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4-11-22
- 在线时间25571小时
-
- 发帖69751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19222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621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69751
- 金币
- 19222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621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557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22
|
—
本帖被 砂锅吊子 执行加亮操作(2020-12-06)
—
全文高能,胆小慎读 对《釜山行》印象深刻的观众,不会忘记电影开头时出现的指挥人偶。它拥有接近人的外表,却没有人的表情, 一出现就把人带入异样又肃杀的气氛中,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图片来源:电影《釜山行》除了类人的人偶,与之类似的娃娃也常常成为电影中的恐怖担当,甚至可以串起整个剧情。导演时常运用这类「似人而非人」的角色,来渲染气氛,增加观众观影时的恐惧情绪。比如,《招魂》中的安娜贝尔娃娃,穿着雪白的裙子,披着蓬松的头发,却透露着诡异。高能预警左滑查看图片来源:电影《招魂》 《死寂》里面的人偶,不仅在面部表情上与安娜贝尔神似,在恐怖效果上也有几分类似。高能预警左滑查看图片来源:电影《死寂》实际上,恐怖角色的外形设计,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导演有意将这些角色,设计成「与人相似、却又不完全类人」的样子,把观众带到「恐怖谷效应」之中。壹恐怖谷效应:似人非人,最恐怖所谓「恐怖谷效应」,由时年 43 岁的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在 1970 年首先提出。它指一些人面对那些与活生生的人或动物非常相似、但又不全像的时候,产生反感、厌恶、甚至毛骨悚然等情绪反应的一种现象。什么叫「像又不像」呢?除了文章开头提到这些「娃娃」,再给你看一个生动的例子。 《咒怨》电影里的一个孩子曾给大多数观众带去心理阴影,他拥有孩子的外形,但和正常人相比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高能预警左滑查看图片来源:电影《咒怨》森政弘的理论指出:- 在机器人不够像人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它们越像人越有好感;
- 但是,到达某个 拐点之后,这种正相关的效应 会突然消失,好感度因为机器人「更加像人」而骤降。
如果我们把这种相关性绘制成一条曲线,会发现在「似人非人」阶段,会有一个好感度快速下降区间,也就形成来所谓的「恐怖谷」。在恐怖片中常会出现的尸体、假手、僵尸、能剧面具都处在这个谷底,让人不舒适到不愿意注视。图片来源:网络 越过恐怖谷,一旦机器或者角色又足够像真实人类,我们对它的好感度又会迅速攀升。比如《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产品「瑞秋」,在影片中的设定强调复制人拥有人的情感,与人类难辨难分,这一角色的设计就飞跃了恐怖谷,反而有美美的感觉。图片来源:电影《银翼杀手》另外,森政弘的恐怖谷还发现,会动的「类人物体」,在恐怖谷比静态的更吓人。如果你恰好看过《招魂 2》,那么下面这个画框狂奔的名场面,用以解释这种差别,或许再适合不过:高能预警左滑查看图片来源:电影《招魂 2》贰恐怖谷效应可能与「认知失调」有关这种导致我们心里发毛情绪不安的效应,究竟是大脑的什么机制, 目前学界尚无定论,它可能跟我们对「未知」的恐惧有关,也可能和大脑「分类」方式有关,还可能和「预期与实际不符」的认知失调有关。面对事物时,大脑习惯用认知中已有的具体事物来分类、解释我们所见的一切。另一方面,当机器或者某个事物越像真实人类,越增加了大脑处理信息的不确定感,也影响到了大脑对事物的分类。比如电影《终结者》中的施瓦辛格,由于受伤,他人类面孔下的机械遭到核心暴露,既唤起了我们对「未知之物」的恐惧,也激发了大脑的认知失调: 这是人吗? 它拥有生命吗? 它有感情吗?- 它能理解我的感受吗?
- ......
图片来源:电影《终结者》恐怖谷效应在灵长目动物身上也有发现,也许并非人类特有。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分别对被试猴子展示了「机器猴子」、「仿真猴子」、「真猴子」照片,记录它们对这些画面的注视时间。注视时间长短直接反映了猴子对画面的喜好程度,时间越短越不喜欢。研究发现,不论是猴子开心时的咕咕表情,还是恐惧时的呲牙表情,被试猴子对「仿真猴子」(也就是中间那两张)的平均注视时间,都明显更低。从左至右依次为机器猴子、仿真猴子、真猴子▽图片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这显示出,猴子不喜欢「半真不真」的猴子形象,就像人不喜欢「半人不人」的形象一样。叁引起恐怖谷效应的事物有很多有研究发现,通过计算机拟合成像,鸟、狮子、老虎、鹿,都会引起类似的效应。图片来 源:Frontiers in Psychology研究人员给被试者随机展示上面的单张图片,请他们根据自己的喜恶程度打分,并绘制出相应的喜好曲线。最终,这些实验得出的折线形态类似,呈现出「中间低,两端高」的形态。这说明,人们对中间「似物非物」的画面,喜好程度最低。纵轴表示喜好程度横轴表示展现图片的编号▽图片来源:Frontiers in Psychology另外,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看见网红脸和芭比脸,不会觉得「美」,反而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与「恐怖谷效应」类似。一项研究发现,眼神最可能是判断一个事物「有没有生命」的依据。图片来源:The tipping point of animacy. how, when, and where we perceive life in a face实验邀请人们分别观察上面这些静态的面孔或面孔的局部,并用打分的方式回答「它有多大可能是活的」这一问题。最终,研究者绘制了下面这组曲线。纵轴是对生命迹象的判断 横轴为实际物理差异程度 ▽ 图片来源:T he tipping point of animacy. how, when, and where we perceive life in a face 研究发现: 综合全脸判断的方式最敏锐,人们最容易对于「它有多活」作出可信的判断;- 单个面孔特征中,通过观察眼睛,相对最容易看出生命迹象的存缺。
这也许可以解释,人们在看到面部精致但比例有轻微失调、眼睛大而空洞的网红脸时,为什么也可能产生类似「恐怖谷效应」的情绪。下图是「跨越恐怖谷的 CGI」的 Emily,即 电脑生成动画技术(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下的人物,她的表情、皮肤质感、眼睛都和真人无比接近。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可惜,Emily 动起来的时候,仍然不能完全摆脱「恐怖谷效应」。而我们喜欢的那些动漫人物,则是被推离恐怖谷的产物。动漫人物的设计刻意夸张的五官,简化了面部的真实细节,让我们明确感受到,那不是人,但是内心有和你我共通的情感。当然,我们有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暗示,事情也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当你看完这篇文章后,花 30 秒钟凝视平常伴你入眠的娃娃,书架上摆放整齐但表情凝固的手办......又或者试试在今夜,选择一个并没有良好照明条件的厕所,仔细端详镜子里顶着黑眼圈的自己......你,是不是也一脚踏进了恐怖谷之中?撰稿专家 丁若水苏州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科学审核 张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策划 洋葱监制feidi作者丁若水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参考文献[1]Looser, C. E. , & Wheatley, T. . (2010). The tipping point of animacy. how, when, and where we perceive life in a face. psychol sci, 21(12), 1854-1862.Tinwell, A., Grimshaw, M., & Abdel Nabi, D.[2](2011). Effect of emotion and articulation of speech on the Uncanny Valley in virtual characters. Affective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Interaction.[3]Ferrey, A. E. , Burleigh, T. J. , & Fenske, M. J. . (2015). Stimulus-category competition, inhibition, and affective devaluation: a novel account of the uncanny valle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5]Masahiro Mori. The Uncanny Valley.1970.Energy, 7(4), pp. 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