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12
- 在线时间33422小时
-
- 发帖29116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16708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1168
- 金币
- 16708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4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2
|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5-18)
—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北京宽度最长的楼有多长?据摄影师孙海霆的观察,150米,像一堵巨大的墙,出现在北四环不远,建筑学上,它被称作“板楼”。“背景建筑”系列 摄影|孙海霆这种面宽比进深大、单调重复的板式住宅楼,与计划经济同步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一大批板楼密集竣工,高效解决了北京当时小地块上高密度人口居住的问题。从早期主要用作单位集体分房,到现在北漂年轻人租住,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有网友形容这些大楼就像“城市英雄”,“承载了一个城市最具烟火气的生活。”“诚实、朴素,一点都不矫揉造作。”“小时候住五六层老破小,不知有多羡慕同学家能住上这种带电梯的高楼。”如今,这些依然杵在北京环线主干道上的板楼,深深影响着整个城市街道的风貌,但鲜少有人真正注意过、研究过这些房子。孙海霆 北漂10余年的80后建筑师、摄影师孙海霆,挖掘40多栋北京大板楼,用大画幅相机,给每栋楼留下一张严肃肖像。一条来到孙海霆的大板楼拍摄现场,“这些承载了普通人生活的无名建筑,才真正构成了我们城市的底色。”撰文 | 叶荔 责编 | 陈子文春夏之交的北京,柳絮漫天。我们在三环一条主干道旁行走,开着导航,搜寻着孙海霆发来的定位,走到100多米开外的马路另一头,才恍然:孙海霆说的大板楼,其实早就落在我们跟前。“太长了……”所有人发出同一感慨。“板楼”是个建筑学概念,特指“面宽”比“进深”大的板式住宅楼,它长、平、重复,就像“长了一张毫无波澜的大脸”。它平平无奇,却比比皆是。北京二、三、四环的环线主干道上,稍加留意就能看见它们,诚如一块巨大的饱和度很低的“城市背景布”。仔细观察的话,这块“背景布”的丰富细节又耐人寻味。我们跟着孙海霆在板楼正前方的街道中间,开始组装起大画幅相机,每隔几分钟,就有人突然从对面某格窗子里探出头来。“他们注意到我在拍他们了。”孙海霆提醒说。路过的小朋友和大爷大妈也总喜欢围上来问他:“这楼有什么好拍的?”以下是孙海霆的自述。在三里屯,遇见板楼0012007年,我第一次来北京实习,找房子住,中介公司就把我带到了北三环的安贞桥,那是我第一次进一个板楼。非常长、非常大、非常平——是我对板楼的第一印象。12年后,2019年的一天晚上,我在三里屯逛街,忽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房子:它被旁边的建筑灯光照出非常诡异的粉紫色,这种颜色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直到这时我才第一次仔细地去看这样的一个楼。这就是板楼001。典型的板楼 有了这第一个楼以后,我发现北京其实有很多类似的大体量扁平板楼。外出时看到,就在手机地图上做个标记;打开卫星图,在一些狭小的地块可以发现明显长条形的屋顶,再切换到街景模式去确认。部分板楼坐标 我总共在北京找到了40多个体量巨大的板式住宅楼,差不多都建于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它们出现在东西向主干道的两侧,以及像二环、三环、四环这些环路的边上。一一踩点,一栋一栋拍过来,从2019年冬天到2021年开春前,花了两年多秋冬季的周末时间。我选用了4×5英寸的大画幅相机、彩色负片,保证整个图像的质感细腻平均。