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4-11-15
- 在线时间31689小时
-
- 发帖27949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34750
- 道行36950
- 原创101
- 奖券39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79492
- 金币
- 34750
- 道行
- 36950
- 原创
- 101
- 奖券
- 39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16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15
|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4-07-31)
—
我读《红楼梦》第二十五回,感到很奇怪,这一回写的是马道婆魇镇宝玉和凤姐,和尚道士同时现身救场。癞头和尚取来通灵宝玉,一番操作以后说道:“此物已灵,不可亵渎,悬于卧室上槛,将他二人安在一室之内,除亲身妻母外,不可使阴人冲犯。三十三日之后,包管身安病退,复旧如初。”
紧接着二十六回,宝玉和凤姐就恢复如初了,原文写道:“宝玉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不但身体强壮,亦且连脸上创痕平服,仍回大观园内去。”
读到这里,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三十三天”,这其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换句话说,养三十二天、三十四天行不行,为什么非要不多不少“三十三天”呢?而且,如果我们大家留心,还会发现一个很离谱的事情,那就是凤姐和宝玉睡在一个房间内,而且两个人在一个房间内呆了三十三天。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肯定是些深层次的东西,不愿意被普通人一眼看穿。想要搞清楚这其中的奥妙,就要先弄清楚“三十三天”的含义。01在元代以来的戏曲小说中,常有“三十三天”的用法,其中大都化用自这样一句话:“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我查阅古籍,发现这句话被广泛引用,如元人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第二折》、元人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元人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以上所列举,都是对这句话的完整引用,其余对“三十三天”、“离恨天”的单独引用,古代作品中也非常多见。有学者做过统计,在《全元曲》当中,“离恨天”一词总共出现过十九次。“三十三天”是佛教中的说法,根据《经律异相》的记载,天地之间分为三界,而我们凡夫俗子所居住的是最下层的欲界。欲界又分为六天,其中第二天忉利天居须弥山中央,上有三十三天宫,所以又称作“三十三天”。所以, “三十三天”是忉利天的别称,为了方便理解后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权且这样理解:我们所居住忉利天,属于三界中的“欲界”,顾名思义,生活在这里的人类是以欲望为驱动的。三十三天,就相当于三十三层欲望境界,欲望的水平越高,你所在天的层级就越高。按照这个逻辑,离恨天就是三十三天最高层的天,也就是所谓的“离恨天最高”。但是,佛教中的三十三天各有名称,却不存在“离恨天”这个说法。不止是佛教,就连道教的典籍当中,也不存在离恨天这个说法。也就是说,我们前面所说的,三十三天即三十三层境界,其实并不是佛教中的概念,而是人为杜撰出来的。这个说法最早的出处,就是上面我们引用的元杂剧戏曲中,也就是说,是小说家和戏曲家杜撰出了“离恨天”这个名字。那么,这个名字到底有什么含义呢?关于三十三天和离恨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参照《西游记》中的设定,“离恨天”在《西游记》中出现过五次,如第五回孙悟空言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
按照《西游记》中的设定,离恨天不属于忉利三十三天,而是位于三十三天之上,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就位于这里。而欲界中的第四天,名字就叫做“兜率天”,《弥勒上生经宗要》记载道:“六天之中是其第四天,下三沉欲情重,上二浮逸心多,此第四天欲轻逸少,非沉非浮,莫荡于尘,故名知足。”
