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4阅读
  • 0回复

[美食文化]日本人春天也会吃青团吗[3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69676
金币
17604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5621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55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4-03
— 本帖被 chn001 执行加亮操作(2021-04-25) —
日式团子大赏
什么是最能代表日本春天的东西?樱花?
在日本,有句话叫做:花より団子(舍华求实)。
可见对于日本人,尤其是糯米爱好者来说,花见团子的魅力绝不亚于盛开的美丽樱花,这春花秋月的诗情画意,都汇聚在这细腻优美的团子里。
乍一看团子在和果子里毫不出众,但其香软糯滑却能满足人们对甜品的终极幻想。
纵使冷掉了,团子也会展现出其强韧的一面,引得口感和嚼劲党心醉。
每每看到影视作品中那些精美绝伦的团子,都忍不住频频咽下口水,毕竟眼睛也算吃着了,四舍五入也相当于和主角一起吃了,过过眼瘾也是好的~
当然光看还显然不够,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川端康成即使在《雪国》成书后,还多次来到越后汤泽(位于日本新潟),为的就是能再吃上一口当地特产的竹叶团子。
越后汤泽的竹叶团子,半粽半青团,十分有意思
※ 竹叶团子是一种用竹叶包裹艾草糯米团子的食物,馅料一般是豆沙,简单粗暴的可以认为是粽叶包青团,缝合了我们清明+端午的名物,不知道能是什么味道。
这里肯定有小伙伴要问了,看起来这团子似乎平平无奇,和没有馅的汤圆或者青团也差不多嘛,真的有那么好吃吗?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日本的各式团子,了解后再判断也不迟~~
团子 だんご
团子是日本数百种和果子中的一种,按分类,其属于“生果子”,这个分类里还有也非常有春意的樱饼、草饼等等。
※ 和果子中,含水量在30%以上的,称为生果子。含水量在10%-30%之间的,称为半生果子。含水量10%以下的,称为干果子。含水量越高的果子保存期限越短,更要趁新鲜吃。
团子的原身名为“粢(しとぎ)”,是日本古代一种吃米的方法,彼时的吃法远不如现在团子精细,捏成团就直接来吃,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主食式吃法。
粢的样子
日本民俗学创始人柳田国男则认为,团子是日本根据我们唐朝时期传播到日本的唐菓子“欢喜团子(歓喜団)”的变种名称。在日本料理古籍《厨事類記》似乎也能找到类似的记载。
平安时期的『和名類聚抄』中关于团子的记载
不过由于古时候生产力有限,要做团子大多就地取材、大麦、小麦、玉米甚至红薯等杂粮都能磨成粉来制作团子,且调味也颇为单调(甚至没有),
所以团子的功能要么是当主食,要么就是当贡品。
直到江户时代起,生产力大幅提高,团子的原料逐渐固定为小麦粉、玉米粉或者粳米,加之此时糖这样如今看来稀松平常的调味品开始真正普及起来,用竹签穿起来、入口甜蜜动人的团子才真正成为了平民百姓茶余饭后的点心。
当今关于团子使用材料和风味的边界则越来越模糊,做团子究竟是用粳米还是糯米抑或是混用,往往只取决于店家对于口感和风味的追求,口味上更是百花齐放,颇有点我们这青团的感觉。
因此各家团子独有的灵性,大体也就来自于这里。
没有一味的拘泥于传统,又不迷失于时代,正是团子这类果子所带给人们独有的“和食风情”。
通过美味的团子来感受四季更迭的规律,在吃吃喝喝里感受的风物诗,比书本上要来的直接的多吧。
下面就来简单的看一下,日本一年四季都有哪些好吃的团子吧。
春:花见团子
关于花见团子的起源还有个故事:相传丰臣秀吉晚年在京都醍醐寺三宝院的山麓移植了700株樱花,并邀请数千人一同饮酒赏花,史称“醍醐の花見”。
在这次声势浩大的赏樱过程中,作为点心供人们享用的,就是这花见团子。
典型的花见团子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粉、白、绿,既能与春天的赏樱景致融为一体,三色还同时也象征粉(春天)、绿(夏天)、白(冬天)的一年三季。
至于为啥只有一年三季…唯独没有秋天…
这是因为,花见团子“吃不腻(飽きない/秋のない)”的谐音梗。
谐音梗真是哪都有~
刚才还在享受一花一世界,一口一团子的深意。这会竟然觉得有点搞笑~
团子安放的顺序也颇有讲究,通常是粉色、白色、绿色的顺序,
有说法认为这就是照着樱花花蕊、樱花花瓣和樱花花叶的顺序安排的,是不是感觉仪式感又增加了不少呢~
另外回答一下不少人关心的问题,即花见团子有没有馅、不同球的味道又是什么样的呢?