拍摄第一张的时候,就定下了严格的规则,站在这个楼最中间的正前方拍,用同一台相机,同一个焦距的镜头,还会进行透视矫正,一切都是为了突出它的“平”。最后呈现出的,带有类型学的图式语言,横平竖直,统一工整。建筑充满整个画面,几乎顶天立地,让观众自己去想象,这个楼到底有多长?板楼001坐标:三里屯▼ 我正式拍摄的第一栋房子,我管它叫“板楼001”。一直等到天比较冷,树叶都掉光了以后,找了一个下午才去拍摄。这栋楼的色彩——红色,是板楼里少见的明亮色系。水平的条窗,每一层一直在重复,好像可以无限延伸下去。这栋楼的坐标也很特殊,紧挨着三里屯的商业街。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一张毫无特征的呆板面孔,就这么和当下最时髦的商业街无缝连接,这样的城市空间太有意思了。非常标准的板楼坐标:东北三环▼ 曙光里13号的这一栋房子,长度约80米,高度12层,是非常典型的80年代大板楼。沿街的北立面,均匀且重复,每一层都有贯通两端的北走廊。里边绿色的小门,通向竖向交通楼梯。楼梯上来以后,住户从长长的公共走廊再开门进屋,也会有陌生人从自家的窗户和门口走过。这里边估计住了有200户,就像一个小社区。它的东西两端会有比较大的南北通透的户型,中间都是匀质的小户型。150米,宽度最长的板楼坐标:北四环▼ 我拍摄的宽度最长的一栋板楼,长度约150米。位于北京的城府路,在地质大学家属区的最北侧。为什么板楼通常出现在一个地块的最北边?因为这里边有个日照规范的讲究。如果它在地块的中间或者南边,就会往北投射一个巨大的阴影,对那些比它更北边的房子的采光造成很大的影响。18层,最高的板楼坐标:北三环▼ 这是我拍过最高的板楼,18层。南北两边都有住户,中间是一条漫长、幽暗的中走道。我第一次走在里面,内心觉得很压抑,甚至有一点恐怖的感觉。七八十年代的建筑,质量都非常好,因为当时的条件下能盖这么大体量的楼,一定是用了非常好的建筑材料。功能,功能,功能!坐标:北二环▼ 这栋板楼在黄寺大街。最有意思的是它在整个连续的封闭外走廊的中部,断开了这么一条。大家猛地一看,以为是不是一个造型上变一变节奏?但其实不是,这个隔断是出于消防安全的考虑。万一单侧出现火灾,封闭的走廊里一定挂满了烟,人就可以往这一节开敞的走廊逃生,烟气也会在这里消散。如果两侧都失火,还有一个竖向钢楼梯往上或往下一层,紧急疏散。它是从非常理性且有逻辑的功能角度出发,去进行设计的。未来垂直城市规划 1924 由德国建筑师Ludwig Hilberseimer设计板楼背后:理想居住生活的变迁板楼最早出现在20世纪早期。当时欧洲一批现代主义早期的建筑师,构想过这样一种未来城市:底下是宽敞的马路,上面有立体的街道,最上部全都是大型的板式住宅楼。板楼代表着采光、通风、卫生条件都更好的未来居住生活,与乌托邦城市图景紧密相连。法国马赛公寓 1947年设计欧洲由此出现了很多社会住宅实验,也就是早期的板楼,比较知名的就有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的马赛公寓。莫斯科郊外的板楼住宅群 不过欧洲人抗拒集体主义色彩的生活,这种城市畅想并未在欧洲实现。板楼反而在前苏联,得到大规模推行。福绥境大楼 1958年竣工 第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前苏联的大量运用,20世纪50年代初,我们国家出现了第一批板楼建筑。安化楼 现在北京城里仍能找到的最老的板楼,有白塔寺附近1958年建成的福绥境大楼——它也被称为“中国的马赛公寓”,以及位于崇文门附近的安化楼,1959年竣工。在当时,这些新型建筑是一种住宅实验。灰色:走廊 黄色:起居空间 红色:卫生间福绥境大楼采取的是中央长走廊的方式,廊子完全是暗的。因为南北都有住户,楼会更厚一些,北边的住户因为只有朝北采光,条件相对差。福绥境大楼室内公共空间 图片提供:史建/有方 每一户的面积都比较小,家里边有卫生间,没有厨房。做饭,带孩子,娱乐,这些行为全部集中起来,在公共区域进行,比如一层有专门的集体食堂,还有很完备的托儿所、俱乐部、理发厅。你不用离开这栋板楼,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整个楼最终实现的,是一种理想的城市集体生活的样板。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开始发展,人们私有化的观念加深了,对住宅的私密性、采光通风等,有了更多样的需求。