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0阅读
  • 1回复

[猎奇]每年4000万吨,内蒙古改写中国粮食版图 [3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81941
金币
65408
道行
36950
原创
108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05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7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5-21) —








历史上常说的农耕和游牧,也基本上把内蒙古算在游牧一边。
没错,内蒙古依然中国最重要的牧区。2022年,内蒙古有羊存栏6000多万只(6124万),牛存栏800多万头(820万),全都排第一。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但与此同时,内蒙古正在快速变成一个农业省份,从2000到2023年,粮食产量从248亿斤,飙升到了近800亿斤(791.6),爬到了全国老6,仅次于黑龙江、吉林、河南、山东和安徽,足足长出了一个湖北省的产量。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内蒙古如何从北疆牧场变成塞外粮仓!



逆风输出的内蒙古农业


要知道种田不是挖煤炼钢,不能暴力扩产能。内蒙古要种出一个湖北省的量,其实很难。
首先湖北的面积相当于三个通辽,挺大的;其次,旱田的单产不如水田;再其次,内蒙古的常年降水量比阿富汗还低,就这么个条件,还能逆风输出,短期内增产两倍多,实属罕见。


要说内蒙古种田有什么底层逻辑,直接公布答案,就一个字:大!
内蒙古自治区相当于8分之一个中国(118.3万平方公里)、6个湖北、20个通辽
除新疆、西藏外,内蒙古就是最大的省份了▼


大是真的大,但光有地没用,关键看水热条件。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农耕和游牧两大生产方式之间有一条400mm等降水线,再考虑到温度。就形成了贺兰山-阴山-燕山这一宽阔的农牧分界线。


如今我们克服了温度障碍,这条线也向北延伸到了大兴安岭,也就划出了如今内蒙古的两大农业区,也就是“阴山以南”和“大兴安岭以东”两这两块。
这东西两区放在内蒙古内部,只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42万平方公里),但拉出去就相当于2个湖南、3个安徽,4个江苏,如果全都种上田,那产量是非常可观的。


西边的河套灌区历史悠久,所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实际上这“一套”里还套着“三套”,宁夏的西套加上内蒙古的前套、后套,分别依托贺兰山、大青山和狼山,号称“塞上江南”。


河套灌区是胡焕庸线向西北方向直到天山南北为止最大的农业区,有上千万亩耕地(最近的数据引黄灌溉面积是1154万亩),战略上极其重要。
只可惜这里已经是季风区的边缘,年降水量不到400mm,部分地区不到170mm,周边全是荒漠,如此大的灌区全靠着一条孱弱的黄河
黄河上游用水甚巨,使得下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古代黄河的问题是泛滥,现代黄河的问题是缺水。
众所周知,黄河虽然长,但水量很小,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在中国大江大河里排第16,还不如闽江、赣江、乌苏里江。
作为中国第二大长河的黄河
径流量甚至不及长江的零头▼


由于黄河过了河南荥阳桃花峪之后,河床高于地面变成了悬河,下面的河流几乎无法给黄河补水,一条“水管”直通渤海,所以黄河水基本靠中上游维系,其中来自青海的冰雪融水就占了一半。


水就这么多,但沿途各省都是用水大户,全都盯着呢。
以至于到上世纪末,黄河入海流量甚至一度为0。最严重的时候,下游700公里河道没有一滴水,榨得干干净净。


为了恢复黄河,从1999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统一调度水量,黄河也终于有水入海了。但代价就是,黄河流域的最大灌区——河套,必须省着用水。
河套平原每年下雨的天数少得可怜,用黄河水还要限量。这一下就锁死了内蒙古西部种田的上限。



东部大开发


传统灌区已经搞不出增量,那一整个湖北的增量又是从何而来?——答案是西方不亮东方亮,搞东部大开发!
大兴安岭地跨赤峰、通辽、兴安盟和呼伦贝尔,这三市一盟在岭东都有大片土地。或者说,这部分土地其实是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已经“东三省化”了,其中的代表,就是赤峰和通辽,可以说是连为一体。
广义上“东北地区”的范围
确实也包括了这三市一盟▼