通常来说花见团子是没有馅的,如此玲珑可爱的团子,也是不太适合再塞进厚实的馅料了的吧。味道上都是甜口的,三种颜色分别是樱花、白豆沙和抹茶为多~
能用美食来感知四季更迭和春花秋色,总是能让人在这纷扰的世界里找到一丝安静吧。
夏:御手洗团子
御手洗团子的历史同样悠久,起源自京都市左京区下鸭的下鸭神社举行的“御手洗祭”和 “葵祭”。
最初御手洗团子由氏神子孙的氏子家庭所制作供奉在神前,后来逐渐也在神社里贩卖起来(这是看到商机了吗)。
下鸭神社
不过也有说法是镰仓时代的醍醐天皇某次行幸之际,于御手洗池捞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泡沫,随后接着出现了4个泡沫,附近的人们看到觉得十分神奇而祥瑞,就根据这个逸闻来制作团子了。
醍醐天皇的水泡事件
当时御手洗团子是要将10个串做成扇形,每串上串上5个团子,5个团子中的中四个较小,代表人的四肢,最顶上那个稍大的,代表人的头部,仪式感满满。因此御手洗团子本身也有了消灾祈福的意思在里面。
下鸭神社的御手洗团子
到了江户时代,由于四文钱的诞生,为了方便交易,一串御手洗团子就变成了4个。
当然现在对于团子的数量已经远没有那么讲究,在店里买的御手洗团子,每一串三个、四个还是五个团子都有可能,基本取决于店家了。大多数时候御手洗团子也就是日常的小点心了。
至于御手洗团子搭配砂糖、酱油和片栗粉等制作的特殊甜酱油或者甜辣酱油的吃法,其实是在大正时期由加茂御手洗茶馆的老板突发奇想制作而成的。
软糯的团子经过烤制以后更为的香软诱人,搭配甜咸适口的酱汁在全国大受好评,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根本停不下来。
加茂御手洗茶馆的御手洗团子
尤其是到了校园动漫三件套的夏日祭、海滩和烟花大会的时候,又怎么能少了这可人的御手洗团子呢。
秋:月见团子
日本赏月的习俗其实也是来自我们中国,在平安时期第一次出现了官方的赏月宴,贵族们在月下吟咏诗歌的行为在当时看来十分风雅。
此后逐渐形成了在十五夜要拿团子来供奉神明的习俗。月见团子这时还是作为寺庙和神社贡品存在的,其纯白的颜色和圆润的外形,有满月的意向,十分讨喜。
在《东都岁事记》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月见团子的供奉方式,大体是先把丸子做成大约直径10厘米的大小,然后按9-4-1的堆放方式,堆叠在一个大盘子里,并且还不能供奉在房间里,需要月光能照到的地方才行,相当费事儿~
月见团子真正普及也得是赏月活动也彻底普及了的江户时期。月圆之日刚好碰到收获时节,人们就把多余的米做成团子,吃吃清雅的团子赏赏月,岂不快活的很。
而当代的月见团子可说是日本地域差异最大的团子了,白的、黑的、有馅的、没馅的、加酱油的、加黄豆粉的、加红豆的,再辅以五花八门的造型,反正赏月吃就对了…活脱脱一副我们中国月饼的既视感。
不同的月见团子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钟情于赏月,有了月亮胃口都更好了一些,除了折腾月见团子之外,他们还有月见乌冬面、月见荞麦面,这几年甚至出现了月见汉堡……
反正赏着月,吃什么都更香了一点,对吧?
冬:红豆团子/白玉团子/黄豆粉团子
要说所有团子中最朴素的,非白玉团子莫属了。
只用糯米和水做出的团子外表光滑,洁白似雪,口感绵软,与我们的实心汤圆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由于它的外表冷峻,大多数时候白玉团子是作为刨冰上的配料,是属于夏天的代表选手。
这里把白玉团子放在冬季的代表里,主要还是小通对冬天的红豆团子汤爱的过于深沉,哪怕外面寒风彻骨,来上一碗温暖香甜的红豆团子,就怎么也不冷了。
而且由于白玉团子的“平庸”个性,撒上黄豆粉,它就变身成为了黄豆粉团子,而搭配甜蜜的红豆的话,又瞬间能幻化为红豆团子,多变就成为了白玉团子的最大魅力~
吃一口按自己的喜好设计和调味的团子,整个世界都仿佛是自己的。
1条评分金币+12
chn001 金币 +12 - 2021-04-2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