇帝过早接触男女生活,会对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巨大伤害。
同治六岁就登基了,光绪是四岁,溥仪则是三岁。


溥仪的朋友、被称为「军统三剑客之一」的沈醉在1981年发表的《末代皇帝特赦以后》一文中说到:溥仪十多岁时,服侍他的几个太监晚上想休息,又怕溥仪偷跑出去,就经常把宫女推到溥仪床上。
宫女们想着怀上龙种就能改变命运,于是争相「开导」小皇帝。
溥仪当时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自然任由宫女们摆弄,太监们又经常拿壮阳药给溥仪吃,导致溥仪身体过早地被掏空了,成年后也失去了男性应有的功能。


沈醉说法流传甚广,不过也还是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反对者认为,大清虽然是亡了,但是溥仪生活在紫禁城期间,宫内还是凡事俱照《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行事的,宫女若敢引诱年少的皇帝上床,那是死罪,一经发现,会被杖毙。
然而,即使沈醉的说法存疑,溥仪不举却几乎是不争的事实。溥仪16岁时,同时迎娶了17岁的皇后婉容和14岁的淑妃文绣。可大婚之夜,溥仪把皇后的盖头掀开之后,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婉容起初以为溥仪是去淑妃文绣那儿了,但其实溥仪是回养心殿自己卧室去了。1931年,文绣要跟溥仪离婚时,发出的律师函里明确写道「侍帝九年,未蒙一幸」。
婉容也在日记中多次表达过对「不正常夫妻生活」的苦恼,她说「吾不义,亦不敢逼迫吾爱必与妾同床共枕,此亦非妾所要求」,意思是她不高兴,但也不能逼溥仪跟自己睡觉。
最离谱的是,溥仪还曾对婉容说,要实在不行的话,你就跟别人那个吧。可后来婉容真的跟侍卫私通生下女儿后,溥仪却将孩子丢进了锅炉。


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东北,日本人投降,溥仪仓皇出逃的路上丢下了婉容,婉容最终死在了延吉监狱里。
1962年4月底,溥仪娶了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同样地,据李淑贤回忆,新婚之夜,溥仪借口要看书,一看就看到两三点,接连好几个星期都是这样。
别人新婚时期都是蜜里调油,溥仪可好,天天躲着新婚妻子。李淑贤在嫁给溥仪之前有过2段婚姻,对夫妻的生活并不陌生,她很快就意识到了溥仪的不对劲,而且她还发现溥仪经常去医院。


身为护士的李淑贤有一次偷偷跟着溥仪到了医院,结果发现溥仪在注射男性荷尔蒙。无奈之下,溥仪这才承认了身体上的缺陷。
溥仪回忆录《我的前半生》1962年6月的未定稿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我刚刚进入少年时期,由于太监们的奉承讨赏,他们教会了我斫丧身体的行为,在毫无正当教育而又无人管束的情形下,我一染上这个不知后果的恶习,就一发而不可收拾,结果造成生理上病态现象。在新婚的这天,我感觉不到这是一种需要。婚后,我和婉容的生活也不正常,至于文绣和在伪满时另外两个妻子,更纯粹是我的摆设,这四个妻子全过的守活寡的生活。」


溥仪之所以说4个妻子,那是因为在写《我的前半生》时,他还没有娶李淑贤。
除此之外,关于溥仪无后的原因还有一种猜测,那就是溥仪其实是个「深柜」,这引出了溥仪身上的第三个谜团:他到底是不是同性恋?


谜团三:溥仪到底是不是同性恋?
溥仪是同性恋的说法最早来自一本书《末代太监秘闻》,书的作者贾英华是著名的晚清传记作家,他与伺候溥仪和婉容的「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算是「忘年交」。
书中,贾英华借孙耀庭之口说,溥仪「不走水路,专走旱路」,意思就是溥仪不喜欢女的,只喜欢男的。
还说溥仪有个同性 伙 伴,名叫王凤池,绰号「小王三儿」,是一个长相俊俏、唇红齿白的御前太监。


