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下,数百米深的机电硐室内,巡检机器人正在进行360度视频监测、音频采集、红外热成像等工作。掘进工作面,工人坐在集控室里,动动手指就能指挥机器割煤。矿井上,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井下瓦斯浓度、温湿度等数据,综采、掘进、运输等场景一览无余。
这是晋能控股集团寺河煤矿的工作场景。一年多来,寺河煤矿基于华为智能矿山解决方案与智能化应用,不断提高调配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及矿井安全性。
“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孵化创新场景方案,解决矿山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华为高级副总裁邹志磊说。
实现设备互联,改善工作环境
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设备无法互联互通,是煤矿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华为相关部门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30多个伙伴单位,开发出了基于鸿蒙的矿鸿操作系统。它实现了数据融合、共享和智能化应用,目前已应用于神东13个煤矿和1个洗煤厂。其中,在乌兰 木伦全矿部署,稳定运行超过一年,涵盖无人巡检等多种创新应用场景。国能神东副总经理贺海涛介绍,国能神东和华为不断探索,展现了矿鸿在矿山装备工业控制领域的价值,为矿山行业的智能化打下操作系统底座。
智能化改造,也实现了煤矿从“专岗专技专人”向“无人值守、机器巡检”的转变。在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的智能化选煤厂,控制室的“数字矿工”只需轻点鼠标,巡检机器人便会沿着预定轨道行进。95后的王磊是陕煤红柳林“数字矿工”中的一员。“以前我是掘进队的,机器开动时,噪声巨大,煤灰铺天盖地,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王磊说。
拓展应用场景,服务更多行业
2021年以来,陕煤红柳林携手华为将智能矿山整体架构与煤炭生产全流程结合,建成覆盖智能综采、智能掘进、智能辅运、智能主煤流、智能选洗等多个场景的应用,实现业务系统融合联动。“现在坐在明亮的驾驶舱中,我就能指挥井下的‘钢铁巨兽’。”王磊在监视大屏前按下“一键启动”按钮,井下的采煤机开始运转,监控画面中“乌金”顺着运输胶带滚滚涌出。
煤矿智能化的成功经验,还复制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非煤矿山领域。山东黄金集团建设金属矿山大数据平台,通过华为云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收集各系统数据,依托智能数据湖平台对数据进行管理,实现数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资产化。金川集团、紫金矿业、宝武集团、鞍本、五矿等金属矿企也与华为在智能化转型方面开展不同程度合作。
中国矿山智能化的成功经验也正走向海外。去年5月,在南非举办的数字矿业峰会上,华为宣布将联合160多个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和60多个设备伙伴迈向国际市场。
“我们将以更开放的平台,广泛联合生态伙伴和科研院所,共同服务矿山智能化建设,进一步释放智能矿山工业互联网在行业的价值。”邹志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