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77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深度思考:百年望族因何败落?出路在何方,是做官吗?【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db460728710

UID: 1615569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39286
金币
7448
道行
6543
原创
84
奖券
3243
斑龄
0
道券
137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初级认证
在线时间: 1076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21
最后登录: 2024-11-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1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01-12) —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红楼梦开篇时,贾府就处于败落阶段。尽管生活的纸醉金迷,但事实上只是个旧日的空架子。整部书记载的就是它灭亡前最后的挣扎阶段。

  随着这个庞大家族的最终毁灭,多少鲜活美好的生命夭折殒命,多少人的命运被打得七零八落。这就令读者们耿耿于怀——

  贾府的男人都在干什么?没一个搞事业的。尤其是贾宝玉,被视为天之骄子,从贾母到贾政都把希望寄托于他,他却偏偏厌恶仕途经济。他不去科举做官,贾家怎能有顶梁柱?

  还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贾府中兴全靠贾元春进宫为妃。元春一死,贾府唯一的靠山没有了,自然彻底完蛋。两种观点异曲同工,核心是一样的:缺官!事实真是这样吗?

红楼最大误区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老干部贾政当然更是如此。应该这样说:贾政这个角色的全部价值,就是扮演望子成龙的苦心老父。然而,很少有读者能弄明白:贾政理想的路线是什么,他到底望子成什么龙?

  卓语此前几篇文章,已涉及到这个话题,也解析了贾政的历史原型曹寅。我的结论是:贾政并没有逼宝玉仕途经济。有读者理解不了,留言说:在那个年代,读书就为做官、光耀门楣.....难道还能为修心养性?

  这问题很有代表性哦。我敢说,红迷里有80%以上都这样想。可我要告诉你们,这么想是大错特错!读红楼,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此!

当官的苦你不懂
  时代不同,不要把古代的当官,跟现代的当官,想成一回事。古代当官,那是拎着人头卖命。权力角逐的残酷不用提了,即便无关权力之争,业务上随便犯点错,或提头来见,或流放蛮荒。

  就算你兢兢业业一辈子,不知何时就天降厄运。乾隆的孝贤纯皇后去世,大批官员遭殃。因为百日内剃头、因为写错一个字、因为哭的不够响......各种奇葩理由都能下狱。一人犯错,株连一片。那些被株连的同事,你说人家招谁惹谁了?

  这样的故事,哪朝哪代没有?甚至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波及面的大小而已。

清朝的特殊背景
  清朝其实是个种姓时代。低贱的种姓,即便爬得再高,即便混成红人,也抹不去社会的歧视。曹家就是如此,而贾政就代表了他的原型曹寅。

  请各位好好去读一读曹寅的词作,到处充斥着悲凉和哀伤。几乎每一首诗都在表达厌倦仕途、渴望逃避的思想。

  世人都以为,他肯定成天挖空心思的搞政治投机,但事实却是,他是挖空心思的躲,巴不得皇家放了他。可惜作为包衣奴才,他的一体一命,根本不属于自己。

  与他同时代的纳兰若容,被称为“千古伤心第一人”。只因为情场失意就如此伤心?太搞笑了吧,明明是政治压抑好吗。

  其实曹寅的伤心只能尤甚于他,因为曹家更多了一层身份之痛。纳兰和曹寅全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尚且如此。那要是不红呢?你们自己去想吧。

靠什么生存
  我知道,有人急不可待地要反诘:你说了这么多,但不做官靠什么活,喝空气啊?呵呵,这是用贫下中农、无产阶级的思维去想贾家。可惜人家不是,人家有生存保障的。

  总认为当官才能解决一切,那是因为现代人没有祖业可言。你不找工作就没法活,你以为当官=工作=生存,但在封建时代不是这样。

  所谓封建,就是封土建国,君主将土地一层层分封下来,形成的政权架构。人们生存的根本不是打工,也不是当官,而是土地!

  土地是世代相传的,不受权力变迁的影响。而且土地的收益远远超过官俸。贾赦就靠官俸,可惜每年只有三四百两;而贾政因为负责管理荣府田产,每年经手20万两以上,差了多少?

  【注】经济账里的细节,《鸳鸯抗婚只是桃色事件?不,那是荣国府的一场大地震》盘点过,有兴趣的去详细学习。

  难道贾家再出一个官员,每年多三四百两,就天下太平、万事大吉了?搞笑呢!如果你是李嘉诚的儿子,你是考公务员重要,还是去经营祖业重要?连这都搞不清楚,不是读红楼最大的误区么!

