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953340
-
- 注册时间2010-10-06
- 最后登录2024-11-06
- 在线时间73872小时
-
- 发帖11664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金币8364
- 道行5233
- 原创76
- 奖券1733
- 斑龄0
- 道券172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953340
- 发帖
- 116642
- 金币
- 8364
- 道行
- 5233
- 原创
- 76
- 奖券
- 1733
- 斑龄
- 0
- 道券
- 172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738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11-06
|
—
本帖被 砂锅吊子 执行加亮操作(2021-09-28)
—
核心提示: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因为心慌到医院就诊而发现了“早搏”的存在。 医学指导: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脏内科侯晓峰副主任医师、张洁主治医师
75岁的王女士曾经是中学语文教师,不仅书教得好,文章也写得好,因其工作积极努力获得过不少奖项。刚退休的早些年,她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安排得很紧凑,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多年欠下的报社约稿写了,邻居孩子的小学语文辅导课随着孩子考进中学也结束了,自己两个孙辈也帮忙子女拉扯大了,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可是,刚刚歇息了半年的王女士觉得自己好像被社会抛弃了,每天无所事事,有大把的时间闲着,也没累着,可老觉得自己心慌、气短;视物模糊,头晕脑胀;有时夜间入睡困难,有时半夜2点多钟又早醒了,白天看着电视又歪倒在沙发上睡着了;吃东西越来越少,多吃一点就胃疼拉肚子;以前喜欢看书写文章的王女士,如今“提笔忘字”灵感全无,以前每天再忙也坚持散步锻炼的她,如今只想宅在家中,如果出门那就是到各家医院看病—— 眼科医生诊断王女士患有“早期白内障”,但还没到需要开刀的时候; 消化内科医生看了王女士的胃镜病理报告说没有问题; 心内科医生测量其血压并听诊心脏后,只是提醒她关注自己的血压,目前是正常的; 神经内科医生说“颈部有一点点小斑块,只要随访就可以”…… 丈夫每次都陪着王女士看病,回到家的王女士心里就是不开心,朝丈夫撒气:“说我胃肠没有毛病,那么我为什么吃不下东西?说我心脏没有问题,为什么我心慌呢?不行,我还要到医院找专家看病。” 当王女士坐在我面前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份“24小时心脏监护报告”,情绪有些激动:“主任你看看,我的早搏那么多,他们还说我没有心脏病呢!” 我认真地看了报告,并且了解了王女士的现病史、既往史,耐心地和她解释——
什么是“早搏”?早搏是心脏过早搏动的简称,也称为心脏的期前收缩。 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因为心慌到医院就诊而发现了“早搏”的存在。 这部分人出现的早搏是良性的,即功能性的,主要的原因是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疲劳、焦虑、忧郁等心因性缘而诱发了早搏。 一般来说,对于这样的早搏患者,无须用药治疗,只要调整好生活节奏,平定自己的情绪,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熬夜、酗酒等等,早搏的次数就会逐渐减少,心慌的症状就能得到很大的改观。 但是,不否认确实约有10%的患者出现的早搏则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所引起,比如“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还有更为严重的短暂的“室速”或者“室上速”、“心房纤颤”等病因造成患者“频发性早搏”,这就必须给予药物干预,规范地治疗。 根据王女士的病史和所有的检测报告,我认为其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早搏,同时,王女士明显地存在抑郁情绪、焦虑情绪。针对王女士是一位老教师老知识分子的情况,我建议她回家后要注意以下5点: 1. 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每天都要有目标,有事情要完成,并做好“生活日记”,建议其亦可写写回忆录。 2. 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但是不要过度关注,可以记好自己的“健康日记”。 3. 每天坚持散步、做广播操;听舒缓的音乐、听小说广播连播;学朗读、练习“胸腹联合发声”;学习老年瑜伽,储存肌肉。 4. 建议寻找临床营养师的帮助,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饮食食谱,并遵照执行,列入“健康日记”记录内容。 5. 半年或一年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听了我的建议,王女士露出了笑容。陪伴一侧的其丈夫插话:“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在我们心内科门诊中,像王女士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就诊的患者中部分老人存在着抑郁情绪,对自己的健康问题焦虑不安。所以,我们不仅要关心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真正能够健康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