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眼中,曹操早已经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叛逆之人,而荀彧则忠于汉朝,为了让曹操不走出篡汉这一步不惜自尽。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曹操可能也不是存心要篡汉,而荀彧考虑的更多的也是豪门大族的利益而已。
事实上,早期的曹操忠于汉室的心,比谁都强烈,即便到死,他也没有跨出那一步,虽然曹操也认识到汉室必亡!荀彧呢?真的忠于汉室吗?不一定,他恐怕更忠于他所在的士族集团!
曹操对汉室的立场,有变化的过程
其实早年曹操对汉室的忠心天日可鉴!当初,讨伐董卓时,表现得最义无反顾的就是曹操。
在诸路反董大军中,曹操势力最弱,只能挂在韩馥旗下,几千兵马还是他变卖家产,募集的私兵。当所有诸侯左顾右盼,谁也不愿意自家兵力受损时,曹操第一个挺身而出,结果打光了家底。他又再次回家募兵,二上前线。
曹操对诸路兵马的私心失望透顶,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
剿灭黄巾军时,曹操依然是最积极的战士,他曾说,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去世后,墓碑上刻着:汉故将军曹操之墓!这时候的曹操可以说绝对是汉朝的忠臣。
荀彧从初平二年(191年)就开始跟随曹操,至少那时候曹操还是汉室忠臣。曹操的“野心”也不是一天撑大,而且“野心”和“篡汉”的界限在哪里,本来就很难界定。曹操到死也没有跨出那一步,说明在曹操的心里,他一直还是谨守着底线。
所以,恐怕连曹操自己都无法描述得清对大汉的复杂心情。
荀彧与曹操的矛盾,焦点不在对汉室的态度
以荀彧的睿智和通达,他恐怕也早就在心里得出一个结论:大汉已经没得救了!从荀彧跟随曹操的二十余年经历来看,在对待朝廷的问题上,恐怕俩人早就心有灵犀了。
个人认为,荀彧与曹操的矛盾,应该来自于立场冲突,曹操“唯才是举”的《求贤令》,才是引发俩人矛盾的根源!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颁布《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份《求贤令》暗藏着一个巨大的雷区,即“唯才是举”。从表象上看,似乎没什么问题,其实这份《求贤令》已经触动了豪门士族的根本利益,而荀彧正是豪门士族的典型代表。
两汉的官员选拔,一直采用“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察举制”其实已经变成了豪门士族垄断官场的工具。曹操的出身却不是豪门士族,他对这个制度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深恶痛绝,这就是曹操想另立炉灶的原因。
为了打破豪门士族的垄断,曹操甚至提出,即便是“盗嫂偷金”类的人,只要有能力,也可以用!这个做法,无疑触动了所有豪门士族集团的根本利益。
荀彧在曹操身边,举荐了很多人才,但仔细熟悉理一下就会发现,荀彧举荐的这些人全部都是豪门士族阶层人士。这就很清晰地表露了荀彧的政治立场,与曹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曹操的这份《求贤令》颁布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建安十七年(212年)就发生了荀彧公开反对曹操,接受“魏公”称号的事:“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也就在当年,荀彧不明不白地去世了。
原先亲密无间的伙伴,几乎是突然翻脸,从这个时间节点上来看,这三件事不能算是巧合吧?
统一天下的重任,除了曹操还有谁
抛开“篡汉”的说法,无论曹操还是荀彧,对天下形势都有一个共同的利益诉求:结束军阀混战,实现天下统一!
荀彧出自颍川大族,家族世代官宦,以荀家对天下大势的洞彻,谁能执帝国牛耳,在他心目中门清。
不过,荀彧第一个投靠的对象不是曹操,而是袁绍。为什么是袁绍?很简单,他和袁绍有共同的利益立场:同为豪门士族阶层!
当发现袁绍根本不堪重用后,他才将目光转移到曹操身上。曹操所展现出来的雄才大略,也征服了荀彧,曹操同样对荀彧表现出不寻常的欣赏。这就是他们二十年来亲密无间的原因。
对荀彧来说,他最好能找一个袁绍的身份,曹操的能力,这样一个结合体。可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为了统一天下的目标,他只能选择曹操,况且那时候曹操还没有表现出,有伤豪门士族根本利益的举动。
所以,荀彧谈不上对汉室有多忠诚,他也不关心曹操“篡汉”的问题,两个人的根本矛盾在于,曹操伤害了荀彧所代表的豪门士族集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