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0阅读
  • 0回复

[猎奇]丰镇隆盛庄​文化艺术巡礼 [9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2399
金币
30374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64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8-31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8-31) —
孟和套格套简介:现在内蒙古博物院工作
隆盛庄镇共有6条大街、42条小巷。隆盛庄的民居多为四合院。隆盛庄曾是庙子沟新石器人类聚落生活的地区,由于隆盛庄是当时塞北旱路唯一交通枢纽,所以至清嘉庆年间这里已是一个百物云集的集镇。在清末民初期为闻名遐迩的商业重镇。清乾隆三十三年,清政府移民垦荒在此建庄,以兴隆、昌盛之意取名隆盛庄。到了光绪年间,隆盛庄发展到鼎盛时期,人口达到2万多。当时的隆盛庄商贾云集,周边的牧民称这里为“隆兴浩特”。
隆盛庄街上,拴马桩、旗杆石、石门墩不在少数。现在有15块记录功德的石牌、8处拴马桩、20余处古井、8块石磨盘、碾子等有形文化遗产,记录着隆盛庄镇的繁盛的过往。
目前“六月廿四传统庙会”、“上三元”干货制作技艺以及“四脚龙舞”已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乌兰察布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的一半。
丰镇市隆盛庄四脚龙舞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观念不仅是经济基础、物质客体的主观反映,而且是经济基础、物质客体创建的推动者和发动者。文化作为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承载体,它在承载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赋予民族文化以时代精神。“文化认非物质文化遗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团结之魂”。可以说,没有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也就没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表现人们内在的信仰,又是外在行为表现的仪式,它从行为和心理两方面保存着族群的记忆,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是人们内心深处一种抹不去的记忆。这种记忆包含着该地区人们对家乡的记忆,对祖先的记忆,对开拓者们的记忆。这种记忆除了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式得以保存外,正是由于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保存族群记忆功能的存在,使当地民众对其万分关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式才得以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
舞龙,是全国各地极为盛行的一种广场民间舞蹈。《丰镇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趣文:“道光七年夏五月,龙降北坡居民院内,长数丈,头南尾北,身无鳞,赤色,其臭无比。秉官拜祷,用水数百桶灌其下,俄尔,云雾四合,屏雳一声腾空而去”。龙在先民们的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因此,成了民俗的传承文化,并对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舞龙就是在这些因素的支配下,能够在民间广泛流传,历久而不衰。丰镇柏宝庄流传的(四脚龙舞)十分罕见。
起源与发展
民间舞龙,在距今一千七、八百年前的汉代就已流传。丰镇柏宝庄乡流传的《四脚龙舞》距今约有二、三百年历史。据《大朔设官记略》载:“丰镇始为察哈尔八旗太仆寺马场地亩,雍正三年以土地闲旷,招民垦种”。雍正三年正值1725年,山西、直隶(河北)等地穷苦百姓渐次流人察哈尔地区垦荒。(丰镇史料》载:“太仆寺牧场(今丰镇红砂坝、柏宝庄、黑土台一带)牧场与耕地毗连。康熙十四年(1675年)迁出察哈尔蒙古部众之驻牧地,为屯垦开方便之门”。当地孙治国(1912-)老人追溯:“清政府放垦以来,柏宝庄一带穷苦百姓渐多,我们庄绝大多数是由山西祁县迁来,我家已在此居住第五代。听我的老人说,那时清政府派了一个姓邓的官员到四美庄。除每日带领三百亲兵操练外,还筑堡建庙(现旧址尚存)。百姓称他为“巴总”(清代旗以下“什户”之总管)。
察哈尔地区系北方高原,地区寒冷,风沙又大,历来多旱。据传:有一年四月已尽滴水未下。百姓惶惶,纷纷向邓巴总要求集合百姓向龙王祈祷降雨解难。并许愿若龙王降雨,年年耍龙灯以示恭敬。邓巴总应允,于是带领全庄百姓云集水泉寺(地名),摆供烧香,脱鞋取帽跪拜三日。正巧第四天巳时铺云,午时降雨.一场二寸半的清风细雨使百姓无不折服欢喜。于是积极筹办舞龙还愿。但该地对龙的制作技术全无,邓巴总亲自南下,着随从由南方背回一个详品交与当地民间艺人模仿制作,并逐步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舞龙套路,从此,柏宝庄乡四美庄村(龙舞)诞生。每逢正月十四、+五、十六大闹红火,舞龙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主要活动。
