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下的举动
如今粮食危机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全球正陷入新的粮食困境,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全球粮食供应方面我们就能看出,供应受阻、价格飙升是主要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2年3月,全球谷物价格上涨幅度超过65%。
另一方面,全球开始实行粮食出口限制,实行限制的国家新增35个,多国囤粮自保、限制粮食出口是主要对策。
然而印度却不同,印度此时宣称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将会开放自己的粮仓对世界进行救济。
作为全球最大粮食生产国之一,印度的大米和小麦一直是主要出口粮,并且位居世界第二。
据2022年4月的统计,这两种主要农作物在印度的库存量约在7400万吨,其中有35%左右被用作战略储备和公共分配。
而在出口纪录方面,2021年全年的大米出口被印度打破,同比增长46%,创下历史新高,位列世界第一。
但不少人都知道的一点在于,印度的粮食产量实际上不足中国一半,并且其质量也只能说一般。
印度每年虽然会产出许多小麦,但绝大多数都用于国内消费,全球小麦出口市场不足本国消费比重的1%。
尽管如此,印度还是有近一半的人在饿肚子。
根据2009年农业部统计的相关数据来看,小麦生产前五个国家中,中国和印度是主要生产国。
其中中国耕地面积在29.88万公顷,产量在196.68百万吨,生产力达到了6.5。
反观印度,印度的耕地比中国面积更多,但是总产量却比中国少,而生产力更是不足我国的一半。
另外在印度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书面报告中指出,2011年印度每公顷稻谷产量为3590公斤,而中国的为6686公斤。
即使与孟加拉国和缅甸相比,印度的产量也比较低。
我们在了解到这样一个基本的状况后便会出现一个疑问,印度既然在生产力方面达不到中国或者周边国家,为什么印度还要做出这样的举动?
印度农业的局限
先来说说印度的农业发展以及相关历程,印度农业从2009年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赞誉。
无论是水果还是粮食出口,世界占比非常高,并且远超过中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
印度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在于农业合作社,自从1947年印度从英国政府独立以来,农业合作社便成为了印度粮食生产的主要机构。
其中糖业、乳业是主要的附属行业,并且在营销模式上,印度也主要采用合作社的方式。
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印度大量人口都从事农业工作,并且农业成为了印度的主要产业。
不过长期以来,农业增长缓慢一直是印度农业的主要问题。
在印度,有三分之二的人从事农业工作,并且印度农业在做法上显得很不经济,而且在环境方面也不具备可持续性。
一方面是基础设施落后,印度农村的道路十分落后,这会影响投入品的及时供应和农场的出口转移。
而且灌溉系统也过时老旧,不少地区经常会因缺水而歉收。
其他地区还存在区域性洪水、种子质量差和耕作效率低。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印度农业主要以有机农业为主,不使用农药和现代化肥是不少农民的选择。
另外在生产模式方面,部分地区仍然使用传统的牛耕方式,因此传统农场的人均生产力和收入非常低。
这种问题随之带来的便是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积极正面的反馈,同时还要遭受洪水的袭击,不少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选择得过且过。
尽管印度在主食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农场的生产力仍然低于巴西、美国等其他国家。
一个非常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度农场每年每公顷的小麦产量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与中国相比更是寒碜,水稻年产量不足一半。
中印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是中国最高,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印度大多采用小农作业生产的方式才带来的结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也有不少小农户。
混乱的农业状态
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印度农业的生产率低主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土地持有量的平均规模小,印度土地管理通常会受到地主影响,从而缩减人均土地面积。
中国小农虽然占据农业人口的97%,但是小农可以将土地租给大农,另外我国在相关的零售业和基础设施方面也比印度优秀。
因此对于中国来讲,维护基础建设,提升运输转移的能力仍然不能放松。
灌溉设施不足也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一个较大问题,事实表明,印度在过去只有一半的土地得到了有效灌溉,这导致大部分农民过于依赖降雨。
尤其是季风季节,靠天吃饭是印度农业生产力不足的主要因素。
随着印度经济的多元化,农业在GDP的贡献从1951年到2011年期间出现稳步下降。
印度在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情况下,饥饿人口仍然占据世界饥饿人口的四分之一。
仍然是气候问题,如今全球气候出现各种异常,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升温,科学家预计到2030年,世界气温将上升1~2.5摄氏度。
由此带来的问题可能会由高温缩短作物持续时间,光合作用发生变化。
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土壤养分矿化,阻碍肥料利用效率,并加速土壤的蒸散。
而印度农业由于集约化种植,不少土地已经开始出现肥力降低。
另一个比较细微的地方在于,印度受教育人口并不多,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们,在使用农业化肥的时候,不少农户经常会过量使用氮肥。
氮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土地缺乏氮肥是印度农业的较为突出的矛盾。
随着日益加剧的问题,如今印度要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的粮食危机,未来长远的计划更需要仔细决定。
考虑到这些挑战,印度政府和农业农民福利部正在开展新的积极措施。
粮食生产带来的思考
对于中国来讲,粮食危机是世界性的,我们不能忽略相关问题带来的影响。
从集约化种植来讲,我国也采取了这种种植模式,但是相比之下,我国集约化种植的程度并不高。
化肥方面也很少会有像印度这样不合理的使用,因此我们需要做到的是维持好当前的生产状态。
一个不起眼的改变在于,过去几十年里,中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将不少地区进行绿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然环境。
不过在饮食文化方面,国内存在不少粮食浪费的问题,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十分惊人,截至2016年时,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在1700~1800万吨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粮食危机的影响下,这种问题应该得到有力的改变。
尽管光盘行动开展多年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浪费问题仍然存在,或许这在未来仍然需要一定时间。
对于印度来讲,小麦的出口将会导致库存减少,这必然将提升国内谷物的价格。
对于那些原本就为物价上涨而挣扎的家庭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或许未来的农业之路对于全人类来讲,这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