三儿比溥仪大几岁,脾气也不错,有一段时间,渐渐变得与溥仪形影不离,而成了宫内的一对畸形人物。
溥仪的另一位同性 伙 伴则被认为是他的老师英国苏格兰人庄士敦,贾英华在《末代皇帝最后一次婚姻解密》一书说,溥仪错误的性启蒙就是庄老师一手调教出来的。
庄士敦早年对女性兴趣不大,且终身未婚。如果贾英华的说法属实,那么庄士敦与溥仪就不仅是同性恋的关系,还是师生恋、忘年恋、跨国恋,这简直太炸裂了。


另外,溥仪的弟媳,也就是溥杰的妻子日本人嵯峨浩在回忆录中也说过「无论如何,现在我了解到皇帝对一个男仆有了一种不应有的情爱,他被划入为男妃一类,我怀疑可不可能正是这种性欲倒错的癖瘾,驱使他的皇后吸食鸦片?」
就这样,溥仪是同性恋的流言被越传越广,可细细推敲后不难发现,此流言可能也就仅仅只是一个流言而已。
首先,被传与溥仪要好的太监王凤池,根本就是查无此人,敬事房档案中完全没有此人的资料。


而溥仪的老师庄士敦,虽然终身未娶不假,但资料显示庄士敦感情生活极其丰富,可以说女朋友就没断过。来北京之前,在北京期间,以及晚年回国后,庄士敦都曾与女性同居。
其次,溥仪的侄女毓嶦曾表示「我可以肯定地说,溥仪不是同性恋。婚姻悲剧的根源在于他身体上的原因,其实写两个英文字母:ED,就明白了。」
ED委婉点说,就是有心无力,溥仪虽然无法行夫妻之事,但大量资料显示,他一生对女人都是兴致盎然的。


1925年,被赶出紫禁城后的溥仪、婉容等一行人入住了天津张园,在那里过了7年快乐的「平民」生活。
那时的溥仪常会买一些如留声机之类的舶来品来哄婉容开心。最浪漫的一次是溥仪送了婉容一块钻石手表,手表后面还刻上了「I Love You」一行字。婉容还特意戴上手表在文绣面前炫耀。
在东北期间,溥仪纳了祥贵人谭玉龄,外界一度盛传,谭玉龄是溥仪最爱的女人。


婚后第5年,谭玉龄突然因病去世,之后溥仪一直随身带着她的照片,照片背面写着:「我的最亲爱的玉龄」,从通化带到苏联,又从苏联带到抚顺,最后带回了北京,足以表明,溥仪对谭玉龄的深爱。
谭玉龄死后,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又娶了福贵人李玉琴。
1950年到1959年,溥仪被关在抚顺战犯看守所期间,李玉琴曾多次探监,还曾爆料称,领导照顾他们夫妻,专门给他们安排了一间夫妻房。


李玉琴说之前溥仪从没有碰过她,但探监期间,他们有了夫妻之实。不过此爆料的真假可能也就只有天知、地知、溥仪和李玉琴夫妻俩知了。
1956年时,李玉琴还是因为不知溥仪何时能出狱,忍痛提出了离婚。
再来说说,溥仪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在李淑贤得知溥仪不举后,一度伤心痛哭想要离婚,但溥仪当初在介绍人的引荐下见到李淑贤的第一面就喜欢上了她,溥仪甚至给李淑贤下跪说,「你要是和我离婚,我就不活了」。


此后的日子里,在外界看来,溥仪对李淑贤呵护备至,可以说是用「爱的超能力」弥补了身体上的「无能」。
溥仪还曾对李淑贤真情告白道「以前我在宫中时,根本不懂夫妻之间该如何相处,妻子只是我的玩物和摆设,高兴了就去玩一会儿,不高兴就几天不理。我是从来不知爱情为何物的,只是遇见你,才晓得人世间还有这样甜蜜的东西存在。」
好家伙,一生五个妻妾,见一个爱一个,所以,溥仪是深柜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谜团四:溥仪在东京审判中有没有撒谎?
1948年11月12日,耗时2年多的东京审判结束,长达1231页的判决书用了9天才宣读完,而这仅仅是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宣判。
在东京审判中,最轰动的一幕出现在1946年8月16日,这天,因为一个特殊证人的出场,被称作「划时代的日子」。这个证人,就是中国末代皇帝。
东京审判是从1946年5月3日开始的,审判遵循了英美法系和现代法制的两个基本原则:无罪推定和证据规则。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最终宣判之前,被告席上的甲级战犯们是不被认为有罪的,而如果他们在控辩双方的交锋中占据了优势,甚至有可能会被判无罪。
审判的第一阶段,涉及的是中国受侵略的问题,但中国方面没有料到审判战犯会如此复杂,满以为是战胜者惩罚战败者,审判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国民政府军政部次长秦德纯出庭作证时,说日军曾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但被斥为空无实据,几乎被轰下证人台。事后,秦德纯气愤地说:「这哪里是我们审判战犯,还不如说是战犯审判我们。」