也就是说,“兜率天”虽然也属于欲界,但因为它位置适中,所以不存在下三天的“沉欲”和下二天的“浮逸”。换句话说,生活在兜率天的人,是最接近神佛境界的人。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住在这里的人,那都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02根据佛经的记载,兜率天分为内院和外院:内院是菩萨最后身的处所,释迦如来还是菩萨的时候,就曾经住在这里而后下生。弥勒往生以后,又成了他的处所,弥勒也最终在这里修炼成佛。而兜率天的外院,则是“天众欲乐处”。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位于欲界的兜率天,其中的一半,是欲界之中唯一无欲的净土,而另一半则是充满高层次的欲望。元代戏曲小说家们,对于离恨天的杜撰,就建立在这个基础的设定之上。离恨天,就相当于兜率天的外院,而《西游记》中的兜率宫,就相当于兜率天的内院。而离恨天既然是欲望层次最高的天,在惯于写情爱的戏曲小说家眼中,最高层次的欲望自然就应该是情欲。所以,离恨天从开始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就和“相思病”放到了一起。明清以来的戏曲小说家们,在提到“离恨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沿袭了这个用法。而《红楼梦》关于警幻仙子的基本设定,也是沿袭了这个用法。小说第五回,宝玉在梦中遇到警幻仙子,警幻仙子自我介绍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司风情月债,掌女怨男痴。由此可知,太虚幻境所在的离恨天,实际上就是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也就是兜率天“天众欲乐”的外院。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红楼梦》中的警幻仙子,和《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还是邻居。写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癞头和尚,他让宝玉、凤姐修养三十三天,就预示着二人所患的是相思之疾。马道婆所施行的魇魔法,我们不知道她的致病的原理是什么,但是从癞头和尚的做法来看,当是利用了宝玉、凤姐二人的相思而成疾。我们从癞头和尚致病的过程,就可以窥探到其中的端倪。那和尚拿过通灵宝玉之后,口中念道:“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可见宝玉得的确实是相思之疾。而后,让王熙凤和贾宝玉共处一室,休养三十三天,而且不允许外人的打扰,这正是解了二人的相思之苦。而三十三天,是离恨天之苦,想要彻底的解脱,需要登堂入室,进到兜率天的内院才可,这就注定了宝玉弃情出家的下场。然而,这又从何说起呢?03为什么宝玉和凤姐共处三十三天,就可以解了彼此之间的相思之苦呢?道理很简单,两个人是一对真正的情人,当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虽然王熙凤有“养小叔子”之嫌,但终究不是事实,两人都情并不是这个层面上的。道理很简单,作者一再提醒我们,《红楼梦》要分两面来看。风月宝鉴有个面,正面是风月,反面是骷髅。通灵宝玉同样有两个面,正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就代表风月宝鉴正面的风月;反面写着宝玉的作用:“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代表着风月宝鉴反面的骷髅。让凤姐跟宝玉同处,以解相思之苦,这只是通灵宝玉的正面,是虚幻的“假语存”的一面,而作者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则是隐藏在通灵宝玉的背面。而癞头和尚之所以对着通灵宝玉又念又摸就可以治病,完全是因为通灵宝玉有“除邪祟、疗冤疾”的功效。那么,谁是邪祟?到底有什么冤疾?这应该才是作者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事情。但是,实话实说,我是顺着疑惑一路分析到这里的,这背后有什么邪祟、冤疾,我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不过,历来红学家对《红楼梦》背后故事的探佚,以霍国玲、紫军夫妇最为我服膺,他们认为:曹雪芹有一位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名字唤作香玉,因为清宫之中选秀女,香玉无奈被雍正皇帝霸占,两个人互相思念成疾。所以,小说中宝玉、凤姐被马道婆所害,宝、凤之间就是冤疾,马道婆就是那个邪祟,此时小说中的凤姐是香玉的替身。反映到现实当中,就是雍正霸占了香玉,所以雍正就是那个邪祟,而曹雪芹与香玉之间则是相思成疾。据历史记载,雍正帝生于1678年,属马,而他又好道,所以作者给他取了个“马道婆”的诨号。霍国玲、紫军的观点有些骇人听闻,他们甚至认为,历史上雍正帝的死因成谜,其实正是被曹雪芹和香玉所毒杀。虽然有很多人难以接受,但是他们的论证自成方圆,可以解释小说中很多不可解的谜团,而且论据也比较扎实,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红学研究者之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有些论断难免也有失偏颇,但毕竟瑕不掩瑜,为我们打开了红学研究的另一扇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