  况且,贾家不但有土地,还有房产、庙产、学产,大量的不动产闲置或荒废。说白了,他早已解决了生存问题。如何能让祖业延续下去,以及如何经营得更好,才是问题的核心。

如何传家
  很多人对古代的印象就是寒门苦读,拼命科考。殊不知,前提就因为他是寒门!设立科考制度的初衷,就是为打破士族门阀的垄断,给寒门预备的生存之路。

  寒门没有土地,没有生存资本,不拼命考就只能当佃农。贵族的可选择途径就多了,根本没必要拿性命换口粮!当然,真想当官也容易,拿银子卖就是了。

  捐官也领俸禄,想上班就去跑路子,不想上班就吏部等缺。不用承担风险,也有官员头衔,出去一样有面子,它不香吗?

  卓语前文说过,以贾家的背景,随随便便就能捐个官,甚至有现成渠道,轻松进入实权阶层(王子腾)。

  贾府成年男子都有官衔啊。明明易如反掌,为什么世人执拗地认为,宝玉没前途?又为什么非要认为,只有宝玉当官才能救贾府?明明一家子官员了,也救不了衰败的家族,宝玉当上官就能解决一切?

  这不全是谬论吗!国人的官本位思想,真让人无语得很。可能还有人想不通,贾家祖上不也是靠当官,才积累的祖业吗?不,不是因为当官,是因为跟着开国皇帝打天下。说白了,土地是打来的。

  一般的当官,只能领个工资。开国元勋被封了爵,才有封地。这种好事,和平年代就别想了。所以对贾家后人而言,官衔只是个面子,是社交的名片。实用性还不如大观园里的几亩地。总而言之,寒门生存靠当官,贵族生存靠传家。

  关于传家,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道德传家,是指大善大德,感天动地的那种。这个门槛太高,先不说了。耕读传家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既有智慧,又有务实。知诗书,达礼义,事稼穑,丰五谷。

  诗书传家是纯粹的文化路线,以传播知识文化而安身立命。富贵传家,这个好理解,就是传了一堆金玉珠宝。对照一下你就明白了,书中的四大家族基本都是富贵传家。他们的衰败,是命中注定的。

  书中有大量关于家族奢靡颓废、醉生梦死、及时行乐的描写,也有大量的痛心斥责(如焦大痛骂)。神预言性质的秦可卿,临终嘱托,一片拳拳苦心,全是教凤姐如何传家,如何经营祖业,没有教她如何培养官员啊!

  所有这一切,全是围绕【传家】,从头到尾都在诠释这个主题。可惜,如此深刻、如此明确,硬生生被现代读者理解成当官,醉了!

贾家的问题
  作者笔下的贾府,祖上皆是豪杰。所谓豪杰,不仅仅在于功勋卓著,更重要的是他们胸中有物。普天下一切创业攀爬时期的人,都有过“以德服人”的经历,至少必须具有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品质。

  然而本书开篇时,四大家族已传了好几代。书中给出了很多蛛丝马迹来告诉读者,后代继承者的整体素质,一代不如一代。

  为什么作者要写几个世袭的家族呢?曹家历史上可没什么爵位。表面看继承的是爵位,实际上是需要继承祖上的家风和遗德。谁能保持的更多,谁的命运就更长一点。

  第一代是【以德传家】,到了第三、第四代,只剩下富贵。

  表现在具体问题上,贾府房产闲置、田产外包、庙产泛滥。在收入环节上,无人认真经营规划打理。在支出环节上,奢靡无度、虚耗浪费、人浮于事、尸位素餐。

  就像冷子兴说的: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为什么作者着力刻画探春改革、可卿嘱托、凤姐强撑?那不就是家族末世的悲哀,靠几个小女子挽救大厦。这一切都是男权社会的必然,也是剥削制度的必然。当老爷享受特权习惯了,谁还去打磨生存本领呢。

  贾政饱读诗书,他不知道传家格言吗?当然知道,但他自己也改造不了自己。道德传家不可能了,耕读传家也不现实。剩下的只有两种。贾政想做最后的努力,要在无望中寻找希望,那就是退而求其次,选择诗书传家。

  所以,卓语前文中指出:贾政希望儿子摆脱当前的身份、阶级和圈子。他希望他跻身高端知识分子属地,像林家、李家那样。

  新粉请先阅读:《贾政怎样看待黛玉、李纨和宝钗?答案藏在游园细节中》、《稻香村父子论辩精彩至极!你只见贾政骂儿子,没发现他早已认输?》

  很多人看到这儿,还是理解为像林如海那样去当官。哎,官迷啊,不必这么过份吧。再说一遍:贾家男人全都是官,宝玉捐官也易如反掌。跟当不当官无关!是家风,是传家的问题。

  男主人的圈子决定了他的婚姻,婚姻决定了他的管家婆,也决定了他的后代素质。明白了吗?