「九一八事变」主谋、被称为「关东军之胆」的板垣征四郎,还宣称自己无罪,甚至叫嚣「要与检察方大战三百回合」。
直到1946年8月16日溥仪被带入法庭,板垣一下变了脸色。溥仪在证人席上用标准的北京口音做了自我介绍:名字叫溥仪,本来是满洲姓,爱新觉罗·溥仪。


1945年8月,日本在二战中投降,伪满洲国随之覆灭,溥仪带着亲属们从长春的皇宫中仓皇出逃。
8月19日,一行人降落沈阳准备换机时,被忽然出现的苏联士兵俘获。做了苏军俘虏的溥仪反倒松了一口气,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对不起苏联的事,苏联人应该不会把他怎么样。
此后,溥仪被关在苏联赤塔的莫洛科夫卡疗养所,苏联方面给了溥仪与苏联军官同等的优待。期间溥仪曾申请永远留在苏联,但被斯大林驳回了。


东京审判上,自我介绍后,溥仪紧接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继位之后的第三年,国内发生了革命,一个伟大的人物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党,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这是一次非常进步的运动……」
这话从溥仪嘴里说出着实有些滑稽,用 「腐败」一词形容自家王朝,还称推翻自家王超的人「伟大」,这成了当年报纸上的奇谈,显然溥仪是担心日后遭到祖国的清算。


审判中,溥仪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伪满洲国是如何成立的」。
在溥仪口中,他与日本人的合作都是在被胁迫的状况下发生的,在天津时,日本人曾给他寄来一筐水果,打开一看,原来里面装的是炸弹。
但实际上,溥仪投靠日本人一定有自愿的成分。1928年6月,孙殿英打着「军事演习」的旗号,对清东陵中的乾隆墓和慈禧墓进行了大规模盗掘,这可是掘了溥仪的祖坟啊。


溥仪得知此消息后,气得青筋暴起,发毒誓说「不报此仇,便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
本来蒋介石是答应溥仪会彻查此事的,但被孙殿英用盗取的宝物贿赂一番后,此案就不了了之了,该事件史称「东陵事件」,此事件是导致溥仪与国民政府完全决裂,转向日本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审判庭上溥仪表示,虽然板垣征四郎说「满洲国」是独立的,溥仪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布敕令,但实际上他就是个摆设。


每天来他办公室的大臣不少,但没一个人是和他商量国家大事的,不是过来请安,就是放下一些礼物,掉头就走。
满洲国的大臣们虽然都是中国人,但实际料理国事的是日本次长,每次溥仪向大臣们询问公事,得到的回答都是「次长正在办」。
溥仪唯一的权限是在日本人拟定好的文件上签上『裁可』的签字,文件则一个字都不能改。


出庭作证的第二天,溥仪决定放出更大的猛料。他说,他深爱的祥贵人谭玉龄是被日本中将吉冈安直杀害了,这突如其来的杀人指控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溥仪称,最初谭玉龄病了之后,他们请了一位中国医生来诊病,后来吉冈安直介绍了日本医师,日本医师诊察之后,吉冈找医师密谈达3小时之久。
那夜只有日本医师守护治疗,谭玉龄本来需每小时注射一次葡萄糖的,可是一夜中,日本医师仅给她注射了两三次,次日清晨谭玉龄就走了。


溥仪认为谭玉龄的死是日本人的阴谋,因为日本人一直想给溥仪塞个日本姑娘,好生出一个中日混血的「满洲国继承人」。
按照日本的侵略计划,占领东北的最后一步就是把「伪满洲国」划归日本,将东北地区「改祖换宗」。但溥仪强烈反对娶日本姑娘,最终选了中国姑娘谭玉龄。
溥仪称,两人亲密的感情让日本人的算盘落了空,所以日本方面授意吉冈暗害了谭玉龄。