但是跟东三省肥沃的黑土地相比,三市一盟的条件还差一些。问题还是出在降水量!从丹东到通辽,降水量就像滑梯一样一路下滑。
没办法,相比起东三省
三市一盟离能带来降水的海洋还是远了些▼


降水差异直接体现在地貌上,黑吉辽大平原遍布湿地沼泽,但近在咫尺的内蒙古东部却颇为干旱,从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到浑善达克沙地,放眼望去一片荒芜,只有稀疏的沙生植物,大风吹过就是黄沙漫天。
大兴安岭东西,地貌差异显著▼


由此可见,不管是东部还是西部,内蒙古都有缺水难题,同样,也都高度依赖河流和地下水,在西部是河套灌区,在东部就是西辽河流域,支撑了通辽、赤峰的农业大开发。


通辽已经连续20年丰收,去年产粮189亿斤,在自治区内遥遥领先,比浙江全省还多,这里面96%都是玉米,苏穗宗来了也要学习一个。
通辽是名副其实的“内蒙古粮仓”
(图:壹图网)▼


通辽、赤峰靠南,兴安盟、呼伦贝尔靠北,这里的山地比例更高,大兴安岭以东不多的土地,实际上是松嫩平原的延伸部分,从作物到生产方式,完全复刻黑龙江的大农场模式。同时也撑起了内蒙古在大豆界的地位,2023年内蒙古生产了245万吨大豆,仅次于黑龙江,其中呼伦贝尔就占了四分之三。
内蒙古大豆种植也主要分布在三市一盟
其中的呼伦贝尔和兴安盟
是我国高蛋白优质大豆的主要种植地区▼


无论是南边的玉米,还是北边的大豆,我国每年都要海量进口,20年前的中美大豆“战争”还历历在目,内蒙古东部作为一个新的粮食基地,确实非常重要!蒙东农业区的产量在20年内快速飙升,很可能是未来粮食竞争的胜负手。



产粮与生态,互相撕扯


成绩虽然显著,问题也如影随形,这里跟西部的黄河灌区一样,都是农牧过渡地带,严重依赖西辽河和嫩江,地表径流不够就用地下水,过度用水,就是竭泽而渔。
前面也提到,蒙东降水条件没有东三省好
用水问题上只能更加依赖河流和地下水▼


考虑到自然补充能力,目前内蒙古的种田范围已经逼近极限,甚至有点多了。
按照内蒙古人民政府发布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的说法,西边的黄河水是呼包鄂城市群工业的命门,有300多个工业项目因缺水而无法上马。东边的西辽河流域全力种田,已经断流20年了,地下水累计亏空超过100亿立方米。
内蒙古的缺水问题,迫在眉睫
(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最关键的,还是种田太多,毕竟农业占了全区总耗水量的70%。
毕竟全区面积大,适合种田的地也相对多一些▼


所以去年年末内蒙古政协还提出要减少缺水地区的粮食产量考核指标。一方面是种田对水资源的压力太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种田的收益太少
实在是有些费力不讨好了
(图:内蒙古政协)▼


全区人均GDP最高的鄂尔多斯、包头、乌海都是靠矿业重化工业发家,而东边几个种田大户全都排在后面。
甚至内蒙古的产粮前三名: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兴安盟扎赉特旗、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全都在区内最后一批脱贫的贫困旗县名单里。产粮大县反而很穷,说明是真不赚钱。


一边是产粮指标,一边是生态压力。作为一个常年降水量比阿富汗还低的地方,内蒙古的种田大业可谓极限操作。
内蒙古种地,真的很拼▼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要解决,无非开源、节流。开源方面,在东部,有去年刚竣工的引绰济辽工程,把黑龙江的水引到西辽河
龙江,借点来救个急▼