此后,当地一个叫苏太的民间艺人提出了异议,他说:“龙是神灵,不能缺胳膊少腿,咱们耍的龙没有腿脚,怎么是龙呢?分明是蛇”。在他的提示下,艺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四条腿及爪,并在龙头、龙身、龙腿内装石腊灯若干。夜晚舞龙时,场地周围点旺火若千堆,上面撒上锯沫、松香,瞬间白烟滚滚,龙在浓烟中起舞,犹如腾云驾雾一般,十分壮观。
民国十七年(1928年),奉军在距柏宝庄仅5公里的隆盛庄驻扎,闻传柏宝庄(四脚龙舞)精彩,于正月初八将(四脚龙舞)请去,直至正月二十五才作罢。因而,柏宝庄失去了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舞龙的传统习惯,改为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舞龙。
农历二月初二,原是个古老的节日,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这个节日每年正逢惊蛰前后,蚕伏了一冬的动物,都将从冬眠中醒来。先民们以为,传说中的龙也有冬眠的习性,这个时候也会苏醒,所以叫做“龙抬头”。这一天舞龙是再好不过的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形式与内容
民间舞龙,一般都怀有神圣和美好的感情。柏宝庄昔时舞龙,为保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每逢正月或二月,舞龙前都要将龙整修,家家男女争先恐后参加。舞龙所用费用按全庄百姓人口和牲畜数摊派。一些人口或牲畜不够兴旺之户,往往宁肯多出钱,也要多报人口和牲畜。他们这样做,希望感动神灵,来年赐福与他们。
在正式出(四脚龙舞)的前一天,由阴阳先生择“喜神”所在方向,舞龙者和自愿参加这一活动的村民,举龙前往“喜神”所在之位,鸣鞭烧香,摆供敬裱,龙头朝着“喜神”,全体跪拜,名日:“迎喜神”。此时,还要唱一段喜神歌:天官地官并水官,三官社上诸神仙,保护保护多保护,保护咱五谷丰登万万年。一人领唱,众和之,伴以锣鼓。热热闹闹,恭恭敬敬,将喜神迎回,供于龙王庙内。这种习俗在《丰镇县志》中也有记载:“上元俗名灯节,乡下多扮灯官唱秧歌,互相微逐仿摊礼,城中各大街设棚迁三官木立于其中…
舞龙由三官社发起,并负责筹办各种事宜,包括抽人筹款,起始结尾等。(四脚龙舞)由11人表演,但村民们都愿意参加,即使不会舞者,也以能举一举龙头为快,以图吉祥。其套路,造型以表现想象中龙的形态和习性为主要内容如:龙出水、龙翻身、龙戏珠、龙戏水。形态粗犷、憨厚,场面变化比较简单。表演时,都听从“龙珠”指挥,先走“龙出水”打开场面,接着表演“龙翻身”、“龙戏珠,’,最后表演“龙戏水”,舞龙者将龙举起,头身腿轻轻摆动。鱼灯,船在龙身下和腿下穿插而行,仿佛巨龙腾空戏水,渔船水面轻摇,鲤鱼跃越龙门。
风格与特点
任何舞种风格特点的形成,除与不同道具的使用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有密切关系外,主要是流传地区的群众欣赏兴趣、性格民情、生活习惯、劳动方式、地理环境等因素对舞蹈风格的特点产生潜在的影响。据查,清政府对太仆寺马场放垦后,柏宝庄乡四美庄村是较早流人垦荒者的地方,当地长者追溯:四美庄最兴盛时期有十二家富户,二十四家秧歌队,十八套社火,但后来每年衰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水源不足,不易发展成为集镇。另外,获得了土地的穷苦百姓不愿意将自己辛勤开垦的土地出售给商人。所以,大批商人北移至隆盛庄建铺造店,而四美庄日渐萧条,至今挂在四美庄老人嘴边的一句话是:先有四美庄后有隆盛庄。
(四脚龙舞)动作简单,形态粗犷憨厚,场面变化较少,龙身较短(只有10. 2米),这也是由于它多了四只脚的缘故。所以,表演者更需在龙珠的指挥下,统一意志,掌握规律。尤其在表演“龙翻身”和“龙戏珠”时,更要动作准确,随初应变,否则,龙身、龙腿会卷为一团而影响效果。假如夜晚表演出现这种情况,不仅龙体被龙身内蜡烛点燃烧毁,造成损失,还会被观众视为不吉利,表演者也会因此而情绪低落。总之,舞龙者不仅要力气,有功底。而且还要巧,熟练地掌握其内在规律,才能适应变化,轻松自如,健美潇洒,舒展灵活。
今天,(四脚龙舞)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仍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地方色彩,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不论其祖先来自何地,一旦落户于此,他们就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移民”,也正是相同的历史背景使他们形成一个新的“村落”,以至形成新的“族群”。在这里我们先用“村落”这个词来描述该地区,因为最初他们还不能构成一个新的“族群”。最初的移民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还缺乏族群认同。族群认同是一种社会群体水平上的认同,是族群及其文化存在的基础。反过来,族群认同又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于一个移民地区来说,“族群”的形成要晚于“村落”而且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必须经过对原有族群记忆的整合与重构,以形成新的族群文化,从而形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族群认同,而隆盛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脚龙舞就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1条评分金币+35
wowoni 金币 +35 - 2021-08-3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