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我也过着“隔离”的生活。然而,不少朋友打电话问我:“哎,难道你没有‘隔离’吗?”我“隔离”了,可我在与外界保持距离的状态下,继续当着不出门的志愿者。朋友们的质疑,源于我在这段日子里表现得太过活跃了。1月23日,“喜马拉雅”音频平台播出了由我主播的沪谚云课堂《压岁钿》。1月24日,我与另一位“沪谚”市级传承人张先生一起,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介绍《浦东老八样》。1月28日,我分别在相关媒体,播出沪语童谣《老雄鸡,喔喔啼》及其民间谜语等。2月8日、2月18日,又播出了我的沪语故事《天上落米粉》,以及沪语童谣《麻将麻将阿里去》等节目。春节期间,我带着小朋友在“侬好,上海”栏目组做了“沪谚沪语”的专题节目,得到广大听众、观众的点赞与热评,一时我被大家戏称为“网红”。我的不少同学、文友以及学生,在节目里看到了我,听到了我的声音后,纷纷给我打电话询问,显然他们误以为我在“隔离”的特殊期间还在往外跑。其实,除了去年年底录制的,其中一些语句、字幕、译文的修正则是通过“微信”隔空进行的。
隔离在家,天天通过媒体了解“疫情动态播报”,我心系防控疫情第一线。一批一批的各地的医务人员,奋不顾身地与病毒浴血奋战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我必须要表示下心意。二十年来,无论是为抗震救灾、助老,还是助学等公益事业捐款,我都积极参与,这次特殊,只好请女儿帮忙捐款。我觉得,作为退休教师,也应该为孩子们写点什么。于是,我构思了好几天,先后写了《宝宝也要戴口罩》《哥俩是防疫小战友》《“新冠病毒”往哪跑》等9首沪语童谣。我也参与了“防疫战斗”。
疫情改变了我的生活,但生活仍在继续。在“防疫”还没取得全面胜利之前,我们还须继续“隔离”。