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并且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的高,是一种人们应该高度警惕的疾病,平时就要做好预防保健,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来说,预防、保暖、饮食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近些年来,都市快节奏生活,人们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精神压力大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应时刻提高警惕,采取一些中医绿色疗法提前做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爆发率。
为什么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秋季天气干燥,易导致血液粘稠度高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呼吸会消耗身体大量水分,加上日常补水量不足,容易导致血液粘度过高,进而使心血管和脑血管血液流通不畅,最终导致血管堵塞,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秋季干燥,人体容易缺水,每天喝一些温开水补充身体水分,对人体心、脑血管有一定好处。
秋季转凉血管收缩,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
秋季虽然比较凉爽,但是气温下降使人体耗氧量增加,血液流速变缓,人体为维持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脏负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此时的发病率就会大大提升。采用中医绿色保健疗法,可以增强脑部增氧通络,促进血液流通,加快新陈代谢,能够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秋季温差大,血管剧烈收缩引起血管堵塞
进入秋季,早晚温差加大,室内室外温差也有差异,温差的变化,易使人机体免疫细胞倦怠,抵抗力下降,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使心肌相对缺氧;另外血管的剧烈收缩易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等,这些都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因素。
据有关医学部门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秋季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率的69.5%。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超过2.9亿,约75%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心血管病死亡占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一到秋季,便进入疾病高发期,一旦引发,很难痊愈,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应该引起重视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爆发。改善生活方式,注意早晚保暖,适量运动、采用中医绿色疗法等都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清淡饮食
日常生活中尽量不食用过油腻、过咸、过辣的食物,同时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保证人体摄入充足的营养。
2.少吃多动
每餐尽量不要吃得太饱,尽量少食多餐,同时在餐后尽量散散步。
3.劳逸结合
生活中不要让自己过分疲劳,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当地放松一下,给自己的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
4. 心态平和
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琐事而烦恼,尽量保持心态的平和,避免情绪有大的波动。
5.睡眠充足
每天要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午睡一段时间,不要通宵熬夜。
6.适当运动
做好锻炼的计划,每天尽量抽出一段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