谭玉龄的病确实蹊跷,短短几天,连起床的力气都没了,因为当时没有验尸,所以她的去世就成了一桩疑案。
但也有一种说法是,谭玉龄患有膀胱炎,当时日本医生要求为谭玉龄导尿,溥仪激烈地拒绝了,理由是皇妃的下体,怎能让外人看到,这太损皇家颜面了。
这才导致了谭玉龄离世的。而且后来溥仪也承认,在东京法庭上提到谭玉龄一案也有他的私心,他更愿意让人们把他看做一个被迫害者。


溥仪二次出庭后,直讯阶段宣告结束,他满怀自信的走下证人席,犹如决斗场上走下来的骑士。但直讯阶段只是溥仪单方面在讲述,他还没有见识过质询阶段的控辩双方的激烈交锋。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是这样描述此后六天的质询的「我由于不肯把某些历史真相赤裸裸地泄露出来,在律师的一系列逼问下,陷入了几乎不可自拔的困境。我在法庭上的其余六天真像俗语说的是过了六天的‘热堂’。」


最让溥仪心惊肉跳的一幕是,日方的一位律师布莱克尼向法庭呈交了一件物证,这是一封写在皇家御用黄绢上的信。
上面印有溥仪的御玺印章和伪满洲国国务院总理郑孝胥的签名,信上所署日期为「1931年10月11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不到一个月,溥仪尚在天津。
信的内容是「此次东省事变,民国政府处措失当,开衅友邻,涂炭生灵……今者欲谋东亚之强国,有赖于中日两国提携,否则无以完成。」显然,这封信的内容是在请求日本协助复辟。


黄绢信被传到溥仪手上后,溥仪看着手中的信,沉默了几分钟,然后猛地站起来说,「这信是伪造的!」
布莱克尼问「上面的御玺也是伪造的吗?笔迹难道不是郑孝胥的吗?皇家御用黄绢纸总伪造不了吧!」
溥仪斩钉截铁地说「都是伪造的!我一直用小印鉴,而盖在这封信上的是大印鉴,再说,我一向只用国产的普通信纸,在天津期间从来没用用过黄绢纸。」


溥仪说得有理有据,最终,法庭鉴定认为黄绢信是伪造的。当时的媒体纷纷报道称,布莱克尼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多年后,「溥仪生平研究专家」王庆祥告诉记者,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劳改期间,承认了他曾在黄绢信这个证据上撒了谎。
也就是说那封信是真的。在伪满洲国成立的过程中,他并不是完全被迫的。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也曾写道「我仍然感到很大的遗憾。由于那时我害怕将来会受到祖国的惩罚,心中顾虑重重,虽然我确实说出了侵略者一部分的罪恶事实,但是为了掩盖自己,我又掩盖了一部分与自己罪行有关的历史真相。」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苏联学者H.斯米尔诺夫和E.B.扎伊采夫在其著作《东京审判》一书中,写道「不管黄绢信是真是假,溥仪成了投敌分子是自愿还是被迫,这个问题只有在决定溥仪个人命运的那一天,即当他作为被告人而不是证人,应对中国法庭时才有意义。」
最终,东京审判上被起诉的28名甲级战犯中,25人被定罪,其中7人被送上了绞刑架。
美国记者阿诺德.布莱克曼在《另一个纽伦堡,东京战犯审判内幕》一书中这样描述溥仪「他在以出色的表现,证明他是一个精明、狡猾和大有作为的侦察大师……如果溥仪是个自由人的话,他的表演一定更令人难忘。鉴于他所处的特殊环境,他能做到这一步已非一般人可比。」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站在证人席上被审判了8天的皇帝,但有人说,这应该是溥仪一生中最硬气的8天了。
东京审判结束后,溥仪又在苏联被关押了四年。直到1950年8月3日被引渡回中国。
他和伪满洲国的数十位中日官员一起被送入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时任主席刘少奇特赦。


尾声
1964年11月,在与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结婚后没多久,溥仪便出现了尿血的现象,经过医生全面检查后,诊断是溥仪左边的肾上有两个小瘤子,最后确认是肾癌。
虽然肾切除手术很成功,但不幸的是,没多久另一个肾也出现了癌细胞,最终溥仪在1967年死于尿毒症,享年61岁。
溥仪死后,骨灰本来是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后来一位张姓老板(海外华侨张世义)在河北易县西陵附近买了块地,建了「华龙皇家陵园」。


