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先生曾指出,体力尚佳的癌症病人可以适度游泳。除了饮食,许多的抗癌专家提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运动有利于机体对抗癌症。汤钊猷先生认为,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刺激人体修复功能、免疫功能的恢复。适度的运动还可以提高多巴胺神经的含量,而多巴胺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情绪调节的“加油站”,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事实上,动物实验证明游泳可以刺激体内干扰素的产生,从而有助于动物体内预防肿瘤的形成和复发[1]。干扰素是什么?
干扰素是机体内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可以调节T、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小剂量时起到促进作用,大剂量时起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在动物体内外,干扰素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多数学者认为,干扰素通过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特殊受体,抑制DNA的合成与分裂;提高T、B、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以达到提高免疫应答,抑制或辅助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2-4]。
汤院士曾报道过这样一位病例:该病人在2001年确诊为癌症,第二年进行手术切除但却复发。2004年治疗后再次复发,这位患者最后找到了汤教授。汤教授给了他一个建议:在体力还可以的情况下养成适量游泳的习惯。这位患者听从了汤院士的建议,除了按时服药,每天都坚持游泳20-30分钟。没想到这一习惯竟然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抑制住癌症的复发。
我们都知道适度的运动能够改善人体健康、延长寿命,但为什么游泳这项运动相比其他运动方式更加有益呢?游泳究竟有哪些好处?
1、增强心肺功能:游泳需要调节和平衡呼吸的频率,有助于人体心肺功能的提升,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坚持游泳,有助于患者治疗后体力的逐步恢复,改善易疲乏的状态,同时也能增强抵抗力,恢复和改善体质。
2、增强抗寒能力:毛细血管的收缩与扩张能力在游泳时能够得到良好的训练,微血管系统的畅通和弹性是保证血液运输的关键,因此多游泳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增强人体内的代谢循环。
3、塑造身型:由于泳池里的水温一般低于人体正常体温,为了维持体温,人体会更多地动用脂肪以供能,因此游泳是减肥塑形的好方法。此外,游泳锻炼了四肢的肌肉力量,有助于调动和协调身体的主要肌群,对于缓解或改善患者的不适或疼痛具有很好的作用。
4、美容:游泳能够加速血液的循环,促进人体内毒素的排出。很多世界级游泳运动员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5、按摩:在游泳的过程中,水与人体皮肤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或阻力,因此每次的游泳相当于水流对全身皮肤的轻柔按摩,有助于缓解身体上的其他疼痛并放松身心。
6、调节心理,舒缓情绪:游泳是一种减压的治疗方式,由陆地上沉重的心理负担转移至水中意志力的高度集中和对动作的关注,通过“移情”的方式实现心理降压,可化解长久郁积的忧愁和心结。
7、维护呼吸道健康:适量游泳还有助于维护呼吸道的健康,增加肺活量、增大呼吸系统容量。当然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游泳之前需要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
8、改善睡眠:游泳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因此白天游泳的人到了晚上更容易进入放松和困倦的状态,有助于高质量睡眠的获得。
癌症患者也能常游泳吗?
可能许多患者朋友还会有这样的疑惑:游泳属于有氧运动,面对如此高强度的运动类型,癌症患者的身体能承受得了么?
事实上,游泳并不像跑步、球类活动等高强度运动那样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通过调整划水动作以及呼吸的频率,我们能够主动控制游泳时体力消耗的大小。在充分掌握游泳的姿势、节奏及技巧后,并不需要像其他运动那样消耗大量的体力。
游泳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1、游泳前需要充分拉伸,做好必要的热身运动,以身体微微发汗为最佳。
2、不要在空腹或饥饿的状态下游泳,也不要在饱餐后立刻游泳。用餐与游泳最好间隔一个小时以上。
3、游泳后忌立刻进食,以免出现消化不良或胃肠道疾病等问题。
4、游泳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泳后进餐需要荤素搭配均衡,合理膳食。
总而言之,相比于散步等幅度较小、消耗较小的活动来说,游泳能够充分动用全身的肌肉组织,以及功能器官的协调配合,对人体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运动方式,对于术后康复期的患者来说也是值得推荐的运动方式。因此,如果癌症患者体力尚佳,且处于病情的稳定期或康复阶段,适度游泳可以作为抗癌的日常“处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