板楼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灰色:走廊 黄色:起居空间 绿色:厨房 红色:卫生间这时期的板楼,保留了拉通的北走廊,或者中走廊,一户一户独立的住宅单元由走道串联,在水平上重复。而每个房间内部已经“五脏俱全”,有卫生间、厨房,朝南就留给客厅、卧室。每一户人家都能在自己的空间里,进行完全独立的起居生活。50年代住宅里的那些公共设施,就不复存在了。我拍摄的30多栋楼,也都是这个时期建造的。新型板楼第三阶段:9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90年代中后期到近几年盖的这些板楼,看起来依然扁平,但是内部的平面组织规则就完全不一样了。灰色:楼梯间和走道 黄色:起居空间 绿色:厨房 红色:卫生间每一户之间已经没有共同的长走廊,而是一个楼梯上来,一梯两户或一梯三户,形成一个小单元。这样的单元再在水平上连续摆4-5个,形成一个平面。它的组织模式,其实更接近塔楼模式。福绥境大楼室内 图片提供:史建/有方 生活在板楼的人,几十年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板楼的密集建设时期,机关单位或事业单位要给职工分房子,尤其要解决年轻员工的住房问题,往往把一座住宅楼当作一个单位的家属院来看待。要在一个狭窄的地块上,实现很高的居住密度,板楼这种形式是非常解决问题的。到了现在,板楼逐渐变成了面向社会的出租房,很容易就能在中介市场上看到它。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租在这——户型不大、40多平米左右,租金相对便宜,地段往往还挺好的。位于太阳宫南街的板楼 这样的房子住起来并不糟糕,采光通风的条件还是很好的。比较陈旧的没有新风系统,每家就通过安装独立的空调来解决,这在我拍摄的外立面上也很突出。甚至有一些板楼,现在地段归属某个学区,看上去老旧,你一查,它的房价可能十几万一平米。大量的无名建筑,是我们城市的底色我的本职工作是建筑师,2011年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2017年辞职出来,跟合伙人一起成立了一个小事务所,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业余,我一直在拍摄建筑,有室内也有室外的。建筑摄影,也成为了我观察城市的一个手段。就像板楼,每一扇小窗户、每一个小格子的背后,每天都有不同人生的喜怒哀乐在上演。它虽然外表平静、呆板,内部承载的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在它存在的半个世纪里,一直庇护着这么多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它的使用密度和强度远远大于那些光鲜亮丽的地标,对城市的贡献也非常大。未来我也在计划进入到板楼内部随机取样,呈现每栋楼内部的丰富空间与生活。《城中村建筑立面》系列 孙海霆摄 当谈论到城市建筑,我们经常提到的就是那几个地标建筑、网红建筑。但真正能够承载城市大量市民的房子,往往是我们不愿意去注视的,很少去关注的建筑。而这些建筑,才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底色。作为建筑师,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追求有个性的房子,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问一下自己,有趣、好看的定义,到底是怎么样的?是不是规律的、没有个性的房子,它就不是一个好的建筑?建筑跟人一样,是有寿命的。再过20年,像大板楼这样的住宅建筑,它们的结构寿命就差不多了,也会从城市中一点点消失掉。在它们的生命周期里,其实从来没有人非常严肃地给它们拍过一张肖像,倒是每隔几个月会被房地产中介用手机歪歪扭扭地拍一下。所以我就特别愿意以这种客观的视角、极严肃的方式,对着这些非常日常的建筑拍摄、记录,给这些无名的建筑,留下一份肖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