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刘禹锡的“乌衣巷”。是在课文中学习了他的“陋室铭”之后看到的,但却令我对南京这座古城神往。原本对南京的了解和记忆大都是“纸上得来”且多为零星碎片,今日“躬行”到此方知,身临其境的重要:计划是谒拜夫子庙之后再逛乌衣巷,但到了夫子庙才知道:夫子庙,秦淮河,朱雀桥,乌衣巷,甚至鲁迅笔下孔乙己喝酒的咸亨酒店也傍其中,各抱地势,相通相融。这倒省了很多时间,少了许多劳顿。
沿着刘梦得走过的朱雀桥,我来到了曾经梦中的乌衣巷。一路只见秦淮河岸上霓虹闪烁,河中游船荡漾,歌声袅袅。朱雀桥边,商铺接踵,无草无花,乌衣巷口,灯红酒绿,人声嘈杂,想来燕子亦无处安家。进入乌衣巷,没觉得有何不寻常之处,宽约丈余的巷子挤满了人,巷子中段的王谢纪念馆,还算清静有序。
“乌衣巷餐馆”诱人的菜香告诉我,已经走出了乌衣巷的另一个巷口。
回宾馆的路上我在想,今日的乌衣巷,与几千年前梦得先生时期的“乌衣巷”有着千差万别,水泥的路面,钢铁的建筑,炫目的灯光……这一切标志着现代的文明,可也是这一切,让我今日笔下的乌衣巷,写不出昔日的:野草,野花,夕阳斜,燕子家。
但无论如何要写一下游乌衣巷的感受:不见野草不见花,燕子不知去哪了。几回梦里乌衣巷,今夜来到王谢家。
梦圆.南京 (一)长江大桥
第一次看到南京长江大桥,是在小学的课本上,虽然只是大桥的彩图但也是我看到最长最大的桥了,从此“宏伟”这个词便与桥有了关联。长大后没少走路,也没少过桥,但因心中“早已有个她”,所以,每每仍有“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
这次来南京,是工作所需。闲暇之余和朋友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圆了我小时候的梦。激动心情,无以言表。漫步桥上,看两岸城区,路桥纵横交错,车来人往,川流不息,高楼林立,红墙碧瓦,绿树掩映,气象万千,美不胜收;滚滚长江,一望无际,千帆竞进,百舸争流。此情此景万千感慨……
南京长江大桥是建国后,我们国家用八年的时间,自行设计,施工,自行研制的材料建造的特大型公路,铁路两用桥梁。耗资人民币二亿八千万元。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交通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
时至今日,亲历南京长江大桥,他的宏伟壮观,令人赞不绝口,人们对老一辈建设者们,更是由衷的敬佩,正是他们艰苦卓绝的拼搏,创造了奇迹,也正是他们,用钢铁般的脊梁,托起一个昂首挺胸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