  贾政不满意自己的圈子,更不满意自己的婚姻。贾家被没文化的王家女将把持着,贾政已经无力改变,但他希望宝玉能改变。当然,你可能觉得贾政幼稚,为什么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你们男人不去学习经营呢。

  这就是时代的悲剧问题了。本来就是末世嘛,怎么走都是死路一条,很多东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贾家男性是社会培养出来的畸形,贾政若真能解决问题,那他就是个社会改革家了。

  以他的格局和见识,只能在小范围内力求改变。而这,已经算是贾府难得的清醒之人。

贾元春是贾府靠山吗
  世人都说元春是贾家的靠山,这也是个巨大的谬论。

贾家的政治情况
  读者可以去细扒原书,贾家从头到尾没因元春得到过丝毫政治利益。看清楚,是丝毫!莫说升官发财,就算安排个闲职,解决一两个就业岗位也算啊。不好意思,没有!

  凤姐几次动用官府,不是用贾府祖上的人脉,就是用王子腾的招牌。元春竟是个空摆设。反倒是为了迎接她省亲,抽干了贾府,还要不定时的应付太监敲诈。

元春的角色价值
  与元春同时飞黄腾达的是王子腾。从她省亲开始,贾母贾政的家族权威,肉眼可见的衰微。与此同时,王夫人的腰杆越来越硬,金玉良缘也越来越嚣张。

  不要迷惑于元春的姓氏,她其实是王氏集团的棋子。这并非卓语的主观臆断。你去查查度娘【王子腾】词条,很多红学家都指出,元春和王子腾是政治盟友,深度绑定。她代表王子腾的利益。

元春历史原型
  曹家历史上确实出过一个王妃,曹寅长女1706年嫁给平郡王纳尔苏为嫡福晋。就身份而言,这是曹家最高的荣耀,她就是元春的历史原型。

  可是三年后的1709年,曹寅就被两江总督葛礼参劾亏空。从此曹家忙着筹钱还债,焦头烂额。后来曹家一路遭难,纳尔苏王妃能有何用?

  曹家倾尽百年之力,出了个王妃。但不可能指望她来庇护家族啊!莫说只是个王妃,就算真是皇妃,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清朝特别注重防范外戚,后妃只能做工具人。盛宠优渥之时,娘家却被整治,比比皆是。

  后宫剧给大众很多误导,你不了解清朝的真实情况。女性的价值,在那个时代被压制到了最低。一个妃子就想罩住全家,天方夜谭吧。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元春都没有庇护贾家的能力。读者们实在是想入非非了!

  她只能是个棋子,在争权夺利中用来做宫中内线,打探个消息什么的。贾府主动交出军权,人家是要退出政治核心圈的,只有王家才需要宫中内线。

  简单说就是,既然没有攀爬的野心,贵妃娘娘便毫无用处,反而成了破财之源,花钱贴金卖罪受。而且,恰恰是因为她卷入政治斗争,最后才能给贾家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对于贾家灭亡的本源,曹雪芹写出了内外两种因素。在内,是自己腐化奢靡,男人不事生产管理,女人乱斗残害贤能;在外,个别人野心勃勃,攀爬不止,裹挟着贾府卷入政治斗争。

  最后,内外交困的贾家,如同重伤的雄狮,耗干了最后一滴血,轰然倒下。

小结
  读者很容易陷入狭隘思维,因为对历史理解不够,又不肯深入理解作者的思路。

  金尊玉贵的贾敏,处于贾府鼎盛时期,作为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这个特殊位置才能代表贾家的生存路线,而她择偶无关权贵,重视的是书香门第。这就是最最最明确的证据!

  既然从男性到女性,都没有攀爬的痕迹。那就证明,贾家只想安安生生过日子。

  一个远离政权斗争的家族,即便满是纨绔,即便偶有作奸犯科,都不至于全窝端。所以贾家的覆灭不是因为死了元春,相反,恰恰是因为多了个封妃的娘娘!

  世人读红楼,基本上每个问题都读反。对角色的认识是反的,对家族兴衰的认识也是反的。

  贾政常常训子,却从未说过仕途经济,任何时候,他都是针对宝玉的学问和学识。贾母和黛玉当然更是如此,她们只看重宝玉的善良、正直和纯洁。在贾母眼中,那么多儿孙中唯有宝玉具有祖风,也就是说,宝玉是最优秀的。

  读者不认可宝玉优秀,那是因为你不在那个时代,你也不是贵族的一份子。说什么贾家全家都盼着宝玉仕途经济,只有娶宝钗才有前途,这都是磕掉大牙的胡扯。

  至于读者们想让宝玉学管家、学稼穑、学经营,那是强人所难了。愿望虽好,却不符合那个时代的实情。贾政、贾敬统统做不到的事,凭什么只要求宝玉?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在那个年代,读书就为做官、光耀门楣.....难道还为修心养性?

  是的,的确为修身养性!身为现代人不要过份自大,自古以来,为修生养性而读书的人,永远多于为做官。因为人各有志。因为生存基础不同。因为书籍原本就为建设心灵而存在。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2-01-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喜欢到处游觅寻觅乳香玉香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6014
金币
864
道行
12539
原创
906
奖券
1369
斑龄
0
道券
1233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59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4-11-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12-31
文化落后 没有百年老店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2022-01-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