在西部,有黑河分水、海勃湾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目前在建的工程还有内蒙古支线供水工程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都能减轻一些压力。
但总的来说,开源能做的不多。有两大劣势:气候太干了,地势也太高了。即使拆东墙补西墙,都没多少可拆的。
所以节流才是关键,现在新疆、河套地区已经广泛使用滴灌技术,通辽、赤峰也应该尽快跟上,加速普及。
呼伦贝尔的滴灌麦田
(图:图虫创意)▼


以通辽为例,截至去年通辽市1800多万亩的耕地里,已经建成661万亩浅埋滴灌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但反过来说,还有三分之二没有滴灌改造。大水漫灌的现象,仍然很普遍。
近几十年来,虽然东部种田压力很大,但草原的压力大大降低,所以我们能看到毛乌素沙地的退却,以及居延海的复活。总体上来讲,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未来我们还可以期待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西北暖湿化进程以及环渤海海水淡化工程的突破。不过目前,缺水仍然严重制约着内蒙古农业的发展,我们只能盯着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高效利用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5-2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04110
金币
1107347
道行
1951
原创
2169
奖券
2128
斑龄
28
道券
5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510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11-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1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的北部农业大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过不断努力和改革,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据您提到的数据,如果每年生产量达到4000万吨,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成就,意味着内蒙古在中国粮食版图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这样的成就背后,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农业政策和规划**:中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农业政策和规划,为内蒙古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支持。例如,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内蒙古等粮食主产区的增产。

2. **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是内蒙古农业产量大幅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种子技术的改进、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灌溉技术的升级等方面的技术革新,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单产。

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田水利、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内蒙古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 **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追求农业产量的同时,内蒙古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实施退牧还草政策,保护天然草场,防止土地沙化和退化。

5. **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内蒙古通过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 **农民积极性提高**:通过实施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比如提高最低收购价、给予直接补贴等,保障了农民的收益,激发了他们增加生产的热情。

内蒙古每年4000万吨的粮食产量不仅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也为全国的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内蒙古的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内蒙古需要继续寻求平衡,既要保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也要推进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更详细地探讨一下内蒙古农业的发展。

### 水资源管理和灌溉技术

由于内蒙古降水量较少,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于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先进的灌溉技术。河套灌区是内蒙古最重要的农业区,它依赖黄河水进行灌溉。为了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内蒙古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节水灌溉**:推广使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水资源的损耗,并提高灌溉效率。
2. **水权改革**:实施水权转换和水价改革,鼓励农民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
3. **黄河水资源保护**:加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推进跨省区的水资源协调管理,确保黄河水量的可持续利用。

### 土地管理和农田建设

内蒙古拥有广阔的可耕地资源,但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有效的土地管理和农田建设:

1. **土地整治**: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内蒙古改善了耕地质量,增加了有效灌溉面积。
2. **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包括土壤改良、田间道路、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
3. **耕地保护**: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不受损害。

### 种植结构优化

内蒙古根据自身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种植结构进行了优化:

1. **作物选择**:推广种植耐旱作物,如小麦、玉米、莜麦等,这些作物更适合内蒙古的自然条件。
2. **轮作休耕**:实行轮作休耕制度,提高土地的持续生产力,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机械化**:推动农业机械化,提高耕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 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进步是内蒙古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 **品种改良**:引进和培育高产、优质、抗逆境的农作物品种。
2.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进行精准农业管理。
3. **农机具更新**:引进和推广新型农机具,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 政策支持与市场导向

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导向作用也不可忽视:

1. **财政补贴**: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2. **保险服务**:推广农业保险,保护农民的利益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3. **市场开拓**: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内蒙古通过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土地的合理利用、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成功地实现了从北疆牧场到塞外粮仓的转变。这一转型不仅保障了地区的粮食安全,也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随着未来持续的努力和更多创新实践,内蒙古农业有望实现更高的质量和效益。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5-2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