经人介绍,张老板认识了溥仪的遗孀李淑贤。李淑贤同意把溥仪的骨灰搬过去。
本来是盖了三个坟头的,因为溥仪生前曾对李淑贤说,我希望能和你葬在一起,如果能再加一个人话,我希望是谭玉龄。
1995年1月26日这天,溥仪的骨灰下葬到了「华龙皇家陵园」。
但 1997,李淑贤临终前却表示,不愿意和溥仪埋在一起,希望直接被葬入八宝山,理由是:溥仪生前给人当了半辈子傀儡,死后我不能做他的招牌。


作为皇帝,溥仪的身份无比特殊,但同时手中又没有任何实权。3岁时,他被迫与生母苏完瓜尔佳氏分开。
皇宫中虽然有前两任皇帝给溥仪留下的五位名义上的母妃,没有一个人曾给过溥仪一丝疼爱。
普通人家的孩子,若是闹闹小脾气,还常有爹疼娘哄着,祖父母溺爱着,但少时的溥仪,若发脾气,就会锁进一间小屋里,大人们美其名曰「万岁爷心里有火,让他唱一唱吧」。


随后,就任由他在里面哭闹喊叫,踢门,摔物,甚至是苦苦央求,都没有人理他。要直到哭哑了,没力气了,才会被放出来。
六岁那年,溥仪因为栗子吃太多撑着了。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隆裕太后都只许他喝糊米粥,无论溥仪如何叫饿,太后都不肯给他别的吃。
最后,溥仪饿到什么程度了呢?有天溥仪和太后一起游中南海,太后叫人拿来干馒头给溥仪喂鱼玩,谁知溥仪看见这干馒头,竟情不自禁地塞进自己嘴里了。


若是寻常母亲,该是心疼死了,但隆裕太后却把溥仪臭骂了一顿。
童年时,唯一给溥仪带来过温暖的人,就是乳母王焦氏了。但在溥仪9岁那年,太妃们瞒着溥仪将王焦氏逐出了宮。
溥仪曾回忆说「9岁之前,乳母是使我唯一保留了人性的人。乳母走后,在我身边就再没有一个通人性的人了。」


有人说,溥仪作为帝王伙同外邦残害同胞;作为丈夫,不懂得共情,不会感知别人的痛苦,由此毁掉了几个女孩的一生。
还有人说,溥仪只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着走向末路的可怜人。也有人精辟的总结溥仪是最孤独的孩子,最自私的丈夫,最可怜的王。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1条评分金币+30
wowoni 金币 +30 - 09-1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81256
金币
55769
道行
36950
原创
106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9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9-13
溥仪的结局后人多知道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03233
金币
1097242
道行
1951
原创
2169
奖券
2128
斑龄
28
道券
5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482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9-13
  溥仪,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个人经历,从皇帝到平民,从封建时代到现代社会,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巨变。

  1. 慈禧为何选中了溥仪? 溥仪被慈禧选中成为皇帝,主要是因为他的血统与当时的皇位继承规则相符合,同时他年幼且易于控制,这符合了慈禧继续掌握实权的需要。溥仪的父亲载沣性格温和,对权力看得较淡,这可能也是慈禧选择溥仪的原因之一。

  2. 同治、光绪、溥仪为何都绝了后? 清朝最后三位皇帝无子嗣,可能与近亲结婚有关,这种习俗可能导致了基因缺陷和生育力下降。另外,年幼登基的小皇帝过早接触男女之事,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了伤害。

  3. 溥仪在东京审判中有没有撒谎? 溥仪在东京审判中的表现复杂。他提供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有力证词,但同时也隐瞒了部分事实,以减轻自己的罪责。他在审判中的表现,既有为了正义的控诉,也有为了自保的回避。

  4. 溥仪的晚年生活 溥仪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特赦并成为普通公民。他在政府的安排下,先后在北京植物园工作和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资料专员。晚年的溥仪,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但生活相对平静,直到1967年因肾癌去世。

  溥仪的一生,是从一个时代的结束到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的见证。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悲欢离合,也是中国历史变迁的缩影。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9-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