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南鲲号波浪能发电装置被曝已并网发电3个多月,相关工作从去年11月开始,预计将持续到今年12月底。
这是南鲲号首次以24小时不间断发电状态执行时长超过1年的发电作业,而这也意味着中国距离解决南海岛礁发电问题更近了一步。
【南鲲号波浪能浮动发电装置】
近日,有消息显示去年7月央视曝光的南鲲号波浪能浮动发电装置已经在去年11月就进入并网发电状态,开始在南海上为包括三沙市在内的各个岛礁进行供电。
这一消息一经披露便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因为尽管在南鲲号曝光后,外界早已预料到该型波浪能发电装置将成为中国在南海建设跨海电网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由于此类海上发电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在远离陆地与岛礁的远海使用,如果不搭配海底输电线缆网络的话,就算装置本身发电量极高,这些电也送不出去。
【南鲲号的发电水平达到兆瓦级】
所以想要让南鲲号正式投入运营,科研人员们不仅需要让装置本身完成一系列相关测试与准备,还需要有配套海底电缆将其与使用端连接起来。
这并不是一个小工程,尤其是考虑到三沙市周边的海域深度在500-1000米左右,而整个南海海域的平均深度超过2000米。想要在这种并不太适合部署海底电缆的海域修建可供南鲲号使用的海底电缆网络,需要的可不仅仅是资金,还有相应的技术与大量的时间。
【南海的海洋深度图】
这些因素足以让外界得出南鲲号难以在短时间内投入商业使用的结论,而南鲲号已经并网一事会得到大量关注,也是由于中国在基建问题上总能达到超出外界想象的水平。
相关信息显示,与南鲲号搭配运作的海底供电线缆网络早在去年10月就已经铺设完成,而南鲲号也在紧随其后的11月便立即并网发电。这些迹象足以显示出南鲲号在去年7月被曝光时,其整体技术状态就已经十分稳定,而这也意味着在面对南海岛礁发电问题上,中国已经做好了不计成本也要彻底解决的决心。
因为今天的中国已经在多个南海岛礁上建设起了可供人员长期起居生活的基建设施以及可供解放军实时监测南海态势、为巡航舰船提供补给的各类军用设施,用以提高我们在南海上的人员活动频率与军事存在,巩固主权宣称。
【美济岛上修建的军民两用机场】
但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类民用乃至军用设施对于电力的依赖也在不断增长。这迫使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岛礁的发电能力,而在现有的一系列发电手段中,建设一座发电站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然而问题在于,风力、光伏发电存在输出功率不稳定的缺陷,火力发电则有着燃料高度依赖外部供应,一旦补给线被切断就会有停机风险。至于核电,虽然现代核电的安全性有保障,但这个保障同样是建立在长期可靠维护上的。加上这些岛礁在战时很可能遭到针对性打击,核电同样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玲珑一号反应堆虽小但不适合上岛】
在这种情况下,南海岛礁迫切需要一种清洁、输出功率稳定且对资源供应需求较低的发电装置,而取之不尽的波浪能正是目前技术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诚然,由于技术规模远不及火电、核电成熟,应用前景也比较少,现阶段波浪能发电的成本明显比火电高。
但一来,这些问题可以靠未来更进一步的技术迭代与使用规模扩大来解决。二来对于中国来说,在远洋岛礁上实现稳定供电是一个战略目标而非经济目标,解决有无问题比解决贵贱问题更重要。
毕竟今天的解放军能够在南海上掌握战略主动权,与我们在永暑、美济、渚碧以及其他岛礁上建设的一系列远洋预警侦察体系有着密切关系。
【美济礁上的雷达阵列】
这些依托岛礁部署的雷达个顶个都是耗电大户,虽然现在解放军还能够靠持续性的燃料供应来维持岛礁上的火力发电体系运作。但战时环境下,谁能保证补给线不会受到来自对手的封锁、打击威胁呢?
更不用说这种远洋补给工作都是定期进行的,补给日到来前岛礁上的物资往往是最少的。一旦对手抓住这个机会打击补给线,那么解放军的远洋预警侦察体系很可能会因为应急燃料不足等问题而难以继续运作太长时间。
所以南鲲号的价值并不是说它能够在任何时候为岛礁上的解放军提供持续供电,那不现实,南海发生战端后南鲲号必然会成为被重点关照的目标。但它的存在让解放军可以在和平时期摆脱对发电燃料的依赖,让其可以成为专门应对突发问题的应急储备。
这将大大缓解解放军在用电问题上的焦虑,配合更为先进的储能装置,岛礁上的解放军将有能力在补给线被切断后继续以高功率维持岛上系统运作,直到增援抵达。
更不用说随着海底电缆网络的进一步铺设,大量无人岛礁的居住环境也将有望得到改善,让中国有能力进一步提高南海上的常住人口,巩固岛礁主权。从而把南海彻底改造成我们的主场,让中国可以在南海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