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震,可谓牵动着亿万中华人的心弦。好在,据最新消息,救援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而这也意味着此次抗灾救灾工作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基本完成,已经在最大限度内进行挽救。
而不得不提的是,此次地震的突发性、发生时间的特殊性、发生位置的脆弱性都极具特殊性,出现的诸多罕见现象在我国的地震史上可谓也是头一次,让不少人震惊之余,也好奇为什么会如此?
首当其冲的,自然有近几日引发热议的震前罕见现象:动物异常、耀眼白光,而后就是震后的罕见现象:砂涌、超低温等等。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更要注意的是,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持续低温还将继续,当地或还存在一致命威胁,这又是什么情况?下面就一一具体来看。
凑一起了!甘肃地震的罕见现象都怎么回事?
其实用网友的一句话说,那就还真是都凑一起了!无论是横向来看,和我国很多其他地震相比,还是说纵向上和甘肃历史上的其他地震相比,此次的甘肃地震都极具特殊性。
当然,也有比较类似的点,那就是地震发生后有部分网友晒出家里的监控或者分享此前看到的异常现象,比较常见的莫过于:“地震云”、鸟群聚集、家宠狂吠等等。果然,震后这些都冲上了热搜,于是关于“动物预测地震”的话题成为热议对象。
关于这一问题,其实魔方此前也不止一次的解释过了,动物预测地震的热议虽然由来已久,但是目前科学家给出的答案基本都是认为并没有此超前能力,没有科学证据表明。
之所以造成很多人这样的错觉,其实是因为动物异常发生刚好时间点巧合,或者说是因为动物本身对地震来临时的听觉、触觉更敏感,比人类做出反应更早,但大致也都不会提前很长时间。相比之下,现代科学的发展下专家们研发的地震提前预警设备更具优势,如今已经能从几秒提前到几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地震出现的罕见现象中也有另外两个出乎意料,其一是地震发生时曾现耀眼白光,其二则是震后出现的砂涌。下面,我们以一个个来看。
首先,就这一白光现象来说,当时就发生在震中甘薯积石山,监控意外拍到了天边突然出现一闪而过的两道白光。有网友猜测,这会不会是高压线短路产生的电弧、极光或者说远处发生了类似火灾的事故。但其实,这些都不是,这一现象很有可能是地震特有前兆——“地光”。
地光,又称地震光,是一种当地震发生时,因为受到震动波及,于是在该区域的上空出现的一种类似于激光的现象。类似的,此前青海门源地震的时候也曾出现过。虽然说它确实可能会导致产生的电磁波干扰无线电通讯,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确实并不会导致什么实质上的物理破坏,反而对于震前争分夺秒避险很有参考意义。
其次,就是此次出现在金田村的罕见局地砂涌了。很多人此前都没听过,更别说遇到,那么砂涌究竟是什么呢?本质上来说,砂涌其实就是一种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因为强烈液化,然后因为被挤压,于是沿着一定的通道到达地面,从而形成像泥浆蔓延覆盖地表。
而砂涌的程度,其实也就是和它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关,比如地层中的含水量、受挤压的程度以及地震后形成的通道情况如何。
确实,砂涌的出现,一般而言属于强震可能有的伴生现象。但是无论是砂涌,还是前面提到的罕见地光,它们虽然能代表地震强度大,但却并不代表后续有大地震,没有直接关系。
为何地震灾情如此严重?救援难度如此大
所幸,目前甘肃地震的救援已经基本结束,情况已经最大限度的控制住。但是总结此次地震,也不得不承认灾情确实十分严重,救援难度也非常大。就如很多人好奇的,6.2级地震为何会造成如此大的后果呢?
从本质上来说,其实这也和上文提到的诸多因素有关,就比如:地形地势、深夜的时间点、建筑抗震性低以及零下的超低温度。而最根本的还是在于震中的积石山所处的甘东南地区刚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属于南北地震带的组成部分。长期受到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这里的构造活动强烈,孕育了多条深大断裂带。
而地震发生后,之所以救援面临重重困难,一来,是因为超低温下人体的黄金救援时间本身就会缩短,二来,则是因为地震导致道路受阻、物资缺乏等,有限的时间内这些都需要解决。像遭遇砂涌的村庄,因为受灾特殊,淤泥在低温下还处于半冻结状态,既要在砂涌中先铺出道路,又要清淤救援。
警惕:或还隐藏一致命威胁
需要警惕的是,按照中国气象局最新发布的,关于“积石山6.2级地震”震区气象服务预报,未来三天内的当地体感温度将在-14~-2℃。而由于震区的风寒效应,户外的人体感受将会更冷,极有可能出现“失温”情况。
众所周知,目前震区的灾民基本已经被安置好,但也有不乏在临时安置帐篷内避难的。在此情况下,可想而知震区的持续低温对人体生理机能有多大的挑战,防寒保暖工作尤为重要。而明火之下,若过于紧闭又需要注意一氧化碳中毒或者引发火灾。因此,在持续的低温下后续的救助工作依旧需要格外注意。
总的来说,此次地震发的太过突然,但同时也再次一同见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灾难无情,但人间有爱,希望灾区人民能早日恢复正常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